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深邃地下的煤炭宝藏到炽热锅炉中的烈焰升腾,从江河奔腾的水力势能到苍穹之下捕风逐日的智慧结晶,国家能源集团不断挑战自我,不断突破创新,以能源之光点亮万家灯火,映照出能源央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步伐。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关键一年,也是集团公司全面实施“136”发展战略,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的起始之年。
新征程上,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作为骨干能源央企,国家能源集团洞察时与势、把握稳和进、悟透立与破,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以昂扬奋进之姿勇担经济运行“稳定器”“压舱石”。
截至10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年度发电量完成10021.6亿千瓦时,超年进度计划60.8亿千瓦时,同比增幅4.4%,较去年提前13天突破万亿大关,其中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年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19.7%,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这不仅为完成年度发电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更彰显了国家能源集团作为骨干能源央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坚强能源保障。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以发展力提升保供力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保供则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今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要求,紧紧围绕今年年初制定的“136”发展战略和“41663”总体工作方针,紧盯全年任务目标,扎实扛牢保供责任,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
保障稳定的电力供应,做大装机容量是基础。国家能源集团以发展力提升保供力,今年以来持续纵深推进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新能源、新能源与战新产业“三个联营”,清洁高效煤电装机量有序增长,目前集团公司在运煤电机组2.1亿千瓦,对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能力全国第一,在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效率和运营水平,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新能源,坚持区域统筹发展、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海上与陆地并进,统筹谋划大基地项目,布局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发展,带动风光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实现了大基地建设率先起步、风电产业持续领跑、光伏产业跨越发展,集团新能源装机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
国家能源集团水电开发已形成金沙江上游、大渡河干流、新疆开都河、西藏易贡藏布等重点流域成串成组、全面推进的局面,同时在湖北、安徽等电网调节需求大的区域,有序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截至10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在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904万千瓦,约占全国在建水电装机的三分之一。今年,集团公司水电板块很好地利用雨水多、水资源丰沛的天然条件,加大来水期水电机组出力系数,提高机组经济性能。截至今年9月底,集团公司水电板块实现年发电5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亿千瓦时,为整体发电量突破万亿大关贡献了积极力量。
10月11日,青海公司玛尔挡水电站3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水电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达到2031万千瓦。
同时,集团公司还积极探索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6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37.7%,较年初提高2.2个百分点,在能源保供中发挥重要作用。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力增强保供力
发电量提前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结果。
国家能源集团坚持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谱系化发展上发力的同时,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质量发展上发力,走出“两端发力、一个重塑”新路径,在电力板块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能源保供注入新动能。
在“四保一大”发展路径指引下,集团公司坚持问题导向、价值引领和创新驱动,瞄准绿色低碳化、产业数智化发展方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产业深度融合,为电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
集团公司电力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应用,实现智能检测、智能监盘、智能控制、智能寻优等功能,让机组更加高效、环保和灵活。浙江公司北仑电厂利用5G专网,创新建设智慧煤场,从港口到电厂,从采购到入炉,让打上ID码的每一克电煤释放最大效益。上海庙电厂构建的三维可视化在线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实时动态展示、性能监测、状态诊断、运行优化、故障预警等功能。
为了更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需要,集团公司积极推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2023年,共完成1740千瓦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调峰能力增加260万千瓦,助力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升。
同时,推动新建机组满足电网调峰需求。浙江北仑电厂一期改造、江苏常州电厂二期等,是一批从“出生”就“灵活性满满”的高参数先进机组。集团公司更多煤电企业以“多机一控、热控电气一体化、主辅控一体化”为目标,深入推进大集控建设,实现生产现场少人高效、机组稳定可靠。
集团公司电力板块积极推动低成本、多元化新型储能技术研究,在“煤电 + 储能”耦合领域开展了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示范性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安徽公司宿州电厂,世界最大、全国首个可替代电化学储能的煤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正在加快施工建设。该项目利用机组抽汽加热熔盐技术,对热能进行存储与释放,以满足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解耦及深度调峰运行灵活性要求。经测算,项目可使宿州电厂两台35万千瓦供热机组在连续供热条件下,深调至30%额定负荷以下,显著提升供热机组调峰能力。
为降低新能源因波动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特点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国家能源集团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氢储交叉耦合等发展方式,有效解决消纳等问题。9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一期项目清水营制氢厂产出的可再生氢,顺利并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烯烃二分公司煤制合成氨装置,全线打通电-氢-化系统,实现了万方级光伏制可再生氢与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成功贯通。
延续会战精神
以实干奋进催生保供力
立足于早、立足于抢。今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以“争”的劲头、“比”的意识、“抢”的精神、“拼”的斗志,勇于超越、持续跨越,开展生产运营“延续会战精神、实干奋进争先、增量提质创效”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难点、增产增量,用足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强化协同、深挖潜力,保障生产运营平稳高效。
抢发电,必须以安全为基础。集团公司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稳固安全环保平稳态势。各电力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设备可靠性,通过构建技术监督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供电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电力产业管理部按照集团公司部署,建立技术监督查评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排查工作,针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今年初,电力产业管理部组织电力技术监督中心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时,发现电厂汽轮机低压缸体出现裂纹,进行风险研判后,随即对全集团同型号机组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并治理同类型问题5项,有力保障了机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设备安则生产安,集团公司一线强化设备安全管控。锦界公司对设备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特巡特护,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大渡河公司充分利用负荷低谷时段开展设备消缺,全面提升设备可靠性,确保机组开得出、顶得住、运行稳。
生产运营系统贯彻落实从去年底规划实行的“四保一大”发展路径,深化塑造“511”保供品牌(煤炭月产5000万吨、发电量月均1000亿千瓦时、一体化出区调运量日均100万吨),延续会战精神,全面推进生产运营管控从数量、效率向质量、效益并重转变。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迎峰度夏、防洪度汛、国庆等关键时期,国家能源集团充分发挥一体化协同优势,加强燃料调运,优化库存结构,全力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自产煤单位保持稳产高产、接续互补,电力单位强化对标努力抢发争供、满发稳发。迎峰度夏期间日发电量18次超40亿度,最高负荷达到1.82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8月总电量同比增长7.3%,刷新最高单月纪录。9月份,总电量再创同期最高,增幅达10.2%。
实干奋进奏响胜利凯歌,进入四季度,集团公司电力产业战线捷报频传。
截至10月11日,江苏公司年累计发电600.9亿千瓦时,突破6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截至10月13日,河北公司火电年累计发电量300.01亿千瓦时,机组利用小时在区域8家发电集团对标中排名第一;
截至10月15日,大渡河公司年累计发电量401.8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4.38亿千瓦时,创历史同期新高;
截至10月19日,国神公司年累计发电量达502.38亿千瓦时,突破500亿千瓦时;
特别是在面对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时,国家能源集团更是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提前布局,积极制定相关方案,各单位结合本地区能源保供形势,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严格落实各类举措,合理安排发电计划,担当起能源供应“压舱石”责任,牢牢守住能源保障主阵地,为防汛抗旱贡献国能力量。
一程山水一程歌,国家能源集团走过的每一步都镌刻着时代的足迹与奋斗的旋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能源集团将继续锚定全年任务目标不放松,扎实履行好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的职责使命。
国家能源集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不断加强能源保供能力建设,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1月火电项目动态,共27个项目取得新进展。其中,1个火电项目核准,2个火电项目并网,3个火电项目通过试运行,2个项目投产。本月1个火电项目核准:中南钢铁煤气高效发电三期项目获得核准,项目建设地点为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韶钢厂内,项目新建一台135MW高效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近两个月内,国内光伏行业迎来了一股新的国资力量注入。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自2024年12月初至今,已有九家具有国资背景的新光伏企业相继注册成立。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不仅注册资本雄厚,而且股东背景强大,涵盖了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国石化、南方电网、大唐
1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中国2023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及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输配电碳足迹因子。其中,权重最大的燃煤发电碳足迹因子,由国家能源集团研究测算。电力是基础能源,其碳足迹因子供各行业核算产品碳足迹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20日,在山东烟台海域,由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国能氢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建的海上新能源制氢及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岛)项目通过了中国船级社(CCS)的图纸符合性审查,标志着国内首个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实证示范项目的
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企业注册为我集团下属子企业,以我集团下属子企业名义开展业务。经我集团核实,以下企业及其下设各级子企业均为假冒国企,与我集团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我集团无关。请社会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
黑色的“乌金”,不仅能在熊熊炉火中温暖世界,更能在化工工业中升华变身,转化为助力经济发展、造福人类的煤制油、煤化工产品。璀璨的电光,不仅能点亮千家万户,更作为“发电+”综合能源供应的主力军,以供气、供暖、CCUS等多种形式提升经济价值。以创新为驱动、以低碳为引领,千百年来推动社会进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3日,中国神华公告,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0亿元至600亿元,同比减少27亿元至增加3亿元,下降4.5%至增长0.5%。业绩变动的原因为2024年,本集团积极应对煤炭价格下降等不利影响,保持煤炭稳产高产,畅通路港航运输大通道,实现一体化高效运营,煤炭产销量、
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来自国家能源集团的“煤直接液化制备航天煤油成套工艺”和“630兆瓦燃煤机组掺氨发电技术”成功入选。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发挥央企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三大优势,助力打造支撑有力、前沿领先、根基深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两项科
1月22日,安徽公司铜陵电厂东湖一期(第二批11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EPC总承包工程开启公开招标。根据招标公告,安徽公司铜陵电厂东湖一期(第二批110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EPC总承包,招标人为国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国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东湖一期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1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授予国家能源集团“ESG榜样示范基地”称号。近年来,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供应链安全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由环境、社会和治理构成的ESG理念日益成为全球共识。作为骨干能源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主动探索低碳发展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个10年,它发出了宁夏第一度电;2001年,它被评为“全国燃煤示范电厂”;2011年,它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它就是国能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石嘴山电厂)。作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龄的“功勋电厂”,为宁夏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在省间高参数、大容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1月24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走访慰问三峡集团,湖北省副省长程用文,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富民,党组副书记曾义,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陈瑞武,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吕庭彦、王昕伟参加活动。
1月23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汉与武汉市江岸区委书记姚彬座谈。双方就共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合作等进行深入交流。三峡集团党组副书记曾义,江岸区委副书记、区长陈荃,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胜林,区政协主席许光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熊俊出席座谈。刘伟平对
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企业注册为我集团下属子企业,以我集团下属子企业名义开展业务。经我集团核实,以下企业及其下设各级子企业均为假冒国企,与我集团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我集团无关。请社会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
中国华电自2023年开始,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水平、三年创一流”进度目标,创新实施以“加强党组织领导力,推动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党组织创造力,推动加快改革创新;增强党组织战斗力,推动融入生产经营;彰显党组织凝聚力,推动引领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力四推”党建工程,切实以高质量党建
1月21日,哈电集团召开2025年度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会暨数字化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集团党委一届十一次全会和年度工作会议工作部署,总结工作,查找不足,部署2025年数字化重点工作,跑出加速度,推动上水平。
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应急管理部联合召开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部署,以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扎实做好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
近日,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全年,中国大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56%,新能源开工、投产规模等创历史新高,国家首批6个百万千瓦级装机新能源基地全部投产,装机总规模迈上2亿千瓦大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近50%。2024年,中国大唐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
引言: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于近日发布《中国发电企业和世界同类能源企业对标分析报告2024》。报告瞄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总体目标方向,从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4个维度,设置17项对标指标,选取24家国内外代表性能源企业,开展对标分析,研判发展趋势,助力中国发电企业增强
1月17日,东方电气集团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工作要求,全面总结集团公司2024年各项工作,深刻分析当前形势与任务,系统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动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进入关键一年,全面深化改革扬帆再启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走过关键一程。一年来,国家电投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突出“严”的基调、“实”的导向和“
1月16日,中核集团在京分别召开2025年度国内市场开发工作会和国际化经营工作会,会议全面总结集团公司2024年国内市场开发及国际化经营成绩,推动集团公司2025年市场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凯出席以上会议。张凯充分肯定了集团公司2024年国内市场开发及国际化经营所取得的各
公开信息显示,从全国范围看,在2024年6月底,我国煤电装机11.7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8.1%,而新能源装机则增长至11.8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到38.4%,新能源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从各地区看,截至2025年1月,我国已有15个省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在整个电源结构中位居首位,分别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4日,粤电力A公告称,2024年度,公司累计完成合并报表口径发电量1,258.4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39%;其中煤电完成913.2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51%,气电完成256.9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8.81%,风电完成51.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67%,水电完成4.3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87%,生物质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全面反映“十四五”以来各年度电源绿色转型发展、行业电力消费情况,更好地服务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运行监测,以及能源电力企业和社会各界对电力运行态势的了解,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2024年7月编制发布月度全国电力消费系列指数、电力供应系列
独立能源智库Ember2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欧洲联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47.4%,接近总发电量的一半,主要缘于太阳能、风能发电量增长迅速。2024年6月20日,一名参观者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2024年欧洲国际太阳能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李函林摄报告显示,2024年欧盟国家太阳能发电量比2023年增
12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97.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全省全口径发电量109.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全省原油产量28.26万吨,同比下降7.48%;原油加工量80.00万吨,同比增长4.26%。天然气产量1.4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7.3%;天然气消费量5.57亿立方米,同比下降3.7%;原煤产量63.94万吨,同比下降
记者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新疆外送电量超126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达到392亿千瓦时。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392亿千瓦时的新能源电量,相当于节约标煤11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02万吨、二氧化硫10.08万吨。而且,新疆已连续5年实现外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2日,国电电力公告披露,2024年公司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4594.61亿千瓦时,上网电量4366.8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1%和1.59%;按照可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0%和2.08%;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占上网电量的91.58%;平均上网电价430.00元/千千瓦时。2024年四季度,公
2024年,在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提升的带动下,规模以上工业电力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原煤供给因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价格低迷、需求不旺等原因,同比下降。一、电力生产情况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36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增速较全国(4.6%)高6.0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第2位。12月,发电量326.
2024年,全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原煤产量、发电量均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首位。一、原煤产量再创新高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2.97亿吨,较上年增长5.4%,占全国原煤产量的27.3%,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全区原煤产量达1.21亿吨,同比增长11.6%。原煤主产区产量均创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省份2024年度的各类型电源发电量排名情况,包括总发电量、火力发电量、水力发电量、核能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太阳能发电量。相关阅读:31省份各类型电源发电量排名(2024年1-11月),谁是TOP5?1、总发电量2024年度各地总发电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内蒙古8179.7亿千瓦时、广东省6
2024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761.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实现全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