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主要特征
统一性。现货市场是由各地现货市场组成的有机整体,不存在市场分割,且按照统一规则、标准和监管等整体运行。
开放性。允许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自由参与现货市场。各地现货市场相互开放,电力商品能够在更大范围自由交易。
竞争性。经营主体能够及时、全面和准确地获得各类信息,公平参与市场。供需双方通过竞争方式确定市场交易量和价格。
有序性。经营主体在现货市场规则下开展经营活动,确保市场运行有序。同时,经营主体在监管体系下开展市场交易,确保市场监管有序。
合理性。电力现货市场设计遵循了电力系统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被各个经营主体认可,具备可行性。
高效性。电力现货市场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激励性。通过现货价格信号激励发电企业调整出力,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同时激励用户移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纳。
融合性。国家、区域和省级现货市场能够相互融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能与碳市场等外部市场融合,提高市场整体效率。
面临挑战
市场规则有待健全。部分地区交易时序、交易组织、交易流程等规则不合理,影响了现货市场健康发展。不同地区交易模式、交易品种、交易结算等规则不统一,制约了跨省跨区现货市场交易。
市场衔接有待加强。现货市场与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与绿证市场、现货市场和碳市场、省内现货市场与省间现货市场等衔接还不顺畅,降低了电力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了现货市场高效运行。
市场活力有待释放。大部分地区仍然实施“双轨制”模式,导致竞争不充分、资源配置扭曲,降低了市场活力。省间壁垒、输电通道不足等限制了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抑制了市场活力。
市场功能有待完善。与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特性相适应的现货市场机制缺失,影响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现货价格信号的引导功能需要强化,以便释放更多灵活性资源、引导电网优化投资等。
系统成本有待疏导。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导致接入成本、平衡成本、备用成本等系统成本快速上升。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电力用户应当分摊部分系统成本,然而,该成本未能通过现货价格传导至电力用户。
价格机制有待深化。省内现货价格需要真实反映成本,避免价格扭曲,但部分地区的负电价已严重背离发电成本。省间现货价格形成机制未能和省内现货价格机制有效衔接,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
风险防控有待增强。随着电力现货市场改革的推进,经营主体面临电价波动、收入不确定、交易规则变动等诸多风险,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助力经营主体规避不同类型风险,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监管水平有待提升。现货市场监管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新型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责界定不清晰;二是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及时;三是部分地区存在过度干预市场行为;四是监管职能分散,导致监管效率损失。
应对策略
优化现货市场顶层设计。首先,现货市场设计要满足安全、清洁、低碳、灵活等多重目标。其次,现货市场设计要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运行规律。第三,现货市场设计要兼顾不同主体利益诉求,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最后,现货市场设计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将中长期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等纳入一体考虑、协同设计。
构建统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统一电力现货市场,需要在推进各地电网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设备升级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七个统一:一是市场交易规则的统一;二是市场基本制度的统一;三是交易数据标准的统一;四是交易平台标准的统一;五是运营技术标准的统一;六是市场服务规范的统一;七是市场监管体系的统一。
加快不同市场有效衔接。首先,开展高频次中长期分时电力交易,促进中长期和现货市场衔接。其次,通过调频和现货电能量市场联合出清,实现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衔接。第三,建立联合调度、价格联动等协调机制,推进省间和省内现货市场衔接。最后,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区块链技术等,推动碳市场、绿证市场和现货市场衔接。
提升现货市场适应能力。一方面,提高适应新能源的能力。优先组织集中式新能源参与日前市场,需求不足部分再由火电通过日前市场满足。针对分布式新能源,通过虚拟电厂或微电网开展供需内部交易,余缺部分再参与日前市场交易。另一方面,提高适应其他新型主体的能力。建立反映新型主体成本和价值的现货市场交易机制。
合理传导新增系统成本。按照“谁收益、谁分摊”原则,新能源企业和用户需要承担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新增系统成本。除自身承担部分系统成本外,还可借助金融手段转嫁部分系统成本。通过绿色投资资金、绿色金融债券、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等方式,将部分系统成本传导至投资者,促进电力现货市场健康发展。
完善现货价格形成机制。首先,将部分系统成本纳入新能源报价之中,合理反映新能源真实的边际成本。其次,引导用户报量报价,合理反映真实供需关系。然后,合理设置交易报价上限和下限,释放准确的现货市场价格信号。最后,建立省间现货和省内现货价格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加大市场风险防控力度。首先,通过源网荷储技术和机制创新等,规避电力供需不平衡风险;其次,加强申报电量、电价、交易行为等监测、防范市场风险。然后,建立电力期货、期权等金融市场,对冲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最后,通过构建信用评价体系、规范交易行为等,降低经营主体合同履约风险。
健全现货市场监管体系。首先,加强法制化市场监管,明确新型主体的权责和行为规范等。其次,建设智慧监管平台,推动监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然后,推进信用监管,提升现货市场监管效率,促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最后,推动协同监管,加强能源局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的深度协作。
(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建立健全我省“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完整市场体系,明确将独立储能纳入市场主体范畴,促进独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和电力中长期
近日,新疆能源监管办会同自治区发改委、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新疆电力交易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成调研组,赴山东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和运行专题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加快推进新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调研组一行与山东能源监管办、山东省能源局、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进行了深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它像一位精通能源拼图的大师,把“碎片化”的风电、光伏、储能和可调节负荷巧妙组合,拼接成灵动的电力画卷;又像电力市场的“超级中介”,赋予城市充电桩、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分散资源以商品属性,把可调节的错峰电力变成真金白银。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华中能源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华中区域“两个细则”部分条款修订意见的通知。修订内容包括:新型储能按照《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6547)、《参与辅助调频的电厂侧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范》(DL/T2313)要求,自第一台PCS并入电网时纳入。并网主体应严格
4月15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结算细则》的公告。细则明确,按照“照付不议、偏差结算”原则进行结算,其中,绿电优先结算。非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期间,偏差电量不分时段结算。电网企业于次月3日前,将当月省调直调电厂、西南网调直调电厂上网电量(含调试电量等)推送至四川电
我国新能源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辅助电源成为主体电源,已经由培育成长期向发展壮大期转变。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简称“136号文”),明确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
4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勇从分时电价机制的重要意义、目前的主要创新点、未来的深化方向3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具体如下:一、分时电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分时电价机制的实施,为山东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即1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电价政策,目的在于引导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建立健全我省“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完整市场体系,明确将独立储能纳入市场主体范畴,促进独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和电力中长期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新形势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量、价”全面推向市场。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又为市场化交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千瓦,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消纳后,收益变动、系统调节、规划利用率、入市细则、协同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解决。136号文件的发布,体现了新能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成果,也对下一步推进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
它像一位精通能源拼图的大师,把“碎片化”的风电、光伏、储能和可调节负荷巧妙组合,拼接成灵动的电力画卷;又像电力市场的“超级中介”,赋予城市充电桩、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分散资源以商品属性,把可调节的错峰电力变成真金白银。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136号文下发后,自6月1日起,新能源上网电量将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这意味着,不论是央企、地方国企以及民营企业,都需要直面新能源发电既不保量也不保价的重大变化,投资决策将更加困难。而不具备交易能力的企业,则无法在这轮新变革中保持竞争力。风光全面入市下的新困境近两年,在“双碳”目标、能
自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发布以来,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探索。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始终面临政策破冰、顶层设计和技术攻关的多重挑战,需兼顾电网运行的物理规律、市场运营的经济规律,以点带面式改革的难度与复杂度极高
4月7日,三峡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高层联动,82年生的三峡能源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龙,调往湖北能源任党委书记,并推荐为董事长人选。此番履新,张龙从三峡集团的新能源战略实施主体三峡能源,跨越到综合能源发展平台湖北能源,也标志着他从单一新能源领域的深耕转向综合能源平台的全面统筹。这一角
能源后运营时代,行业迈入数智化运营转型的关键阶段,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新能源高效化、数智化运营升级密不可分。国能日新作为能源数智化领域的先行者,提出“运营即价值”理念,聚焦风光储能源高效化和经济性提升,正式发布“AI数云协同矩阵”,以AI技术为支撑,通过四大“技术+运营”模式突破,让储能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2024年以来,安徽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绿色转型取得新进步,改革创
2025年3月,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第十个春秋。这场聚焦全球最大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变革,在十年历程中走过了徘徊焦灼的艰难时刻,也经历了痛定思痛的破冰突围。当前,电力行业正面临能源革命与改革创新叠加的战略重构期,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任务迫在眉睫。本刊编辑
北疆的四月,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内蒙古电网光伏发电再传捷报。4月2日11时25分,内蒙古电网光伏实时发电出力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达到2036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光伏发电从零开始到突破1000万千瓦,内蒙古电网走过了整整12年的时间,而实现1000万千瓦到2000万千瓦的跨越,仅用了2年!这一突破见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深化,电价形成机制亟待优化、完善。作为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任务之首,“有序推进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促进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作为跨
2024年售电行业年度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是由北极星售电网编制的售电行业分析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过去一年的电力市场全面情况,报告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2024年电力市场发展成效,第二部分各省(区市)电力市场发展情况,第三部分电力市场趋势与展望,第四部分发电量、用电量及装机量,第五部分电力集团2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发布广东电力市场配套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的通知(广东交易〔2025〕69号)。其中包括《广东电力市场现货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广东电力市场中长期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广东电力现货市场结算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