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0月21日,河南济源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员牛雪潜在“豫电助手”APP上收到玉川绿城小区1号数智化配电站设备运行温度异常告警,随即派出机器人开展巡检并处理。“数智化配电站房实现了设备智能监控、状态智能巡检、风险多重防护,客户用电更有保障。”该公司配电运检中心副主任段淼介绍。
开展数智化配电站房建设是济源供电公司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该公司启动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建设,应用“电网一张图”智能应用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和系统,促进配电网运维、抢修、营销等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与供电可靠性。
“电网一张图”智能应用平台
提升抢修服务质效
10月8日,济源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值班人员周建军通过“电网一张图”智能应用平台监测到某小区2号台区突发故障,立即借助该平台实时跟踪抢修工单进展,督导抢修人员及时处置。
传统模式下,抢修和客户服务人员对电网设备资产分布、设备运行状态、供电服务资源情况、抢修服务过程等缺少地理空间上的直观感知,不利于高效开展工作。今年5月,济源供电公司聚焦实现配电网运维、抢修“用图指挥、用图服务、用图管控”,成立柔性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建设“电网一张图”智能应用平台。
有了这个平台,济源供电公司实现了“线-变-小区/村庄-户”的用电状态图上监控、停电直观感知。抢修工单进程、抢修轨迹、可调配资源等信息实时显示,为供电员工抢修全过程透明化管控提供了必要条件。
研发人员在“电网一张图”智能应用平台上开发配电网停电极速感知数据模型,全面理清、明确对应台区、小区、客户关系,支撑“电网一张图”在配电网运维、抢修业务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济源供电公司以“电网一张图”智能应用平台为依托,整合营销等系统数据,构建“工单驱动业务”供电服务管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配电网运维检修业务由“周期+计划”向“问题+任务”转变,实现工单统一汇集、统一调度、统一待办、统一查询、统一预警、统一分析、统一监控等,帮助运维人员先于客户感知停电、提前主动抢修。自5月应用以来,该平台累计支撑完成主动抢修工单8319件。
“断线研判+无人机巡检”
快速发现处置故障
9月29日,济源供电公司员工李祥利用该公司的配电故障综合研判分析平台监测到轵城镇10千伏南王线乔洼村3号台区上游疑似存在断线故障。在该平台的辅助下,他仅用2分钟就完成了故障区段定位并派发线路断线抢修工单。轵城供电所抢修人员周东和张峰到现场后,很快查找到断线故障点,及时完成了抢修。
周东介绍,以前配电线路出现断线故障,往往需要十五六名员工逐台区和线路巡查,耗费两三个小时。如今,在该平台的支撑下,两名员工就能很快找到故障点,实现故障快发现、早处理。
精准高效定位断线故障,源于济源供电公司在配电故障综合研判分析平台上开发的中压断线研判模型。该模型可支撑抢修人员以“一案例一分析”的方式严谨验证、科学确定断线故障原因、范围等,实现故障后秒级自动识别、分钟级定位区段。
今年6月以来,济源供电公司利用配电故障综合研判分析平台派发断线处置工单13件,准确率100%。
济源的山区、丘陵面积大,运维专业员工排查接地、断线等故障用时较长。今年6月,济源供电公司在全市投运5座无人机巡检机巢,建成无人机联巡指挥平台,贯通该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供电服务指挥平台、无人机巡检业务平台等的数据,实现无人机巡检指挥全线上流转、全工单闭环。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开展无人机自主巡线32次,缺陷识别率超过98%,每条线路平均巡检时长不超过5分钟。
主配网协同控制
“一键转供”多场景应用
10月17日,济源供电公司通过模拟110千伏堰头变电站东母线异常停电,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自动生成转供策略,一键操作实现配电自动化线路负荷批量转供,大幅缩短现场操作时间。
传统模式下,一旦有主网故障影响配电网运行,配电网侧因无法准确感知故障来源,难以及时响应。如果发生变电站整站全停,调控人员需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间反复切换,并进行人工研判、负荷转供操作,耗时往往超过1小时。
济源供电公司强化配变电管理与技术协同,贯通变电集控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对全市40个变电站10千伏设备监控信息的集采集控,为显著提升配电网对主网故障的精准感知和快速响应能力打下基础。
今年6月,在济源供电公司开展的某110千伏变电站整站全停故障模拟实验中,配电自动化系统以线路短时不过载为条件,自动计算转供后的负载率。调控人员在完成五防校验后,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后台进行一键转供,成功将该变电站负荷转移到另外3座变电站。“这次3分钟之内完成批量倒负荷,实现整站‘停电自愈’恢复供电,负荷转供时间缩短95%以上。”济源供电公司运维部有关负责人说。
依托数智化手段实现的“一键转供”技术,同样适用于变电站内外设备不同停电类型、不同运行方式等多类场景的负荷转移操作。而且,该技术无须新增终端硬件设备,即可实现主配网协同控制,大幅缩短故障停电倒闸操作时间。
一系列数智化手段的应用,推动配电网管理制度创新,济源供电公司强化数据中台建设与“电网一张图”智能应用平台等平台和系统应用,促进营销、运维等多专业融合指挥、工单化运转,综合提高供电服务保障能力。
目前,“电网一张图”智能应用平台应用率100%,断线故障自主研判准确率100%。(霍鑫 李建国 郑城市)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通过应用新一代配网工程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实施过程管控,衡水10千伏里韩线整体改造工程提前42天完工。配网建设质量直接关系电网建设成效和民生保障。2023年12月,国网河北电力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配网工程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上线。今年4月,在深化该平台应用
4月7日,上海金山供电公司员工利用“分布式光伏负荷还原”监测分析平台完成了金山电网今年一季度实际负荷的统计分析。该监测分析平台已应用一年多,为金山供电公司开展真实负荷和实际承载力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手段。近年来,金山区大力发展光伏、储能等分布式电源。截至3月,金山电网已接入分布式电源53.
许昌智能3月28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7.37%;归母净利润4246.21万元,同比下降8.40%;扣非净利润4014.7万元,同比下降7.12%。许昌智能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深耕数字化配电网和微电网,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聚焦现代智慧配电网、数字化微电网产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着多重挑战,而科技创新成为破题关键。各地积极应用科技成果、数智平台等为电网建设、运维、调度等赋能,让电网更加坚强、智能、可靠。当前,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下日益增长的跨省跨区电力调配需求,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加快。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
2月6日,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数据中心,数字化专业人员密切监控数据管理设备状态,为电力保供、防灾抗灾、优质服务等数字化应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024年,国网河南电力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统一技术路线的企业中台。该公司创新开发业务数字化应用平台,提升基层数据服务能力,确保电力安全
旷野之上,座座铁塔屹立,条条银线延伸。建设者们伸手向上、弯腰躬身,和铁塔融为整体,在“天空之弦”上作业。展开的建设图纸里,一目了然地叙述着每一束光的出处与去往的地方。在冀北这片热土上,电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通过加强电网建设,显著提升供电保障能力。2024年,冀
1月4日,广西北海110千伏廉东变电站投运,同时也是北海电网第50座变电站。据悉,2024年,北海电网累计供电量达116.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6%,本次站内新建一座63兆伏安容量主变,两回110千伏进线分别T接原有110千伏冲合Ⅱ线、110千伏孙合线。110千伏廉东站以及后续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的建成投运,将
北京市通州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正高标准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向新。通州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的打造,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澎湃动力。01.总体情况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以“引绿、赋数、提效、汇碳”为路径,通
12月12日上午,重庆北碚供电公司配电网运维人员登录智能站房巡检平台,下达10千伏梅山线山语城开关站巡检指令。不到10分钟,该开关站安装的智能巡检装置就自主完成了全部设备的巡检工作并生成巡检报告,比人工巡检节省近40分钟。山语城开关站是北碚供电公司32座“经济型”电力智能巡检站房之一,也是北
12月12日上午,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配网运维人员使用电脑登录“智能站房巡检平台”,下达10千伏梅山线山语城开闭所巡检指令。不到10分钟,该开闭所安装的智能巡检装置就自主完成了全部设备巡视。随后,该平台自动生成巡视报告,比人工巡视节省近40分钟。山语城开闭所是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32座“经济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变革,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国网天津电力将科技创新的理念、技术、成果全面融入重点项目,推动绿色智慧转型,点亮绿水青山。PART01向“新”发力,“碳”索绿色新动能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有着“千
近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在7月4日创下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后,7月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年内第二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
6月30日,广东电网公司“两个工程”同步移交试点工程——中山110千伏源和智能变电站投运。据了解,该工程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以下简称“两个工程”)同步投运,该工程在电网建设第一环节建成数字电网,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同步移交生产运行,可有效提高建设、移交、维护、检修效率,避免电网工程
6月30日,广东电网公司“两个工程”同步移交试点工程——中山110千伏源和智能变电站投运。据了解,该工程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以下简称“两个工程”)同步投运,该工程在电网建设第一环节建成数字电网,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同步移交生产运行,可有效提高建设、移交、维护、检修效率,避免电网工程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
为加速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强化“绿色希冀”品牌建设的人才支撑,在冀北公司数字化部的指导下,6月24日至26日,国网冀北电力党校举办“数智讲师团”培训。来自冀北五家地市(县)公司的46名数字化骨干讲师齐聚一堂,通过系统化培训锻造兼具数字化能力与绿色发展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冀北公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数字电网精准映射及计算推演关键技术、成套产品及推广应用”和“电网源网荷储全环节数据存储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两大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且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读来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两大项目自2021年启动,由信通公司牵头,联
夏至已至,暑期渐浓,蔬菜瓜果正值生长关键时期,6月24日,国网张家口市万全区供电公司宣平堡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到李杏庄蔬菜种植基地,帮助客户排查大棚用电线路、供电设施等安全隐患,检查巡视保温、水泵等设备,确保客户安全可靠用电。万全公司工作人员对大棚客户温控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陈亚静摄
编者按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县域是连接城乡的纽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一县一特色,一地一答卷。在提升供电可靠性、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等诸多工作中,县级供电企业立足当地实际,本着“抓就抓实干就干好”的原则,形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独具特色的“县域智慧”。这些源于实践、服务人民
6月20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朱炯结合能源电力行业AI实际的应用,在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作《人工智能在电网中的探索研究与创新实践》主题报告,报告围绕发展与挑战、创新实践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开。朱炯介绍,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度重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深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0〕1479号)原有“三零”“三省”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改革思维、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降低办电成本,精简办电环节,该公司经营
6月20日,在2025年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发布全国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网终端。该配网融合终端硬件上采用小尺寸芯片,支持即插即用,每小时功耗仅7瓦,拥有每秒7万亿次的超强算力。终端以“国网光明大模型”和“DeepSeek”为技术底座,融合自然语言识别模型,具备语音自动转换、知识
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分布式电源呈规模化发展趋势,配电网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对配电网运行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省级电网企业在有源配电网业务组织模式与管理机制等方面需要调整优化、精准发力。分布式电源发展呈现“三个转向”特征近年来,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因
5月22日20时30分,在上海市宝山区铁城路10千伏沟13线路作业现场,随着新型双臂带电作业机器人安装完最后一个线夹,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首次成功应用机器人完成夜间带电接火作业。市北供电公司带电班班长袁超介绍:“通过激光红外建模技术,带电作业机器人能在夜间精准定位作业点,进一步拓宽了不停电作
6月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宋宏坤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总体保持了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为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今年4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5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通知。《目录》包括,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互动调控平台,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互动调控平台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智能控制算法与市场机制创新,将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
6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宋宏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庞骁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钱朝阳、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郝瑞锋等出席会议。文字实录如下:国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3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的公示。目录包括: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互动调控平台: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互动调控平台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智能控制算法与市场机制创新,将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光伏、储能、柔性负荷等
为巩固频繁停电整治成果,推动治理工作常态长效、走深走实,近日,湖南能源监管办结合12398热线投诉事项抽查,赴娄底开展频繁停电台账任务治理“回头看”现场核查。核查组听取了娄底供电公司关于电能质量及频繁停电等问题治理工作的汇报,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核实、比对频繁停电专项整治管理系统录入情
近日,随着搭载TINYAI(小型化人工智能)视觉导航系统的无人机在配网线路上完成自适应巡检作业,国网铁岭供电公司配电网智能巡检技术取得重要突破。该系统通过小型化人工智能方案,攻克传统无人机巡检成本高、效率低等核心难题,为配网智能化运维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4月16日,国网铁岭供电公司联合中科方
“10千伏851八南线114号杆后故障,两秒内处置完毕,供电正常。”近日,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境内发生雷暴大风降雨天气,导致该区域内部分配网线路故障,当地电力部门提前通过为线路安装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装置,实现线路故障“秒级”处置。这是山西省首批搭载了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装置的配网线路
从2021年的6.34小时,到2024年的100分钟以内,福建全域户均停电时间降幅超76%。户均停电时间——是评价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用电客户最能直观感受用电是否可靠的指标之一。这一指标的大幅提升对于福建来说,尤为不易。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超90%地形为山地丘陵,海岸线曲折漫长,山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