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0月30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电网稳定暨继电保护专业工作会议。
此次会议上,加强电网仿真计算被屡屡提及。会议提出,要加快推动常规机电仿真向机电+电磁仿真转变。未来浙江电网将深化电磁仿真平台应用,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需求,并充分利用网上电网、新能源云等数字化平台,提升规划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推动人工智能在电网规划各环节应用,提升规划智能化水平。
那么,电网仿真计算在这次会上为何被屡屡提及?在当前电网发展中,又将发挥什么作用?
观形势,为什么需要Ta?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直流输电技术、微电网、充电站、虚拟电厂等新技术的发展,省域新型电力系统中出现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直流馈入落点增多、电动汽车成熟普及、多品类能源集中交互耦合日益深化等推动能源结构转变的新变化,使得新型电力系统出现宽频振荡、惯量不足、电压支撑不足、随机波动等新问题,呈现电网动态宽频化、潮流双向随机化、多元交互复杂化、能流协同多元化的新特征。
2015年,在新疆哈密风电基地首次发生由新能源控制起主导作用引发的宽频振荡事故,最终导致受影响3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保护动作退出运行,并引起远处某特高压直流送端换流站功率跌落1/3,影响西电东送供电可靠性。
这为同样面临输电方式柔性化、电力电源清洁化趋势,电网形态逐渐复杂化的浙江敲响了警钟。今年7月,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目前浙江在建和建成四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大通道,未来将规划建设第五直流。同时省内正在大规模发展风光新能源,截至目前,新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未来预计将超过1.2亿千瓦。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和海量新能源的接入,进一步加剧了宽频振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存在潜在的巨大电网运行风险。
而遍布城乡、工业园区的新型负荷的广泛接入,也让电网运行形态更加复杂。在金华永康哈尔斯园区,由420千瓦光伏、2.32兆瓦时储能以及最多2000千瓦的可调节负荷,构成多元的负荷形态。供电公司主导建立“五金微网”能效项目,协调“源、网、荷、储、充”,保障能源多样化供给的同时,努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未来,这样的场景会越来越多、电网形态越来越复杂。如何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全电压宽频段数字实时仿真技术“高精度、多场景、强适应”的特点,能够显著提升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管理能力。为浙江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与保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安全稳定方面,该技术能够辅助电网规划和运行人员提前识别潜在的风险点,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系统因不稳定而导致的大面积停电事件。在可靠保供方面,该技术能够结合全年生产时序进行模拟运行,合理安排机组与电网的运行方式,确保负荷的持续可靠供电。不仅提升电网的整体性能,还为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当下,从虚拟到真实
2023年12月19日,国网浙江电力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联合仿真实验基地在国网浙江经研院揭牌,建成全国首个省地县一体化全电压宽频段数字实时仿真平台,对浙江电网开展全域全电压宽频带电磁暂态仿真计算,研究新型电力系统安全与保供领域热点问题,开展多直流馈入的规划关键技术等重大技术研究,核心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全面支撑浙江新型电力系统科学规划与安全稳定运行。
省级层面,建立浙江220千伏及以上电网全电磁暂态模型,开展新增馈入直流安全稳定校核、220千伏新能源接入宽频带风险分析和电压质量治理研究以及开展省域重大工程的规划研究。
通过仿真平台对外来电经特高压直流落点、沿海新能源经交直流多元方式接入规划方案开展安全稳定分析校验,可以保障远在千里之外的沙漠、戈壁、荒漠和省域沿海的清洁电力供应浙江负荷中心,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地市层面,仿真平台构建了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全电磁实时仿真场景,开展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电网电压、电能质量、线损等多维度影响分析。衢州是省内光伏装机比例最高的地市。光伏发电不确定性却给清洁能源有效利用带来难题,特别是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工业企业相继停产,用电负荷降低,再遇上晴好天气光伏大发,不仅有可能无法消纳,还会带来末端电压偏高等稳定问题。衢州仿真平台通过实时监测光伏、储能、水电和用电负荷等信息,提前预测电力供应和消耗情况,及时调整发电和用电之间的平衡。这种提前预判、主动控制风险能力对应对光伏电力输出不稳定的问题至关重要,让电网更加灵活、稳定,保障了山区居民和企业能够持续享受清洁、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在县域层面,仿真平台聚焦于小区域能源最优配置的方案制定,对工业园区、大型商业体等场景,构建仿真模型,指导供电网格内新能源、储能多元素优化配置与运行。宁波前湾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内,汇聚了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多领域数字经济产业,对电压和频率稳定性要求远高于一般生产线。仿真平台通过精确计算,设计园区配置6.2兆瓦分布式光伏、1260千瓦储能设备及120千瓦可调负荷,不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增强应对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能力,为企业生产及新质生产力研发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仿真平台通过多场景、高精度的运算模拟,为浙江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开出了“治未病”良方,让规划阶段的每一步都能实现“精准”的未雨绸缪,从而全面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见未来,新质生产力的探索
随着电力系统复杂性不断增加,将电网仿真、新能源发电预测技术等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能是未来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
在未来,通过引入AI算法,仿真平台有望实现自动识别电网中的异常行为,预测潜在故障,并提供优化控制策略。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历史数据训练,考虑更多实时的变量因素,从而更准确预测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更好地平衡供需关系,更精准、全面辨识出高稳定风险的系统运行方式。电网仿真与上游的人工智能算法服务业及下游的智能设备制造业双向融合,将在多个层面推动电力装备产业的协同发展,唤醒能源为链主的全供应链新质生产力。
政策环境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这为全电压宽频段数字实时仿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全电压宽频段数字实时仿真技术,不仅支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还能加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推动数字化转型,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任何事物在面临机遇的同时,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全电压宽频段数字实时仿真技术也是一样。当前,建设和维护全电压宽频段数字实时仿真平台需要探索仿真成果的转化与商业应用,在价值创造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同时,为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更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电从远方来,也从身边来,不论是面向跨越千里的绿电走廊,还是星罗棋布的本地新能源,抑或是日新月异的新型负荷,全电磁暂态仿真技术将为实现电网安全稳定与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打通真正的底层逻辑链,助力浙江发挥省域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作用,加速能源的绿色、安全、经济转型。
供稿
经研院 王晨轩 刘曌煜 许恩超
衢州公司 王敏
宁波公司 冯怿彬
金华公司 傅鹏
编辑
张正华 邓通
校对
朱斐白 范艺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能源结构加速转型,新能源发电、直流输电、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技术加快发展。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电网企业面临大规模新能源电源接入、直流馈入落点增多、多品类能源集中交互耦合日益深化等新形势新变化,需要寻求有效方法应对电网宽频振荡、系统惯量不足等新挑战,更有力地保障电网安全稳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后,公司系统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定战略自信,增强战略主动,始终做到理论清醒、政治坚定,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的源头活水和逻辑起点;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
电网发展已进入重大的转型变革期,尤其在稳定管理方面逐渐进入了新的”无人区”。在浙江,新能源快速发展,电网的功角、电压稳定问题也逐渐突出,宽频振荡等新型问题涌现,系统运行机理变化来到新拐点。紧扣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主体和安全稳定机理深刻变化,立足“区域电网互济枢纽”和“能源智慧调节
11月7日,在河北省能源互联网仿真建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里,一组组仿真机、上位机全速运行,实验人员专注地测算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各类参数。“目前,我们的新能源发电场站实测建模率已达到了80%,提前近两个月实现了年度目标。”该实验室技术带头人、河北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副主任王磊说。确保电力系统安
日前,青藏直流二期扩建配套多林220千伏变电站调相机工程顺利投运。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今冬明春重要电力保供项目,该工程将显著提高西藏电网今冬明春、迎峰度冬电力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西藏电网网架结构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为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按期高质量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时下西藏电力保供进入迎
10月30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电网稳定暨继电保护专业工作会议。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电网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是防范大面积停电事故、保障电力安全的重中
希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电力系统的分析模式相结合,具体来说,可以应用在电网仿真计算、新能源预测和负荷预测、调度运行的辅助决策等领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李丹6月20-21日,以“AI赋能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盛大
5800个工况、8万余次仿真计算,保障了张北柔直工程顺利投产和高质量服务北京冬奥会绿电供应;上百种方式、近500种交直流故障组合仿真分析,让白鹤滩的清洁电能7毫秒闪送至华东;150万千米线路、10万个三相节点,无数次精密计算和仿真试验保障国家电网骨干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这就是入选“2023年度央企
配电网连接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在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推进配电网与源荷储科学融合发展备受社会关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网仿真和运行分析科技创新团队历时十余年,积极发展配电网仿真技术,研发了国际首套大
历经14年攻关,累积100万行代码,仿真1000万个故障,排除20项电网重大运行风险,提升仿真效率360倍以上,支撑供电负荷超2亿千瓦的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日前,在南方电网公司四届二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议上,一支充满活力的“80后”科研团队走上了领奖台。为了解决困扰南方电网20年的大电网准确仿
应急响应:闻风而动“大风橙色预警!请各班组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预警响应,加强灾害防范和应对措施!”随着预警指令下达,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唐山分部变电运维一班在岗运维人员在班组负责人的带领下迅速集结,迎着呼啸的阵风,踏上保障电力安全的第一线。风中有责:细致巡查消隐患“检查并清理外围杂物
4月11日晚,气象部门大风橙色预警如约而至,狂风撕扯着夜幕,仿佛整个大地都在摇晃。19时30分,国网承德县供电公司六沟供电所值班室的电话骤然响起——“10千伏四沟516线路故障停电!”此时,窗外风雨交加,黄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呼号”的狂风吹打在门窗上像只低吼的怪兽,远处山脊上的闪
2025年4月13日上午,河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红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天河北滦平县局部地区风力极值将达10级。上午10时,国网滦平县供电公司火斗山镇供电所巡视人员在进行辖区线路特巡时,发现位于滦平县长海沟门村都市优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多个农业大棚覆膜因大风被掀翻,部分塑料薄膜飘至临近电力线
“喂!是供电所吗?我母亲用的吸氧机突然不能用了,能帮忙想想办法吗?”4月12日,冀北承德供电公司双滦区供电中心西地供电所值班员接到了家住承德市双滦区烧锅村东山头的李女士的求助电话。得知情况,西地供电所所长李建德立即同杨建军、冯云庆、赵鹏宇携带移动电源设备前往客户家中。“刚才突然吸氧
“请你们帮忙看看,我们办公区灯光忽明忽暗,好像电压不稳,我们正在编发重要新闻,要是停电就麻烦了。”4月12日9时10分,固安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在供电公司网格化服务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信息。“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快赶到。”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固安镇供电所工作人员看到消息后,迅速回复。固安县融媒体
4月11日,针对河北省启动气象灾害(大风)Ⅱ级应急响应,国网廊坊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结合气象预警和实际风险,从组织部署、风险防控、应急资源、安全保障等多维度开展应急准备工作,要求周末全员在岗,并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内重要输电线路开展特殊巡视,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各巡视组立即出
4月11日凌晨,接到气象台灾害性大风预警通知,国网廊坊供电公司迅速启动电网Ⅲ级应急响应。11日上午,利用大风前的窗口期,该公司变电运维中心组织人员对市区重要变电站周围的树障进行清理,防范树木倒伏引发变电站设备故障。走进110千伏廊坊变电站,锯条与树枝不断摩擦发出的声响传入耳畔。循声而去,
4月11日夜9:37分,漆黑的窗外寒风呼啸,宣化区供电中心应急抢修队伍及值守人员依然坚守在岗位,时刻准备着,不惧疾风骤起。“宣东站517东后线站内跳闸,重合不成功。”接到通知,宣化中心生产调度迅速安排抢修值守人员出动,抢修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分专业展开线路故障点巡视查找。初步研判故障范围后
4月12日,崇礼古杨树地区仿佛被严寒重新笼罩,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席卷而来,瞬时最大风力达到13级,整个天地间都充斥着风雪的怒吼。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检修一班的巡视人员正按照既定计划对线路风偏舞动严重区段展开特巡工作。“大家小心脚下,每到一基塔都得点名。”在能见度不足五米的情
“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强冷空气影响,4月11日至13日,冀北电网将遭遇大风降温天气,各部门、各供电所一定要做好完全准备,确保电网安全。”4月10日,为积极应对大风天气对电力线路设备造成的严峻考验,迁西公司闻“风”而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全领域排查、全链条防控、全人员守护”的硬核措施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将出现大风天气,北方将出现强风、沙尘、降温、暴雪天气,南方局地有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公司党组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统筹部署,第一时间启动极端天气Ⅳ级应急响应,成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
“没想到现在充电这么快,只要半小时就能充满80%的电了,据说充的还都是绿电。”4月11日,在浙江次坞高速服务区,刚充完电的新能源车主张先生满脸欣喜。就在当日,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次坞高速服务区在经历3个月的试运行后正式投运,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128万千瓦时绿电替代、减少碳排
翻开2024年浙江电力生产消费统计表,两个数据很有意思。一个是2024年浙江最高负荷1.23亿千瓦,其中受入外来电力4594万千瓦,约占1/3。另一个是2024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其中受入外来电量2297亿千瓦时(包括中长期电量和现货市场购入电量),同样约占三分之一。两个占比1/3,可见外来电无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快电网投资建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截至3月底,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7.7%,创一
4月2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31日,浙江通过中长期协议计划采购清洁能源电量约1117亿千瓦时,计划绿电采购约750亿,清洁能源电量和绿电占比分别达到54.5%和36.5%,均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目前,已建成的两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和三条
3月28日,2025中国企业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碳中和行动联盟成员大会在杭州召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三方共建的碳管理体系(电力行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成立。据了解,服务中心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授权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统筹指导、
4月2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发布会在宁波召开,发布“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及品牌IP“亮宝”,将“千户万灯”从公益项目升级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双轮驱动的品牌标杆,全力打造央企参与社会治理的“浙江样板”。本次活动也是国网浙江电力邀请媒体记者“走进国家电网”专项活
文成,一座因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谥号而名垂青史的山城。过去几十年,数十万文成人走过国门,远赴他乡。文化交融、经济互通,让文成兼具山水名城的韵味和异域他乡的风情。2021年浙江启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这座坐落于浙西南群山中的小城,以山水为纸、绿电为墨,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共富传奇。当飞云
3月24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电费智能核算百日攻坚行动,以光明电力大模型为核心,解决电费结算中主体多、人工审核压力大等问题。该公司将打造“人工智能+电费核算”智能核算体系,充分运用光明电力大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构建覆盖“数据采集-异常研判-智能处置-账单服务”全链
3月24日,国网浙江电科院自主研发的“挂点金具红外图像发热缺陷智能识别算法模块”,在国网浙江公司无人机自主巡检平台完成试运行并转入业务化运行,这标志着浙江全境输电线路五大类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发热缺陷AI智能识别。据悉,输电线路的无人机巡检每日产生1.2万张红外图像,传统人工分析模式需3名技
人沉“网”中去,事在“格”中成。2024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指引,着力深化村网、社网、园网“三网共建”服务体系,通过网格化服务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末梢,编织起覆盖田间地头、街巷社区、园区企业用电客户的服务网络。3月20日,春光渐浓,农
刘洋拉出一份企业财务报表。作为湖州天丰电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大环境中,“锂电池出口额比上年增长58.86%”的数据,无疑让他感到欣慰。一年前,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新三样”。一年来,中国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与能源变革互动交融,“走出去”的足迹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