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Fc为区域内碳排放量,E为区域内年发电量,cy为y年的电力碳排放因子,a为“以电算碳”比例系数,b为“以电算碳”常数项系数,ky为反映社会能耗结构变化的修正系数。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电算碳”模型碳排放核算误差可达到4%以内。因此,电力作为各行业能源利用的关键纽带,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力具有可预测性,“以电算碳”使得碳排放预测成为可能。贵州建有国家级数据中心,近年来多个大数据信息产业抢滩贵州发展。贵州“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发挥好大数据中心近水楼台的优势,利用新一代计算机技术,实现贵州区域碳排放预测。电-能-碳之间较强的相关性表明碳排放具有可预测性,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相对于回归法、指数平滑法等传统预测方法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贵州电网碳排放核算研究团队考虑电-碳相关性、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的LSTM-GBRT碳排放预测模型,开展了贵州碳排放预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全面挖掘贵州省及全国其他各省的电力-碳排放特征,预测了2030年碳达峰年之前的贵州区域碳排放发展趋势,所得的结果能够反映出碳排放增长放缓并逐渐达峰的趋势。预测结果显示,贵州省碳排放总量于2030年将达到295.28兆吨,且趋于平缓。为了对比,研究团队也开展了基于ARIMA技术的碳排放预测。可以看出,LSTM-GBRT模型的预测结果更为平滑,可以更好消除波动因素、局部因素的影响。
以电算碳优势解析
贵州2030年前碳排放趋势预测结果
综上所述,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构建了各类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因子及整体碳排放核算模型,深入开展了电-能-碳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以电算能、以电算碳”的创新模型,并针对贵州省碳排放进行了科学预测,评估了2030年贵州的碳排放总量。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分析了未来碳排放趋势,为贵州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贵州省将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
陶力(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张裕(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分析报告《2005全球能源评论》,主要内容如下:#x2022;nbsp;全球能源需求在2024年增长了2.2%,增速快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所有燃料和技术的需求在2024年均有所增长。增长主要由电力行业引领,电力需求激增了4.3%,远高于全球GDP3.2%的增长速度,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创纪录的高温天
导语2024年以来,从国家发布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可以核减碳排放,到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和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再将电力间接排放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行业上对电碳市场协同的预期变化可谓是“过山车式
记者31日从中国市场监管部门获悉,4月1日起,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批标准涵盖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包括铸造、有色、化工、建材、矿山、机械、交通、农业、电工电子、食品、废弃处置等。此批国家标准重点针对以往企业碳排放核算“边界不清、难以互认”的问题,对“算什么、
3月23日,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并制造的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全球首台3000吨/天水煤浆气化废锅设备顺利发运,标志着我国在大型煤气化装备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据了解,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不仅被生态环境部列为煤化工行业碳评价试点示范项目,同时也是化工领域半废锅流程煤
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中,碳排放成为国际贸易的关键考量因素,碳壁垒逐渐兴起。在此背景下,绿电直供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供应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广泛关注与探讨。绿电直供,简单来说,是指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模式。其核心在于电力的绿色属性,通过建设专用线路或借助智能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近日,中化能源旗下中化石油通过下属荷兰公司自有碳配额交易账户,从供应商采购并向招商轮船销售3000个欧盟碳排放权配额(简称碳配额),用于其欧盟航线的碳排放履约。这标志着中化石油通过自有欧盟碳配额交易账户顺利完成首单碳配额贸易和交割。中化石油积极落实中国中化与招商局集团战略合作协议,挖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今天,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快绿色化转型。聚焦皮革、造纸、塑料、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工艺和设备,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加强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智能监测和控制,建设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26日上午由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这一条例将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北京市将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和生物质能、氢能的推广应用。本次出台的条例共5章38条,适用于北京
算电协同有望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点——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观察在宏观经济长期向好,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技术能级不断跃迁下,“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得到广泛认同。算力、电力协同有望成为电力消费的新增长点。3月26日,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举
2025年1-2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7.3,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7.3%,年均增长6.5%,同比增长1.6%;扣除上年同期闰年多一天因素,全行业用电日均同比增长3.3%。1-2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73.8,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73.8%,年均增长11.7%,同比增长8.2%;扣除上年闰
3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绿证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17条具体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供得上”“买得值”“用得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国家
3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用电量4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用电量14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6日,江苏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若干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依托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造纸、光伏、水泥、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出口企业
新疆能源监管办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可再生能源消纳监管,完成了2024年消纳责任权重和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完成情况监管工作。新疆能源监管办一方面督促自治区和兵团能源主管部门、相关电网企业抓紧梳理汇总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
浙江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数据出炉后,我们对电量数据进行细致分析。文章发布后,读者好奇的点主要有两个:浙江GDP和全社会用电量都位居全国第四,怎么人均用电量却超过广东、江苏、山东,位居GDP前四省份NO.1?那浙江人均用电量是否就是全国第一了呢?今天,一起探索浙江人均破万后面的电力消费密码。人
2025年2月10日,在内蒙古电力集团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一楼大厅,阿里巴巴信息港(乌兰察布)有限公司获得首张绿色电力消费报告,标志着内蒙古在绿色电力交易方面取得了又一重要进展。自2024年2月,《内蒙古电力市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方案》获批,蒙西电网正式被纳入绿电交易试点以来,内蒙古绿电的发展取
2024年,我国能源生产总体平稳,能源进口保持稳定,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推动了能源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能源消费持续增长,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显著提高。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为能源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展望2025年,绿色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为更加全面地反映行业电力消费及电源绿色转型发展情况,在月度电力消费、供应指数基础上,1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首次发布年度全国电力消费和供应系列指数。电力消费转型升级趋势延续全国电力消费系列指数(CNECI)显示,全行业用电平稳较快增长
2024年12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1.8,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1.8%,年均增长7.1%,同比增长3.9%,同比增速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12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63.1,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63.1%,年均增长13.0%,同比增长7.7%,同比增速比上月略有上升。12月,制造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日,贵州省黔西南州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及发电量数据。1-2月,全州全社会用电量32.28亿千瓦时,增长4.39%(南网用电11.32亿千瓦时,增长15.14%;地网用电20.96亿千瓦时,下降0.62%);工业用电量20.57亿千瓦时,下降1.31%(南网用电2.47亿千瓦时,增长12.28%;地网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市场化交易加权均价,为396.6元/兆瓦时。
全省能源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省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紧扣能源产业发展脉搏,精准施策,以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全力推进全省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煤炭行业规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些年来,贵州省绿电交易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贵州电力市场绿电交易电量完成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5%,2025年年度绿电签约电量7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贵州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也迅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贵州省新能源装机总容量突破3000余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607万
登顶全球动画票房榜首、创下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第一,正在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还在创造奇迹的路上。绚丽飘逸的龙族毛发、裂空中汹涌澎湃的岩浆、恢宏壮观的海上战斗场景……数据显示,该影片1900余个特效镜头中,超40%由贵州省贵安超算中心渲染,耗时近三年。这背后离不开贵安新区高效的算力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6日,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发布。报告明确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兴仁屯脚坪寨风电场、晴隆县光照猫猫井光伏电站、望谟县蔗香光伏电站等项目建成投运,电力总装机达到1800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拟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公示,本次拨付金额合计3264万元,涉及9个项目,项目装机容量共445.75MW。公示时间:2025年3月5日至2025年3月9日。详情如下:关于拟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公示根据《省财政厅关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日,六盘水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因地制宜推动工业园区谋划建设“增量配电网+智能微电网”项目,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等成本。鼓励园区积极使用分布式光伏、小型风力发电
2月24日,中广核贵州安顺关岭新能源有限公司月亮湾储能与贵州金元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贵州电力市场首份独立储能的中长期交易合同,标志着独立储能正式进入贵州电力市场。独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建立健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加快推
近日,走进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的中核汇能贵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紫云200兆瓦/4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白色外壳的储能电池舱整齐列阵。作为贵州省首个集中式大型储能电站,也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超级充电宝”,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将电能储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时段再释放回电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8日,贵州六盘水市能源局发布2025年1月电力生产情况、投资及七大电厂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市电力装机1474.57万千瓦,全市新增装机0.01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010万千瓦;水电装机135.84万千瓦;瓦斯发电装机32.11万千瓦;矸石、余热余压、焦炉煤气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