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2024年10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加快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实施重大科技攻坚任务
1.推动储能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方向科技突围。聚焦绿色甲醇合成、绿氨合成等高效长寿命的储能技术、不受资源约束的非锂电化学储能技术和本质安全的新储能技术、适应高频次快速响应的新储能技术和混合储能技术、新一代基于电化学物理模型的储能安全预警技术等,开展“储能与智能电网”、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点位等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
2.推动氢能关键装备自主可控、制取效率高和长距离大规模安全储运方向科技突围。大力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燃料电池、水电解槽、氢气压缩机、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输送、掺氢天然气内燃机、加氢站用加压加注等技术攻关,建设氢能装备实证验证基地和应用示范工程。系统推进关键产品和重大技术攻关、中试转化、工程化应用。
3.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占比新能源、柔性智能电网、高比例绿电消费方向科技突围。聚焦高比例新能源主动支撑、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高效运行、多元用户供需互动与能效提升等重点方向,申报“储能与智能电网”、“智能电网2030”、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点位等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优先推动科技示范工程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规划。
4.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利用和高效灵活发电方向科技突围。立足煤炭绿色开发利用、灵活智能转型,聚焦生态保护型开发技术与装备、煤矿地质环境精细感知、矿井水保护利用与固废利用、矿区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煤矿瓦斯高效抽采及利用、新一代高效智能采掘技术及装备、煤矿人工智能、超灵活燃煤发电、快速启停煤基发电、多能互补发电和二氧化碳捕集等重点方向,申报“煤炭2030”、“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等国家科技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优先推动科技示范工程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规划。
5.建立重大示范项目培育机制。建立能源科技创新培育项目库,项目库采用常年推荐、分批入库、定期发布、动态调整的方式管理。对自治区确定的储能、氢能、新型电力系统、煤炭绿色开发和高效灵活发电等重点方向的入库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帮助项目实施和进行相关成果转化,支持项目成果申报国家、自治区的奖项,进行宣传推广和典型经验交流。
二、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平台
6.鼓励企业牵头建立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申报国家能源研发中心和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争取进入“挂帅出征”名单和“赛马争先”项目库,加强服务和指导,力争圆满完成考核评价期各项任务。支持企业依托自治区能源领域创新人才机制,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企业依托创新平台,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牵头承担自治区能源领域战略咨询课题,牵头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点位项目、“揭榜挂帅”示范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实施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科技装备重大项目和首台(套)示范项目。
7.推动建设能源战略科技力量。支持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合作,成立创新联合体,聚焦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氢能等前沿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推动重大成果转化落地。支持能源企业与自治区重大创新平台深化合作,围绕各自优势领域集聚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装备系统研发。
三、引育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8.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端智库。建立自治区能源科技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选聘能源领域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担任专家委员,长期牵头承担商定领域的战略咨询和研究工作。鼓励驻区能源央企、区属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所属重大创新平台,建立学术委员会和技术专家库,选聘一批能够主持关键技术攻关、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担任委员和专家,长期牵头承担重大科研任务。
9.鼓励企业建设“人才飞地”。鼓励重点企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资源密集地设立“人才飞地”,引进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高端人才,推动“异地研发、本地转化”跨区域闭环发展,带动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本土人才队伍。支持本土人才队伍与国内外优势创新团队合作承担优势专业领域重大创新任务。
10.加强创新平台人才集聚功能。支持能源企业与大青山实验室、鄂尔多斯实验室、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合作,柔性引进国内外能源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探索“团队+项目”集成式引进。
11.培育高水平本土人才和梯队。建立能源科技人才库,强化对人才的精准化服务。鼓励能源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推动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12.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支持企业研发、制造、应用、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引导企业加强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
13.建立创新应用典型案例推广机制。定期征集发布能源科技装备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强化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推广。支持主要应用单位牵头制定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地区或行业标准,加强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14.推进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企业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资金开展能源设施设备更新,对经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技术装备列为国家、自治区能源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或典型案例,以及申报项目列为国家或自治区重大示范项目等,优先推荐。
15.探索创新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机制。建立能源领域科技成果库和需求库,推动实施标准、信用保障、合同规范、风险管控等机制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快速转化。
五、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16.推进品牌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建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品牌产品。对标一流,以壮大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集聚地。
17.加强学习交流。鼓励能源领域装备制造业从单纯技术引进向人才引进、对外并购、合作研发转变。定期组织开展能源领域科技装备专题培训,加强学习、交流,促进先进科技装备在我区的推广应用。
18.加强协同配合。在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员会的领导下,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与科技、工信、科协等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19.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国家、自治区及相关部门关于科技创新的各类政策文件宣贯工作,强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指导和服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各宣传媒体加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解读,对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创新案例要广泛宣传,在全区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众多技术方案中,异质结组件凭借卓越的发电性能与优异的环境适应性,正成为滩涂光伏的优选解法。华晟新能源以99.2MVA交流侧项目开展系统模拟测算,针对TOPCon710W、HJT730W、BC650W三款组件进行对比测算后发现,HJT组件不仅在发电效率上更胜一筹,也具有更可观的系统收益。项目系统配置多重性能领先
“碳中和”浪潮下,全球钢铁巨头中国宝武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在上海宝山区,阳光新能源上海宝钢特钢4.46MW光伏电站、15MW/30MWh储能电站近日正式投产运营。其中,光伏每年可提供460万度绿电,储能电站应用阳光新能源自研电力现货交易算法,通过智能调度充放电策略,在提升电站整体收益的同时,有效降低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5月20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承建的京东通州永乐店物流园区2.7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并正式投运。本项目是晶澳智慧能源携手京东合作的首个高标仓储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通过构建高效光伏系统,实现清洁能源替代,为物流园区提供绿色电力供应,助力园区加快绿色转型。本项目采用“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2025年5月21日,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竣工验收,该项目由南京金环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湖南筱豪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通过深度融合污水处理厂空间资源与新能源技术,采用5492块天合光能最新一代N型i-TOPCon双面
5月20日,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包头市积极探索工业城市碳达峰新模式一文。文章提到,立足丰富风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晶硅光伏、风电等旗帜型产业集群和氢储能等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过基地化整体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规划打造四个500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打造四条新能源南北通道,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湖北调研。5月12日,在位于宜昌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丁薛祥调研有关“两重”项目规划论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丁薛祥调研有关“两重”项目规划论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登上“三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区委书记陈伟,召开专题调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座谈会,强调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新型电力系统是在传统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强调源网荷储的协同互动,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清洁运行。会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乌兰察布世纪云智算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算力—电力协同近零碳数据中心示范项目”入选。该项目采用绿电直供技术、算力电力智慧协同系统、数据中心综合节能技术,建成后可实现电能利用效率小于1.2,绿电
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2024年6月,装机规模在东部沿海省份率先破亿,10月历史性超过煤电。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过51%。其中光伏装机8514万千
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山东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促进储能市场化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孟凡志介绍说,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大力实施新型储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先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4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华东能源监管局,组建了由市电力公司、交易中心、发电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现货专班,开展规则编制和技术系统建设等各项工作。202
5月12日,“中国绿证:畅行中国走向世界——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在广东深圳举行。活动现场举行了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宣布仪式,发布了2024年粤港澳绿色电力(绿证)消费报告。来自国家能源局、地方政府、电力交易中心、国际组织、粤港澳三地企业及智库等单位的200余
海风轻拂,夏韵初浓。五月的深圳,草木葳蕤,湾区大地浸染层层新绿。置身这片热土,创新驱动的脉搏与低碳发展的呼吸同频共振——一幅以“绿色”为底色的时代画卷,正在南海之滨徐徐展开。5月12日下午,“中国绿证:畅行中国走向世界——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顺利举行。这场汇聚来自国家能源局、
5月8日,气候组织正式宣布其所发起的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以下简称“RE100”)全面认可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中国绿证”),这一突破性进展引发各方高度关注。中国绿证缘何获得RE100全面认可?其背后承载着怎样的战略价值?又将为企业实践与市场发展带来哪些深层影响?带着上述问题
“中国绿证:畅行中国走向世界——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12日在深圳举行,现场举行了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宣布仪式,并达成绿证绿电交易意向400亿千瓦时。据介绍,近两年来,中国已构建起全范围覆盖、全周期闭环、全过程透明、全环节高效的绿证制度体系,绿证代表绿色电力
能源电力公社获悉,2025年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连发两份重磅文件#x2014;#x2014;《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落实国家136号文的省级政策文件。作为新能源装机超1.1亿千瓦、光伏装机占全国8%的能源大省,山
万物逐绿,春风报喜。在南方五省区,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应用,近零碳建筑焕然一新,绿色发展图景欣欣向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初步形成评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近日,天合光能公司总部园区光储充放一体化微电网示范站正式建成投运。该示范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微网控制系统,集成光伏发电、储能调峰、双向充放电等核心模块,构建起光储充放四位一体的清洁能源智慧生态系统,标志着企业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实现全栈式技术创新。该项目以多能协同为核心,实现清洁
5月20日,长源电力召开业绩说明会,披露“十五五”规划进展、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长源电力表示,公司于2024年9月启动“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12月底已完成规划初稿,2025年将深度对接并主动融入区域及地方发展规划,立足湖北区域及公司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十五五”规划,年底基本形成规划文本。
面对能源转型的时代课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始终敢为人先,破壁攻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发布4项科技成果。今日刊发4项成果内容。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5月1日,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员通过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分析研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长源电力5月20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披露“十五五”规划进展、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长源电力表示,公司于2024年9月启动“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12月底已完成规划初稿,2025年将深度对接并主动融入区域及地方发展规划,立足湖北区域及公司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十五五”规划,年底基
5月20日,科大智能正式接入上海市虚拟电厂系统,成为上海市第40家虚拟电厂运营商。这不仅标志着科大智能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的战略布局再开新篇,也致力于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能。上海作为用电规模大、负荷密度高、源侧资源少的超大城市,面临外来电依存度高、峰谷差显著的双重
5月19日,位于海拔4010米高原上的红原安曲一期250兆瓦光伏电站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作为四川省首个建成的构网型储能电站,该项目正式并入电网开展带电调试,标志着区域能源发展迈入新阶段。红原安曲一期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50兆瓦,占地面积约8000亩,规划建设76个光伏阵列区,共安装45万块光伏
2025年5月20日,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代表、企业决策者及学术界专家共同参与。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受邀参会,并与全球能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最新数据显示,新疆、山东域内新能源装机占比均超过50%,新能源已是中国十余省份的第一大电源,新能源“挑大梁”后,中国正采取多方面措施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山东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5亿千瓦,占比超过51%。新疆电源装机也在近期突破2亿千瓦大关,其中新能源装机达
5月21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京拜会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双方就共同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走深走实,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行深入交流。王宏志对中国能建及其所属企业在能源电力规划研究、项目建设、科技创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