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报道正文

浙江:今冬负荷或首次破亿 电力保供怎么保?

2024-11-04 13:52来源:电网头条作者:王志 韩煦 陈海明 陈丽莎关键词:电力保供新型电力系统浙江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霜降后的浙江,冬的萧索与寒气已隐隐可见可感。

关于“度冬”的思索与筹备,早在月余前、天尚热时便已在能源电力领域提上日程。

针对冬季保供电,记者在浙江深入采访了政企多方。浙江省能源局电力处处长程良玉率先给出了基调:“今年迎峰度冬形势依然严峻,电力保供不比夏天来得轻松。”

01新压力

今冬形势,“难”是刚性的:枯水、少光、高比例外来电

此前,浙江电网刚“捱”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夏天:极端高温、负荷连续冲高、保供复杂均前所未有。

而这样的“前所未有”或许仍将在今冬上演。

“预计今冬明春浙江全省最高负荷1.1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0.8%。如果持续性、大范围低温寒潮天气出现,负荷还将冲高。”国网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高级工程师唐律说,“这也将是浙江电网度冬负荷首次破亿。”

供给侧的形势更复杂且不确定。

“冬季‘枯水、少光’等因素,都会削弱供电能力。”唐律坦言,因寒潮的不确定性,度冬较之度夏,保供压力更大了三分。

浙江,典型的电力受端省份,外来电占比达三分之一,负荷高峰期外来电力超过3000万千瓦。占据其中大半壁江山的西南水电,在冬季恰逢枯水期,送电功率下降。

从省内供给看,光伏发电装机4410万千瓦,是仅次于煤电的第二大电源,但冬季光照少、气温低,光伏平均出力较夏季也会下降。

几重因素叠加,唐律判断:“按现有的煤电、抽蓄投产计划,以及外来电中长期协议,今冬全省供电比较紧张。”

这样的“紧张感”,浙江能源电力保供链条上的参与者多少都感受到了。

10月25日,在乐清湾乐电码头,煤船正在忙碌接卸,为度冬储备充足“口粮”;国网浙江电力安排迎峰度冬工作,营销系统摸排今冬能参与集中检修的企业,为“移峰填谷”腾挪空间……

这些未雨绸缪,在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厅经济运行处处长陈波看来,缘于浙江在全国能源电力保供大局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一是地理位置与资源条件特殊。浙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保供很大程度依赖外来能源的输入和新型能源的开发。二是经济地位与能源需求特殊。浙江是经济大省,以1.1%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6.6%的GDP,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电力保供提出更高要求。三是能源结构转型特殊。浙江能源结构转型走在全国前列,这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但也带来了新的保供挑战。”陈波说,浙江担负着“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电力是关键保障。

唐律进一步解释,浙江破解“用能大省、资源小省”的保供困局,也能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等相似地区提供经验。

压力之下,国网浙江电力营销部副主任王辉东很清醒:以往或许还有点侥幸心理,但今年的形势摆在眼前,难,是刚性的、确定的,而干好,又是必须的。

02新问题

供需不确定性+极端天气可能性,我们准备好了吗?

更难以忽视的,是随着电力系统发展而逐渐“显影”的新的保供问题。

从今夏保供看,浙江用电负荷呈现的白天、晚间“双峰”特征更为明显,保供压力集中在如何科学有效应对5%~10%尖峰负荷。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风光出力的波动性、有源配电网的复杂性,叠加高比例外来电等,导致系统不确定性加剧,改变了以确定性规划为基础的供需平衡模式。

如何迎战新型电力系统下变化无常的供需关系,是浙江迎峰度冬面临的新难题。

今年上半年,浙江全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超8成。近距离观察浙江企业,潜藏在负荷曲线中的新特点浮出水面。

10月22日,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用电负荷高峰出现在上午9点和下午4点。“9点员工陆续到岗,下午4点食堂开始忙碌。”该公司设备设施运营负责人高令昌介绍,企业大楼用电与一般的工作、生活用电规律相符。这代表了浙江一大批数字经济等高附加值产业的用电规律:负荷高峰在白天。

“浙江企业负荷占比大,正常情况下,冬季日间负荷要高于夜间。”但是,唐律表示,情况在发生变化,近年来浙江冬季晚峰的保供压力越来越大:2023年12月21日,浙江晚间6点53分出现的最高负荷第一次超过日间最高负荷。

“在分时电价引导下,部分企业将生产转移至夜间。更主要的是,一遇极寒,夜间空调取暖‘一哄而上’,用电负荷就会直冲高点。”去年冬季,浙江的居民取暖负荷占全社会用电负荷近三分之一,唐律预计,这一比例若遇寒冬只会更高。

在唐律看来,保民生用电的“硬杠杠”下,夜间比白天保供更难。“夜间光伏发电归零,风电出力规模有限。浙江白天尚可向外省购买富余的新能源发电,但夜间这一普遍困境让临时购电更难。”

浙江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分析显示,浙江企业用电负荷在省内、省间有一定的互济特点:从省内看,纺织业等行业生产用电受季节影响不大;化学、化纤类制造业用电全天相对平稳;重工业对电价更敏感,往往会部分转移至夜间生产。从省间看,安徽连续生产的大工业更多,晚高峰比浙江推迟约2个半小时,今夏两省便实现高峰时互济送电。但在冬天,这一“自洽”的调节能力,也因日渐突出的晚峰问题面临削弱。

对极端天气的担忧,也在采访中被频繁提及。

近年来,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威胁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一旦冬季出现极端寒潮,对电力保供将是难度值无法估量的巨大考验。

2008年,一场波及南方多地的冰灾导致覆冰倒塔、断线,浙江多地停电,杭州车站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留置。当时,陈波刚入职经信厅不久,对极端天气之于电网乃至经济社会的巨大影响体验深刻:“必须要问的是,假如极端寒潮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03新共识

电力保供,不是哪一家的事,是每个人的事

相较于保供形势的复杂多变,受访者们有着笃定的共识:合力共为。这让今冬电力保供多了一份确定性。

“这不是哪一家的事,这是每个人的事。”谈及保供,杭州青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施其说,“我们今年8月刚投产了一期9.6兆瓦的光伏项目,今年冬天还将投产10兆瓦时的配套储能,在负荷高峰时期能提供5000千瓦以上的顶峰调节能力。”

高令昌也有同感:“能节一点是一点,一家企业或许只有一点,但如果1000家甚至更多企业参与,就有很大的合力。”今年年初,先临三维上马了能耗采集和能源托管系统,助其在今夏通过合理调节照明、空调温度参与需求响应。

在往常保供电中,常被视为“被保障者”的企业,如今有了“主人翁意识”。这让长期主导保供的政府、挑大梁的电力企业更坚定了信心。

程良玉说,浙江能源局已在政企联动、调动各类资源上发力:“我们将用好省电力保供专班机制,不断加强网源协同,全力稳发增供,最大限度增购外来电,同时做好负荷管理准备,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移峰错峰用电。”

火电机组特性稳定,是浙江的主力电源,堪称“压舱石”。

“对火电而言,如何应对严寒冰冻天气等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的影响,是重要课题。”在华东最大的燃煤发电厂——总装机530万千瓦的浙能嘉兴发电厂,生产副总经理翁建明说,除常规的排查隐患、加大燃煤库存等,还针对防寒防冻预置了各类保温措施,同时也抢抓“窗口期”高质量检修。

在供给侧,更多“弹药库”正在充实中。眼下,朗熹电厂66万千瓦的6号机组和宁海抽蓄电站35万千瓦的1号机组已正式投运,六横电厂100万千瓦的4号机组进入投产倒计时,缙云抽蓄电站首台机组预计在今年11月底投运。国网浙江电力也在加快玉环2号海上风电项目220千伏送出工程等配套电网送出工程建设,调度部门有序推动机组计划检修,并推动电厂备足高热值燃料。

“总的看,我们的思路仍是省内挖潜、省外增购、负荷调控三方面发力。”唐律说。

冬季临时购电往往“量少价高”,需提早谋划,通过中长期外来电稳住冬季保供基本盘。“目前,我们已锁定12月福建送浙江外来电。”唐律补充道,“同时也随时跟踪全国供需形势,动态调整省间现货购电策略,并在国家电网公司统筹下,精打细算用好西南水电。”

从需求侧看,陈波对政企高效协作颇有心得:今夏按计划组织2000余家企业集中检修32天,组织2万家企业将白天用电负荷转移至后半夜或周末,有效移峰错峰。这些深挖负荷资源的有效措施,在今冬还将联动推行。

“今年迎峰度冬,我们将动态储备300万千瓦以上移峰填谷资源和不少于600万千瓦的需求响应资源,并适时启动空调负荷调控、企业集中检修等。”王辉东明确了负荷管理的力度,也进一步提示:“可以说,负荷管理的本质是工商业‘让电于民’,我们在充实保民生用电的调节资源的同时,也在探索更好运用市场化、数智化手段,做精做细负荷管理。”

着眼于电网本身的举措也在发力。在浙江,城中村、老旧小区等的配网改造正在铺开,主配网线路抗冰改造也在进行中。覆冰在线监控系统、无人机除冰、除冰机器人等科技手段已在浙江山区布局、上阵。

在回应电力保供“复杂性”“系统性”之问后,“长期性”问题摆在面前。

从远期考虑,如何更好地提升保供能力?在此次走访中,受访者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性的思索:如何做好新能源出力的更精准预测?如何让负荷管理更精细化、更柔性、更无感?如何构建以数据驱动的概率性预测为基础的源网荷储协同机制?

……

“今年的峰值,可能就是明、后年的常态。”王辉东说。反过来看,今冬的保供探索也将为明、后年提供宝贵的借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保供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浙江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