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业界将固态电池视为未来争夺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的核心技术之一,谁能先一步量产装车固态电池,尤其是全固态电池,便将在该领域抢占领先优势。
近段时间,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进展开始提速,多家企业竞相布局。
机构数据显示,今年9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创新纪录,达到170万辆;1-9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已达1,150万辆,同比增长22%。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和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固态电池今年以来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近期,包括奇瑞、比亚迪、丰田、梅赛德斯-奔驰等在内的众多国内外主流车企纷纷公布其固态电池装车计划或研发进展,展现出对这一前沿技术的浓厚兴趣和坚定信心。
与此同时,亿纬锂能、卫蓝新能源、比亚迪(弗迪电池)、孚能科技、欣旺达、南都电源、鹏辉能源等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密集加码固态电池领域,以加快其固态电池的研发、验证、装车速度。
2026年全固态电池整车纯电续航里程或将超1500km
车企方面,10月18日,奇瑞汽车对外介绍了其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度表:目标到2025年使其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600Wh/kg;到2026年实现装车(定向运营),届时整车纯电续航里程将有望突破1500km;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汽车批量上市。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民用小型车油箱通常在35L-45L之间,(非高速)续航里程约为400km;中型车油箱在55L-75L,(非高速)续航里程可达500至600km。配套全固态电池整车纯电续航如果超过1500km,则将力压2箱油的续航性能,甚至达到普通燃油车3箱油的续航性能,这无疑将是电动车的一大突破,而这种优势或有望进一步加快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的速度。
目前燃油乘用车加满1箱油的续航里程在500-700km,配套全固态电池整车纯电续航如果超过1500km,则将力压2箱油的续航性能,甚至达到普通燃油车3箱油的续航性能,这无疑将是电动车的一大突破,而这种优势或有望进一步加快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的速度。
作为全球电动汽车龙头,比亚迪此前也明确了其全固态电池装车时间表。据报道,其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小批量搭载于比亚迪高端车型作为示范项目,规模在1000台左右;2030年为市场推广期,预计将有4万台车辆配套其全固态电池,并拓展至主流车型;2033年起,进入快速扩展期,预计将有12万台车辆的规模化装机。
今年9月,长安汽车在介绍其全固态电池计划时表示,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将实现其20Ah全固态样品能量密度≥350Wh/kg,循环性能达300周;到2027年实现电芯容量60Ah,能量密度≥400Wh/kg,循环达1000周,同时可实现1C-2C快充,并开始装车验证;到2030年逐渐进入量产装车阶段。
今年早些时候,上汽集团表示,2026年其全固态电池将实现量产,2027年装车;广汽集团也介绍道,其全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上车。
除了中国车企,丰田、梅赛德斯-奔驰这两大国际车企近期也在固态电池领域加码。
丰田汽车近日宣布,其固态电池生产计划已获日本政府正式批准,并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
9月11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与美国电池初创公司Factorial Energy合作,双方拟共同开发一款新型全固态电池——Solstice,以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据介绍,Solstice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50 Wh/kg,可以使奔驰的新车续航里程增加80%,超过600英里(约1000公里),车辆重量减轻40%。不过据奔驰透露,这款全固态电池不会马上量产,计划到2030年量产装车。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奔驰、丰田,还有日产、本田、现代、通用、宝马、福特等十余家海外车企,已相继发布其固态电池产品或研发/量产计划。
海外车企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发力,无疑旨在“弯道超车”。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领先地位,海外车企选择固态电池作为突破口,试图绕开中国在液态锂离子动力电池上的巨大优势,力求在新一轮的技术竞赛中占据先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企和电池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市场优势不容小觑。
可以看到,中国主流车企全固态电池装车的时间节点基本在2027年前后,而作为这场竞速赛的一大主力,动力电池企业也在为加快实现固态/全固态电池规模化落地而努力。
中国电池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与产线建设
10月17日,北京卫蓝新能源高性能固态锂离子电池量产建设项目正式开工。据介绍,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重点布局低空动力、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今年8月,卫蓝新能源对外表示,卫蓝计划在2027年之前,实现其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到2030年,有望把全固态电池的销售价格控制在0.5元/Wh以下。资料显示,今年6月,其360Wh/Kg半固态电池已成功下线,并供应至蔚来的第四代150KWh电池包。
10月14日,欣旺达动力在巴黎车展上亮相其固态电池产品。据介绍,欣旺达动力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中试试验;其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预计2025年完成产品开发;其第四代全固态电池还在研发中,预计2027年完成实验室样品制作,目前进展顺利。
10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比亚迪一项名为“全固态电池、电池组和用电设备”的专利公布,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7日。
9月,亿纬锂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其在固态电池领域已进行技术布局,并做了相关产业规划。亿纬锂能计划于2026年取得工艺突破,推出其高功率、高环境内耐受性和绝对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领域;到2028年实现技术突破,推出400Wh/Kg高比能全固态电池。
同月,孚能科技与江铃集团新能源签署固态电池战略合作协议,以加速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资料显示,孚能科技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在乘用车领域量产装车,并在商用车领域取得突破。孚能科技于今年3月与一汽解放签约相关合作,双方将围绕轻、中、重整车平台及干线运输、城市物流、市政工程等具体场景,开展商用车半固态及固态电池项目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半固态、固态电池商用车市场及产业链发展。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固态电池因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有望开启新一轮电动化创新周期。2024年以来,我国固态电池行业出现半固态量产车型上市、半固态电池装车渗透率达1%等边际变化,产业化信号已至。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1.2万亿元。
不过,业界也意识到,固态电池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仍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以1到9分为固态电池的技术和制造成熟度打分,那么宁德时代现在可以得4分。”在近段时间的行业会议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这样回应业内关切。
可以看到,宁德时代固态电池的“进度条”走到近一半,这也佐证了真正实现全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还有很多难点、堵点需要解决。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全固态电池在技术上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固体电解质的导电率差、材料兼容性不够、界面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但相信随着科研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这些技术瓶颈将会逐步被突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上海市政府公示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原文如下: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台盟界别:贵界别提出的“关于在上海地区规模化试点电化学储能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电力安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天奈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指出在锂电池市场方面,公司继续加速推进公司碳纳米管产品替代传统导电剂的同时,大力拓展公司产品在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同时积极推动在硅基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在其他应用领域方面,凭借公司在锂电池市场的成功经验,拓展公司产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芳源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固态电池用高镍三元前驱体已有向客户供货。公司将紧跟行业发展方向和客户需求,针对固态电池用的三元正极材料开展技术研发,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新兴领域的发展机会,以多元化布局应对未来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广东电将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竞得中兴新城九江片区90亩地块标志着电将军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及产业集群基地落户广东佛山南海。此次摘牌的90亩地块,将用于建设电将军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及产业集群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计划打造自动化、数字化的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研发、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宁德时代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关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进展,宁德时代表示,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正在推进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
5月9日,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储能”)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成熟的产业化经验,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之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坐落于上海奉贤星火开发区民乐路315号,总容量40MW/160MWh,场区总占地面积约2公顷。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信宇人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宣布董事会2025年经营及工作计划。公司将构建电池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打造大圆柱、大方形、大软包三大样板线,形成规划设计、陪产及工厂培训三大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锂电池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加快固态电池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利元亨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表示2025年,在业务上,公司将持续深化与ATL、比亚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广汽等核心大客户的业务合作,提供涵盖消费锂电、动力锂电、智能仓储到智慧整厂设备产线的软硬件+AI解决方案,拓宽与重点大客户的业务合作范围;在新业态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13日,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未来能量引擎”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发布会暨投资者交流会,并在会后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回复。公司发布了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固态电解质、锂碳复合负极等材料,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提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其中提出:鼓励EPC总包单位与组件、逆变器、储能等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组团发展。瞄准光伏电站配建新型储能市场需求,加强光伏企业与储能企业战略合作,促进产业间协同发展。推动
曾被贴上“电动化掉队”标签的大众,突然放出个大招。近日,大众汽车正式公布了其未来几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在ID.1以及SSP平台面世前的过渡期内,继续沿用现有MEB平台。但在明年“MEBPlus”平台面世后,其所有电动车型将逐步迁移到这个升级版平台,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500MW/2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生产线项目首条电堆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由楚雄州金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聚合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生产线设计年产能达100MW,可实现年产值2.9亿元人民币,纳税754万元,创造工作岗位40个。同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进入二季度以来,市场需求依然表现强劲,但是也面临中美加征关税、碳酸锂价格波动等外部挑战。公司依然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随着产品提价的执行和部分原材料价格的企稳回落,以及新产品销量的不断扩大
刚刚结束的财报披露季,光伏组件行业可谓一片惨淡,或许“破界”早已成为诸多企业的战略之一。事实上,这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的必然路径,多元一体或将是新能源企业的统一选择。组件四寡头光伏制造行业的惨烈同样展现在头部企业。聚焦组件环节,此前北极星根据企业披露数据以及调研情况公布了今年一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电芯已成为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技术也亟需突破。2025年,储能电芯已进入深度洗牌与技术博弈的产业周期;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正在倒逼动力电池向“更严苛的安全标准”、“更全面的性能提升”方向进行着“质”的跃迁;此外,低空经济的推进下,激活了eVTOL电池市场。在这场电芯产业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消息出来后,对于出口美国的储能企业而言,总算是能松了口气。目前,中国储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提出,“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公司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创新供电服务举措,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便捷、智能、绿色的供电保障。精准施策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2025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曾被贴上“电动化掉队”标签的大众,突然放出个大招。近日,大众汽车正式公布了其未来几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在ID.1以及SSP平台面世前的过渡期内,继续沿用现有MEB平台。但在明年“MEBPlus”平台面世后,其所有电动车型将逐步迁移到这个升级版平台,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进入二季度以来,市场需求依然表现强劲,但是也面临中美加征关税、碳酸锂价格波动等外部挑战。公司依然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随着产品提价的执行和部分原材料价格的企稳回落,以及新产品销量的不断扩大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将9个城市以及30个项目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标志着车网互动从前期的探索研究、局部示范阶段,迈入推进规模化应用试点落地的新阶段。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与电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电芯已成为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技术也亟需突破。2025年,储能电芯已进入深度洗牌与技术博弈的产业周期;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正在倒逼动力电池向“更严苛的安全标准”、“更全面的性能提升”方向进行着“质”的跃迁;此外,低空经济的推进下,激活了eVTOL电池市场。在这场电芯产业竞
近日,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钢铁电力园区的中冶新材料项目二期整体已完工75%,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施工,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中冶新材料项目”是中冶集团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机遇,依托自身矿产资源优势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技术优势打造的关键项目。项目共分两期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消息出来后,对于出口美国的储能企业而言,总算是能松了口气。目前,中国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广东电将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竞得中兴新城九江片区90亩地块标志着电将军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及产业集群基地落户广东佛山南海。此次摘牌的90亩地块,将用于建设电将军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及产业集群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计划打造自动化、数字化的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研发、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宁德时代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关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进展,宁德时代表示,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正在推进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晋景新能集团与中资环国际开发(深圳)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达成全球电池循环经济战略合作。此次合作三方将构建“采购-拆解-再生-销售”闭环体系,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