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南国蓬莱境,神话伴潮音。福建湄洲岛,位于海峡西岸中部的湄洲湾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嵌于万顷碧波之中,素有“南国蓬莱”之美称,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湄洲岛周边风电、光伏发电资源丰富。近年来,福建莆田供电公司在国网福建电力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造全场景绿电应用示范,让湄洲岛奔向了“零碳”智慧的新未来。
01.总体情况
自2021年起,在国网福建电力指导下,福建莆田供电公司率先参与到地方政府提出的“零碳岛”建设中,立足沿海资源禀赋,在控排放、增绿电、治污水、强电网、提能效、强管理等多个方面发力,打造“绿电+智慧配电网”“绿电+化石能源替代”“绿电+电力清洁化”“绿电+治污”“绿电+建筑能效提升”“绿电+‘双碳’管理”的全场景绿电应用示范。莆田湄洲岛全场景绿电示范项目打造高电气化率、高绿电覆盖率、新能源100%消纳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电网全自愈、全感知和“光纤+5G”电力专网全覆盖。同时创新应用微电网技术,实现源网荷储自主协同控制。
2023年,该项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万吨,实现终端电气化率94%,消纳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77%,助力湄洲岛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5%,大幅降低居民用能成本。相关案例获“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并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亮相,推动形成“零碳岛”联盟。2024年7月,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入选福建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并获省政府多部门支持建设“零碳示范区”。
02.建设背景
2021年,莆田市政府提出把湄洲岛建设成“零碳岛”。福建省住建厅牵头成立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莆田供电公司在国网福建电力的指导下,协同各相关方,积极参与湄洲岛“零碳岛”规划、建设,打造企业、社会、居民共同参与的全场景绿电应用示范,共建“零碳示范区”,推动岛屿清洁能源替代,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03.建设大事记
2021年4月,莆田供电公司与湄洲岛管委会携手建设“风光储充”微电网项目。光伏发电、景观式风机在不同时段互为补充,为湄洲岛污水处理厂提供清洁电能。
2021年5月14日,湄洲岛管委会与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共同签署《关于湄洲岛“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编制工作的合作协议》,致力于将湄洲岛打造成为全国首座“零碳岛”。2021年7月17日,莆田供电公司积极沟通,促成当地政府先后出台《湄洲岛酒店、旅游厨房及餐饮业电气化改造方案》《莆田市零排放智慧出行(湄洲岛)试点方案》等文件。
2022年2月,莆田供电公司打造的全国首个“零碳岛”项目入选联合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最佳实践”。
2022年6月,湄洲岛红树林生态公园风雨廊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实现光伏并网。该公园服务中心成为莆田市首座“近零碳”建筑。2022年7月20日,全国首个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在湄洲岛投运。2022年11月9日,《国家电网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在第二十七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中国角边会成功发布。湄洲岛“贡献智慧能源 创新污染防治”典型案例作为全国12个典型案例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入选的案例在会上展示、交流,向全球展示了湄洲岛绿色低碳发展成果。
2023年11月,妈祖文化论坛零碳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建成投运。该项目应用了光能地砖、逐日光伏百叶系统、LED光电玻璃栏杆、光电透明大屏等创新技术。2024年5月26日,在2024碳中和·零碳中国峰会上,湄洲岛“零碳岛”综合示范项目从全国众多参选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2024‘零碳中国’优秀项目案例”。2024年8月,湄洲岛全岛800余家民宿、家庭宾馆全部用上了电气化厨具。湄洲岛管委会等21家企事业单位实现了100%纯电厨房改造。2024年10月11日,新一代湄洲生态双碳监测平台在湄洲岛投运,实现了全岛碳排放“心中有数”。2024年11月19日,首届海岛电力绿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莆田湄洲岛举行。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围绕绿色低碳、新型电力系统、海岛应急能力提升等课题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共同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海岛电力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4.特色亮点
在实践中,莆田湄洲岛全场景绿电示范项目摸索出了一套绿色低碳的创新做法,为海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全国首创并网型多源多荷消纳场景
用户可根据市场化电价,在就地消纳范围内,自由选择消纳对象和时段。
全国首创能源“聚合商”供电增值服务模式
打破供电服务边界,为地方政府提供“一站式”低碳改造电力增值服务。
全国首创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
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下构建台区级微电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实现了5项成果国内首创、3项技术全国领先,拥有2项发明专利。“面向高盐雾、高湿热海岛特性的柔性直流装置设计”等5项技术取得突破。
产生两岸融合发展效应
开辟台商办电绿色通道,保障台商落户安家办企快速接电,助力台企在莆田落地生根。
“零碳岛”品牌传播效果良好
“零碳岛”项目案例于2022年2月入选联合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最佳实践”,2022年11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亮相,2024年5月入选“零碳中国”优秀案例。
05.建设人物
魏嘉建
莆田供电公司发展部综合计划高级师,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及建设,有着相关领域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负责莆田市全域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主持并参与了木兰溪全流域及莆田群岛的新型电力系统方案制订及工程建设;取得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3篇论文、10余篇专项报告。蔡哲
湄洲岛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双碳”及新型电力系统研究,负责湄洲岛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湄洲岛双碳平台等10余个项目建设;作为项目主创人员之一,助力湄洲岛“零碳岛”项目案例入选联合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最佳实践”、“零碳中国”优秀案例;作为主要负责人取得9项发明专利,在权威期刊发表4篇论文,拥有3项软件著作权,负责的项目在能源行业多次获奖。
林征
莆田供电公司发展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与研究工作,熟悉电网运行、发展、调度等多个专业,带头推动了多专业的联动及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专业平台及沟通桥梁,推动了试点项目有效落地。
陈燕平
莆田供电公司经济研究所主任,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电网运检及创新研究,牵头项目多次获评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电力优秀案例,带领团队打造了一支“四懂三会”的智能巡检团队,有效支撑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度及质量。
郑晓丹
莆田供电公司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电网规划、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助力湄洲岛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湄洲岛双碳平台等10余个“双碳”及新型电力系统项目落地见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136号文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对储能发展有何影响?”这一问题时指出:136号文取消了新能源企业的强制配储要求,有利于推动新能源发展。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储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双向互动,本质是用户使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从而创造系统调节价值并获得一定经济补偿。按照功率流向划分,车网互动可以细分为单向功率互动和双向功率互动。单向功率互动也称作有序充电或智能充电,是指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电动汽车调整充电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近日,山东电工所属设备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320兆乏/1100千伏单柱式低噪声并联电抗器,以62.6分贝(安)超低音性能、最大振幅小于4微米的优异性能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创全球特大容量低噪声特高压电抗器新纪录。特高压工程实现千公里级输电效率超95%的同时,声振污染成为制约工程绿色升级的“卡脖子”
5月21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500千伏狮南甲乙线改造工程正式投产送电。这项历时160余天的超级工程,以“国产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突破,将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核心输电通道之一的输送容量提升40%,单回线路最大载流量达4000安培,相当于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增一条“超级电力走廊”。跨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5月中旬,随着1132新(兴)杰(瑞)间隔及线路正式投运,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杰瑞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实现从临时供电到终期供电的跨越。该项目终期用电负荷达200兆瓦,预计年增用电量约14亿千瓦时。作为天水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杰瑞新能源项目自建设伊始便享受国网天水供电公司“全专业、
5月13日,华民股份旗下大理鸿宇智慧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与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在云南昆明座谈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同开启绿色能源、零碳园区建设发展新篇章。会上,大唐云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继才与华民股份董事、大理鸿宇董事长罗锋,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合作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
5月16日,国网浙江电力举办2025年履行社会责任成果发布会,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基于ESG理念的省级电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浙江风光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储能、光伏消纳率达100%,绿证交易同比增长144倍,新建新时代电气化村1064个……过去一年,国网浙江电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4月21日,四川成都供电公司发布提升班组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数智赋能班组建设”等重点举措,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班组业务在线化、作业移动化、信息透明化,进一步提高班组作业效率。近年来,成都供电公司将加强班组核心能力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内容,促进数字化成果在班组落地
许昌智能3月28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7.37%;归母净利润4246.21万元,同比下降8.40%;扣非净利润4014.7万元,同比下降7.12%。许昌智能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深耕数字化配电网和微电网,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聚焦现代智慧配电网、数字化微电网产
面对日益增大的分布式光伏接入压力,为既做好刚性保供又做到充分消纳,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探索县域示范,在国网扬中公司采用中低压柔性互联技术,着力打造多通道、多组合的“蜂巢配电网”,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努力推动现代智慧配电网系统发展,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长期以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绿色成绩单”格外亮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一系列数字映射出
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于2025年3月4日-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会上,中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钱康带来《基于电碳溯源的智慧能源规划设计分享》。中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钱康提出,加强电碳溯源技术在综合能源园区的
2月25日,湖南江华县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年全域全绿电运行启动仪式在省电力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中心成功举办。副省长曹志强出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江华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年全域全绿电运行的正式启动,是继
近日,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全流程无人化油品检测流水线投用。这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检测线可将传统充油电气设备的油化检测周期从7天压缩至2天内,推动“一码贯通”的油样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落地。传统的油样检测需要检测员手动分拣样品并记录参数,一批次只能完成一项油样检测任务。应用全流
近日,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机巡中心联合国网福建超高压公司、福建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开展省内首次特高压线路无人机智能仿线飞巡作业,完成了对1000千伏榕泰Ⅰ线两基铁塔间导地线的巡检。无人机自动沿着线路走向飞巡,与导地线保持相对固定的高度和位置,整个过程仅用时45分钟,与以往的无人机巡检相比
目前,多个省市已发布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除特高压、超高压项目外,多地还公布了其他电网项目。例如,福建省还包含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10千伏及以下城乡配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35—110千伏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220千伏电网项目。海南省包括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海南新型
3月28日,福建500千伏长泰特—厦门双回线路工程投产。工程作为1000千伏福州—厦门特高压交流工程的配套项目,可进一步满足福建南部地区日益增长的电力负荷需求。工程起自福建第二座特高压变电站——长泰1000千伏变电站,止于500千伏厦门变电站,线路总长48.25千米,新建铁塔99基。工程沿线自然环境复杂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电网零星物资框架单一来源采购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项目编号:132553)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采购项目编号:132501)
3月18日,在福建泉州灵秀镇金泰克1号公用变压器业扩新装现场,泉州供电公司员工邱文明用31秒完成一台计量箱移动端“一键建模”。目前,计量箱移动端“一键建模”新模式已在福建省内石狮、南安、安溪、洛江和丰泽等地区应用,实现计量箱“秒级”移动建模。为加快解决传统模式下电脑端计量箱建模效率低、
从2021年的6.34小时,到2024年的100分钟以内,福建全域户均停电时间降幅超76%。户均停电时间——是评价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用电客户最能直观感受用电是否可靠的指标之一。这一指标的大幅提升对于福建来说,尤为不易。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超90%地形为山地丘陵,海岸线曲折漫长,山
“我们小区居民以前安装充电桩都是自己到物业办理同意书,需要三四天。现在,我们通过‘网上国网’APP能直接调用小区的许可证明,方便多了。”3月14日,福建省永泰县城峰镇品润滨江郡小区居民陈女士通过“网上国网”APP成功申请了个人充电桩接电业务。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个人充电桩接电业务大
从2021年的6.34小时,到2024年的100分钟以内,福建全域户均停电时间降幅超76%。户均停电时间是评价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用电客户最能直观感受用电是否可靠的指标之一。这一指标的大幅提升之于福建,尤为不易。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超90%的地形为山地丘陵,海岸线曲折漫长,山海差异
2月18日,随着福建500千伏汀州线路工程、500千伏长泰特—厦门双回线路工程复工,福建电网167项35千伏及以上在建工程全面复工。福建电网今年预计新开工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38个,线路长度1450千米、变电容量1133万千伏安;投产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59个,线路长度1562千米、变电容量1314万千伏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