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南国蓬莱境,神话伴潮音。福建湄洲岛,位于海峡西岸中部的湄洲湾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嵌于万顷碧波之中,素有“南国蓬莱”之美称,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湄洲岛周边风电、光伏发电资源丰富。近年来,福建莆田供电公司在国网福建电力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造全场景绿电应用示范,让湄洲岛奔向了“零碳”智慧的新未来。
01.总体情况
自2021年起,在国网福建电力指导下,福建莆田供电公司率先参与到地方政府提出的“零碳岛”建设中,立足沿海资源禀赋,在控排放、增绿电、治污水、强电网、提能效、强管理等多个方面发力,打造“绿电+智慧配电网”“绿电+化石能源替代”“绿电+电力清洁化”“绿电+治污”“绿电+建筑能效提升”“绿电+‘双碳’管理”的全场景绿电应用示范。莆田湄洲岛全场景绿电示范项目打造高电气化率、高绿电覆盖率、新能源100%消纳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电网全自愈、全感知和“光纤+5G”电力专网全覆盖。同时创新应用微电网技术,实现源网荷储自主协同控制。
2023年,该项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万吨,实现终端电气化率94%,消纳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77%,助力湄洲岛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5%,大幅降低居民用能成本。相关案例获“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并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亮相,推动形成“零碳岛”联盟。2024年7月,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入选福建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并获省政府多部门支持建设“零碳示范区”。
02.建设背景
2021年,莆田市政府提出把湄洲岛建设成“零碳岛”。福建省住建厅牵头成立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莆田供电公司在国网福建电力的指导下,协同各相关方,积极参与湄洲岛“零碳岛”规划、建设,打造企业、社会、居民共同参与的全场景绿电应用示范,共建“零碳示范区”,推动岛屿清洁能源替代,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03.建设大事记
2021年4月,莆田供电公司与湄洲岛管委会携手建设“风光储充”微电网项目。光伏发电、景观式风机在不同时段互为补充,为湄洲岛污水处理厂提供清洁电能。
2021年5月14日,湄洲岛管委会与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共同签署《关于湄洲岛“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编制工作的合作协议》,致力于将湄洲岛打造成为全国首座“零碳岛”。2021年7月17日,莆田供电公司积极沟通,促成当地政府先后出台《湄洲岛酒店、旅游厨房及餐饮业电气化改造方案》《莆田市零排放智慧出行(湄洲岛)试点方案》等文件。
2022年2月,莆田供电公司打造的全国首个“零碳岛”项目入选联合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最佳实践”。
2022年6月,湄洲岛红树林生态公园风雨廊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实现光伏并网。该公园服务中心成为莆田市首座“近零碳”建筑。2022年7月20日,全国首个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在湄洲岛投运。2022年11月9日,《国家电网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在第二十七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中国角边会成功发布。湄洲岛“贡献智慧能源 创新污染防治”典型案例作为全国12个典型案例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入选的案例在会上展示、交流,向全球展示了湄洲岛绿色低碳发展成果。
2023年11月,妈祖文化论坛零碳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建成投运。该项目应用了光能地砖、逐日光伏百叶系统、LED光电玻璃栏杆、光电透明大屏等创新技术。2024年5月26日,在2024碳中和·零碳中国峰会上,湄洲岛“零碳岛”综合示范项目从全国众多参选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2024‘零碳中国’优秀项目案例”。2024年8月,湄洲岛全岛800余家民宿、家庭宾馆全部用上了电气化厨具。湄洲岛管委会等21家企事业单位实现了100%纯电厨房改造。2024年10月11日,新一代湄洲生态双碳监测平台在湄洲岛投运,实现了全岛碳排放“心中有数”。2024年11月19日,首届海岛电力绿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莆田湄洲岛举行。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围绕绿色低碳、新型电力系统、海岛应急能力提升等课题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共同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海岛电力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4.特色亮点
在实践中,莆田湄洲岛全场景绿电示范项目摸索出了一套绿色低碳的创新做法,为海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全国首创并网型多源多荷消纳场景
用户可根据市场化电价,在就地消纳范围内,自由选择消纳对象和时段。
全国首创能源“聚合商”供电增值服务模式
打破供电服务边界,为地方政府提供“一站式”低碳改造电力增值服务。
全国首创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
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下构建台区级微电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实现了5项成果国内首创、3项技术全国领先,拥有2项发明专利。“面向高盐雾、高湿热海岛特性的柔性直流装置设计”等5项技术取得突破。
产生两岸融合发展效应
开辟台商办电绿色通道,保障台商落户安家办企快速接电,助力台企在莆田落地生根。
“零碳岛”品牌传播效果良好
“零碳岛”项目案例于2022年2月入选联合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最佳实践”,2022年11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亮相,2024年5月入选“零碳中国”优秀案例。
05.建设人物
魏嘉建
莆田供电公司发展部综合计划高级师,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及建设,有着相关领域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负责莆田市全域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主持并参与了木兰溪全流域及莆田群岛的新型电力系统方案制订及工程建设;取得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3篇论文、10余篇专项报告。蔡哲
湄洲岛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双碳”及新型电力系统研究,负责湄洲岛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湄洲岛双碳平台等10余个项目建设;作为项目主创人员之一,助力湄洲岛“零碳岛”项目案例入选联合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最佳实践”、“零碳中国”优秀案例;作为主要负责人取得9项发明专利,在权威期刊发表4篇论文,拥有3项软件著作权,负责的项目在能源行业多次获奖。
林征
莆田供电公司发展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与研究工作,熟悉电网运行、发展、调度等多个专业,带头推动了多专业的联动及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专业平台及沟通桥梁,推动了试点项目有效落地。
陈燕平
莆田供电公司经济研究所主任,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电网运检及创新研究,牵头项目多次获评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电力优秀案例,带领团队打造了一支“四懂三会”的智能巡检团队,有效支撑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度及质量。
郑晓丹
莆田供电公司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电网规划、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助力湄洲岛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湄洲岛双碳平台等10余个“双碳”及新型电力系统项目落地见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原文如下:《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近日,中核临翔200MW/400MWh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这座扎根云南临沧的巨型能量枢纽,成功跻身全球最大的电网侧分布式模块化储能电站行列,更以其令人惊叹的"奇点速度",为我国储能行业树立了全新标杆。01.实力进阶:一期硕果累累,二期再创辉煌每一次合作,都源于实力的见证与技术的突破。
7月8日,中国电气装备召开数字化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化工作的部署要求,系统总结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数字化工作成绩,分析形势、明确思路,全面部署转型任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电气装备集团,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集
2025年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投产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不仅是一项重大工程成果,更是全球能源系统迈向零碳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开创新石油时代的战略体现。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远景氢能市场产品线总裁郁峰表示,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是绿色氢氨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商业运营的重要里程
近年来,随着东北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攀升,系统频率控制难度持续加大。2024年10月东北电网曾出现晚峰时段因新能源出力快速下降,叠加用电负荷增长等因素,40分钟爬坡需求达到近十年罕见的801万千瓦,在全力调用爬坡资源的情况下,仍出现频率长时间波动问题。东北能源监管局
当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远古洞穴中点亮第一簇火焰时,对能量的追逐便刻入了文明基因。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重磅系列对话节目《储能新纪元》,将镜头对准书写人类能源利用的全新答案。这是一部技术科普的影像记录,也是一曲关于中国能源转型的时代叙事。我们以“能”为笔、以“源”为卷,勾勒出光热储能技术从实
“双碳”时代,水电如何发挥出最大作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大坝时代。世界反坝运动兴盛一时,却恰逢中国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能资源开发。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问题一度将中国水电推入舆论旋涡,“让河流自由流淌”的反对声浪甚嚣尘上。(来源:能源新媒文/郑威廉)2011
5月中旬,随着1132新(兴)杰(瑞)间隔及线路正式投运,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杰瑞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实现从临时供电到终期供电的跨越。该项目终期用电负荷达200兆瓦,预计年增用电量约14亿千瓦时。作为天水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杰瑞新能源项目自建设伊始便享受国网天水供电公司“全专业、
5月13日,华民股份旗下大理鸿宇智慧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与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在云南昆明座谈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同开启绿色能源、零碳园区建设发展新篇章。会上,大唐云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继才与华民股份董事、大理鸿宇董事长罗锋,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合作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
5月16日,国网浙江电力举办2025年履行社会责任成果发布会,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基于ESG理念的省级电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浙江风光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储能、光伏消纳率达100%,绿证交易同比增长144倍,新建新时代电气化村1064个……过去一年,国网浙江电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4月21日,四川成都供电公司发布提升班组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数智赋能班组建设”等重点举措,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班组业务在线化、作业移动化、信息透明化,进一步提高班组作业效率。近年来,成都供电公司将加强班组核心能力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内容,促进数字化成果在班组落地
许昌智能3月28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7.37%;归母净利润4246.21万元,同比下降8.40%;扣非净利润4014.7万元,同比下降7.12%。许昌智能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深耕数字化配电网和微电网,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聚焦现代智慧配电网、数字化微电网产
面对日益增大的分布式光伏接入压力,为既做好刚性保供又做到充分消纳,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探索县域示范,在国网扬中公司采用中低压柔性互联技术,着力打造多通道、多组合的“蜂巢配电网”,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努力推动现代智慧配电网系统发展,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长期以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绿色成绩单”格外亮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一系列数字映射出
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于2025年3月4日-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会上,中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钱康带来《基于电碳溯源的智慧能源规划设计分享》。中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钱康提出,加强电碳溯源技术在综合能源园区的
2月25日,湖南江华县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年全域全绿电运行启动仪式在省电力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中心成功举办。副省长曹志强出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江华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年全域全绿电运行的正式启动,是继
近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在7月4日创下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后,7月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年内第二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
近日,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5号机组高质量完成整组调试工作,所有试验数据均优于设计标准,预计7月投入商业运行。今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建设,持续完善抽水蓄能建设管理体系,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公司全面投产辽宁清原、浙江宁海2座抽水蓄能电站,累计投产9台机组
当前,我国多地已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增长,电网迎峰度夏进入关键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坚持“全网一盘棋”,统筹部署、精益管理建好度夏重点工程,确保攀西优化改造、安徽潘集500千伏输变电等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按期投产,提升电网供电保障能力,为电网安全
6月11日,位于福建闽侯县经济发展中心园区的110千伏铁岭输变电工程比计划提前一个多月投运。至此,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20项迎峰度夏工程全部投产。1~5月,福建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预计度夏期间,全省用电负荷还将快速增长。为了保障全省电力可靠供应,国网福建电力把建设坚强电网、服务地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6月15日,福建电网正式进入迎峰度夏保供电状态。根据预测,今年夏季福建电力保供总体形势为全省紧平衡,午、晚峰最高用电负荷预计为5780万千瓦、5500万千瓦,分别比增6.4%、6.9%。今年,国网福建电力共安排迎峰度夏基建工程20项,其中500千伏工程1项,220千伏工程5项,110千伏工程
近日,由国网宁夏经研院牵头的国家电网企业标准“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评价技术规范”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该标准由国网经研院及国网河南电力、国网福建电力等多家网省公司配网专家参与,启动会上就如何量化分析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现状、制定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展开深入研讨,为支撑“十五五
6月15日起,福建省进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季。1—5月,福建全省用电量13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据预测,今夏福建最高用电负荷可能达到5780万千瓦,同比增长6.4%。在电源侧,国网福建电力积极服务发电机组应并尽并,完成可门二厂5#、6#机组和南山核电1#机组并网运行,增加发电装机容量321万千瓦。协同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物资协议库存公开招标采购推荐中标候选人公示(采购项目编号:1325AB)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采购项目编号:132502)
6月10日,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无人机智能巡检科技攻关团队成员姚书凝通过配网红外图像快速筛查模块,用30分钟完成1000余张红外图片筛查,查出2条红外告警信息,并将告警信息推送给相关供电公司,以开展设备安全隐患处置。配网红外图像快速筛查模块自5月底上线以来,已筛查近100万张历史配网红外图像,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