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科尔沁草原上,国家电投所属的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公司)位于霍林河的循环经济项目焕发生机:露天煤矿智能运行,266台风机、36万余块光伏板供给绿色能源,铝厂降本增效、实现绿色转型。
多年来,内蒙古公司积极践行循环经济,变昔日的“生态垃圾”为今日的“绿色宝藏”,打通了“以煤发电、以电炼铝、以铝带电、以电促煤”的发展闭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内蒙古公司走出了一条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之路,为我国能源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生动可行的“煤电铝循环经济升级方案”。
当前,内蒙古公司正以“源—网—荷—储—用”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为课题,全力打造循环经济升级版。下一步,内蒙古公司将大力推广“煤—新能源—电—铝”联营及源网荷储直供新范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消纳劣质煤
化“生态垃圾”为“绿色宝藏”
作为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内蒙古公司所属的霍林河露天矿煤炭储量超过130亿吨。然而,剥离过程中伴生的劣质煤却因其遇水易散、遇硬易碎等缺陷无法外运,长期存放还会引起自燃,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被视为“生态垃圾”。
“霍林河煤田产出的劣质煤数量庞大,迫切需要能够消纳巨大能量的下游产业,本地区的电解铝产业已初具规模,大量购进工业用电成本高昂。”据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A厂厂长隋福田回忆,常年来,电力分公司A厂入炉煤都是发热量低于3000大卡的劣质煤。因此,用煤发电、用电炼铝成为现实选择。就地消纳劣质煤,将其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解铝产业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因此,2010年,内蒙古公司的前身——中电投蒙东能源公司提出了建设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构想。强化资源转化,形成煤、电、铝三个支柱产业,最终形成完整的多元化、开放型产业链条。2012年8月,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前三期3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霍林河循环经济正式进入“风火互补”发电时期,迈出了绿色转型的第一步。同年10月,随着两台35万千瓦火电机组陆续投产,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运。
此后,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转换成为了优质资源。内蒙古公司将每年900余万吨劣质煤和近30亿千瓦时绿电就地转化炼铝,以电解铝产品为载体,实现了劣质煤和新能源的转化与储存。
经过处理后的劣质煤通过封闭传送带直达电厂,作为电解铝的“原料”,实现资源的就地消纳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形成了“以煤发电、以电炼铝、以铝带电、以电促煤”的发展思路。也就是说,用劣质褐煤发电、区域微电网供电、低成本电炼铝、铝水直供铝后加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这是一次主动转型、主动改革。”内蒙古公司北露天煤矿矿长、党委副书记贺希格图告诉《国资报告》记者,改革要做正确而困难的事情,创新转型为公司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职工工资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呈现健康发展态势。
记者在现场走访时了解到,截至目前,内蒙古公司在霍林河地区建成了包括年消耗900万吨劣质褐煤的180万千瓦火电装机、10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86万吨电解铝产能以及配套自备电网、监控指挥中心的产业集群。
另据贺希格图介绍,近年来,内蒙古公司按照“打造我国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标杆”的工作目标,全力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8.05亿元,完成矿山生态修复8.33万亩。累计完成牧草播种8.5万余亩,栽植乔木14万余棵、灌木1714万余株,取得良好成效。
向绿色转型
“煤电铝”转向“绿电铝”
内蒙古公司的发展之路,也是一条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探索之路。通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现从“煤电铝”向“绿电铝”的华丽转变。
电解铝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印发的《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行业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25%以上,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电解铝行业2024年—2025年形成节能量约2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50万吨。
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在推动劣质煤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内蒙古公司大力开发风电和光伏等清洁能源。这些清洁能源的利用,不仅为当地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还为其电解铝产业提供了绿色能源,推动了“煤电铝”向“绿电铝”的转变。内蒙古公司配备了完善的自备电网和监控指挥中心,构建了从煤炭到新能源、电力再到铝产品的闭环经济产业链。
每年,30亿千瓦时的绿电被输送至电解铝产业,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0万吨。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公司电解铝产业绿电占比27.58%。
在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成功的经验基础上,内蒙古公司在资源条件相似的锡林郭勒盟白音华地区,依托现有3500万吨煤炭产能,规划了两期80万吨铝项目,配套建设70万千瓦火电和20.5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容量90.5万千瓦的自备电厂项目,建设了白音华区域“煤—新能源—电—铝—铝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项目。
2022年,随着内蒙古公司所属白音华铝电公司的首炉铝水出炉,白音华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期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至此,内蒙古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从“煤电铝”建设到“风光火储铝”全面升级建设基本完成。
今年上半年,白音华铝电公司清洁能源用电比例达到30%,已经超过国家对行业2025年底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两地的铝业率先在全国变为“绿业”,为清洁能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高载能产业优化调整开辟新路径,对推动新能源产业与铝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在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同时,内蒙古公司还积极推广“绿电铝”产品,通过全国首批“绿电铝”产品认证。内蒙古公司所属霍煤鸿骏铝电公司完成了重熔用铝锭、电解原铝液的认证,为清洁能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据了解,下一步,内蒙古公司将加速推进通辽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及配套65万千瓦风电项目,打造国内首条“绿电铝”生产线,引领铝产业链由“煤电铝”向“绿电铝”低碳转型升级。
到2025年项目达产后,内蒙古公司电解铝年产能计划达到121万吨,电解铝生产绿电占比将达到40%。到2026年,霍林河循环经济新能源装机将达到170万千瓦,绿电比重进一步提高到50%,全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智慧生产与无人矿山逐渐普及
近年来,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铝厂智慧生产、无人矿山逐渐普及,火电灵活性改造促进了新能源消纳,三模混合储能项目成功投运,一系列科技升级正推动着霍林河循环经济产业的全面进化。
走进内蒙古公司所属霍煤鸿骏铝电公司铝锭铸造生产现场,全国首套铝锭铸造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序平稳运行,打渣、铸锭、码垛、打包、称重等环节全部由机器人操作,全面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我们实施了电解智能精准出铝、智能安全排查报警系统等智能制造项目,有效提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智能制造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霍煤鸿骏铝电公司总经理曲士民告诉记者,最终将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作业,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俯瞰煤矿生产现场,无人矿山建设扎实推进,无人驾驶实现平稳应用。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公司所属两地五矿已实现122台5G+无人驾驶设备全天候编组作业,累计完成300万吨煤炭运输和204万立方米剥离运输,作业效率达到有人作业的90%左右。
2024年底,预计无人驾驶规模将超200台,位居全国第二,煤岩运输量达到2000万立方米以上,具备5000万立方米工程量作业能力。
在输煤廊道内,由于运行环境恶劣、粉尘多、存在可燃性气体,故障因素较多,极易发生事故。以往,煤矿企业对输煤廊道的巡检方式以人工巡检为主,存在劳动强度大、巡检效果不稳定、工作盲区等问题。
为减轻运行岗位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巡检效率,提升输煤系统运行安全,内蒙古公司北露天煤矿结合输煤系统点多面广、战线长,研发出一款胶带输煤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这一系统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先进技术,实现对输煤廊道进行24小时管理控制,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对电机、减速机、滚筒等关键设备的温度、振动、异常声音等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5G网络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给调度中心,实现设备异常状态识别及自动报警,使运维人员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早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同时,火电企业火电灵活性改造促进新能源消纳。2024年初,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完成2台30万千瓦和2台35万千瓦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在不投油的前提下具备深度调峰至20%额定负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火电机组的调峰幅度、爬坡能力以及启停速度,将火电装机由主体型电源转变为保障型电源,在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的过程中起到“宽负荷、稳频率”的基础保障作用。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极限情况下,每小时可为新能源让出近百万千瓦的发电空间,配合三模混合储能示范项目进行联合调峰,基本实现系统内105万千瓦新能源全额消纳,实现风、光资源的“零弃用”。
此外,为了探索不同形式储能的应用情况和适配能力,2023年,全国首个三模混合储能项目在内蒙古公司投运。项目包括飞轮储能、液冷锂电池储能和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各1MW,其中1MW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应用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容和一号”电池堆,是全球首例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
内蒙古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电力分公司总经理赵晋宇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新能源基地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实现以传统煤电为主的产业链向“煤电+绿色能源基地+产业集群”综合智慧能源产业链转型升级,构筑绿电转化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二〇二五年度第32批集中招标(2025年第二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公布共21个项目的招标中标结果,总规模为1987.25MW。其中,电气风电中标项目规模最大,中标总容量为814.2MW,运达股份中标项目总容量为810MW,东方风电中标112.65
截至6月30日,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鸭溪电厂今年累计发电量达30.46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发2.96亿千瓦时,创近15年来上半年发电量新高。今年以来,鸭溪电厂锚定年度发电任务,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多维度施策、多举措发力,为高效完成发电任务筑牢坚实基础。密织防线,筑牢安全生
7月7日,国家电投集团广东公司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2号能源站建成投产,为横琴口岸、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产业园等重点客户提供高效、节能、环保的集中供冷服务。该能源站总装机容量达2.6万冷吨,蓄冰冷量12.9万冷吨时,总供冷能力4万多冷吨,可满足周边客户最大负荷需求。该项目通过创新采用夜间低谷电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与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攀枝花川港燃气有限公司在攀枝花市共同签订《掺氢管道输送应用验证及科技试验平台合作共建协议》。四方将共同推进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掺氢管道输送应用验证及科技试验平台建设。根据协议内容,四方共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8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49批集中招标(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一期600MW项目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含塔简)采购公告发布。根据招标公告,山东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一期600MW项目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黄海海域,海域范围主要涉及烟台市海阳市。水深在22m-29m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临汾经济开发区2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EPC总承包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824.71003万元,折合单价0.846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47.2万元,折合单价0.849元/Wh。本项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分享了年度报告中第七篇,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一)钙钛矿技术概述钙钛矿(Perovskite-PVK)是指以俄国地质学家LevPerovski名字命名的一类具有ABX3结构的矿物化合物(如CaTiO3),而具有光伏效应的钙钛矿材料主要是一类具有相同晶体结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至6月,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察哈尔新能源公司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发电量达21.723亿千瓦时,完成年度发电任务的62.1%。今年上半年,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察哈尔新能源公司紧盯年度发电任务目标,建立健全“运检联动、度电必争”机
日前,国家电投北京新能源公司生命谷综合能源站BOT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实现地源直供方式的首次供冷,标志着该能源站正式进入为产业园区提供稳定、清洁供冷服务的新阶段。作为国家电投北京公司首个落地首都的综合能源站项目,备受集团公司的关注和支持。此次首次供冷成功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
7月8日,塔拉滩上捷报传来,黄河公司新能源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铁盖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标志着黄河公司继5月30日成功建成贡玛储能电站后,再次为保障“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安全增添了一个“稳固器”。至此,黄河公司储能装机容量增加至623兆瓦/1768.23兆瓦时。铁盖储能电站
夏季高温来袭,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上周五(7月4日)晚间,国家能源局官宣,全国电力负荷再创历史新高,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这一消息公布后,电力板块的强势拉升。7月7日,本周的首个工作日,华银电力、华电辽能等火电企业股价涨停。7月7日,多支电力股涨停01华银电力6天5板煤电价值重估今
2025年6月30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为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320MW煤电机组设计使用年限到期之前办理了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使机组顺利实现延寿运行,为电网迎峰度夏做出重要贡献,这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煤电机组延寿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2〕41号)发布以来,河南省首批
江西公司新电分公司生产技术部现有职工3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4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4人。近年来,该部门聚焦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能源保供重任,积极创新攻坚,在等级检修、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著4篇,2024年实现机组“零非停”,
随着全国气温攀升,各地陆续进入迎峰度夏保障供电的关键时期。国家能源集团扎实做好能源保供各项工作,确保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6月份,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1025.8亿千瓦时,突破1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有力发挥了能源供应压舱石作用。迎峰度夏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细化分解各子分公司指
7月3日,中国华电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到广西公司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作为,千方百计扭亏控亏提升经营绩效,加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集团公司“十四五”圆满收官多作贡献。总会计师、党组成员曹海东
近日,东北三省首个火电机组耦合超级电容储能调频项目在辽宁省沈抚示范区正式开工。这项由辽宁大唐国际沈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751万元建设的10MW×10min超级电容储能工程,标志着区域火电灵活性改造与电网辅助服务能力迈入新阶段,为传统能源绿色转型树立创新典范。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超级电容技术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30日,江阴苏龙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开工。江阴苏龙热电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由江阴市新国联集团、中国华电集团等单位共同投资的火电企业。此次开工的苏龙四期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清洁高效灵活燃煤发电机组,替代关停4台13.5万千瓦机组,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4日,福建投资集团与华阳电业顺利完成漳州后石电厂BOT项目整体移交。标志着福建省在优化能源结构、深化两岸产业融合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据了解,漳州后石电厂始建于1996年,由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先生出资设立的华阳电业公司建设运营,是两岸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该电厂曾创下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是电力市场化改革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点击查看文件全文:《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推动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2026年1月1日起,全省新能源(所有风电、太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5日至7日,中国华电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到华电甘肃区域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华电力量。座谈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赣能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表示,江西赣能上高2×100万千瓦清洁煤电项目计划于2025年两台机组投产发电。上高清洁煤电项目未来盈利水平受到煤价、电价及电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受煤价变动影响较大,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全力对接好煤炭主力供应渠道,多措并举降低煤炭采购
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AEMO)近期在国家电力市场(NEM)成功实施了频率性能支付(FPP)改革。这项于2025年6月8日生效的新机制,被AEMO视为NEM的重要里程碑。FPP采用双面激励机制,根据参与者对系统频率的实时影响给予奖励或惩罚。改革的核心变化改革包含两大关键变化。首要变化是废除了“肇因者付费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在降低工业能耗和提升可持续性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运营商是否应重新关注泵的能源效率?对此,苏尔寿中国区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周敏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全球范围内,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的产量不断增长。受此驱动,全球能源消耗持续攀升,这使得提升能效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国际能源署(IEA)指出,通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能源电力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源法》提出要“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
继浙江省2024年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价0.01元/千瓦时后,2025年浙江省进一步加大了降价力度。(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电价方面,通过建机制、降成本、优调度,2025年煤电年度交易价格降低至0.412元/千瓦时,较去年降低0.053分。截至5月底,全省工商业平均电价降至0.733元/千瓦时,较2024年下降0.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799号建议的答复,提到,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全省纯电动公共汽电车占比97.48%,新增公交车新能源占比100%,新能源公交推广比例全国领先,纯电动巡游出租车占比55.3%。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累计建成充电桩33.61万个,高速公路服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