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出台了《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4年第27号,取代原2014年14号令,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适应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要求,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规定》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现了国家主管部门对网络安全高度重视。
自2000年二滩水电站遭受网络攻击之后,国家电力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已相继颁布了三个相关法令,指导电力行业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并形成了两个国家标准。2002年,国家经济和贸易委员会颁布第30号令,明确电力控制系统必须采用专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2005年,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布第5号令,提出了“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十六字方针;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第14号令,提出建立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核心内容形成了国家标准GB/T 36572-2018《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防护体系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安全防护技术作为X轴(包括基础安全、结构安全、本体安全、可信免疫),应急备用措施作为Y轴(包括拟态冗余备用、横向三道防线、纵向三道防线)、全面安全管理作为Z轴(包括全部设备管理、全体人员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作为t轴(时间轴,已经发的三个法令代表三大阶段,现在进入第四阶段)。该标准于2022年泛化为GB/Z 41288-2022《信息安全技术 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指导其他重要工控领域建立本领域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本次新颁布的《规定》是二十多年来国家电力行业主管部门相继颁布的第四个法令,体现了国家对电力监控系统安全的持续高度关注。
(二)贯彻党中央网络安全强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陆续颁布,我国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网络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规定》的颁布既秉承国家新的战略要求,又适应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对加强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管理,规范系统运行提供了具体指引。
(三)顺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建设的客观要求。
2022年国家关于建设电力市场体系、“十四五”能源体系规划中,明确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新业务形态和运行模式不断涌现,原《规定》在指导网络安全工作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如新型电力系统接入主体更多样、边端分布更广泛、交互方式更丰富等特征增加了网络安全防护的难度、降低了防护体系的强度。《规定》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电源结构、电网形态、业务模式、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从技术、应急、管理三个层面明确了防护标准,细化了防护措施,为电力系统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二、《规定》完善了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一)明确电力监控系统范围。《规定》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定义进行了更全面的描述,以系统功能描述的形式,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具体定义范围进行解释,涵盖了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的全链条新型业务形态。在适用范围上,《规定》不仅适用于传统公用的各级电网、各类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等)和各类发电厂,也适用于与主网并网运行的地方电网或专用电网、以及各类自备发电厂和变电站,还将与电力监控系统相关的产品制造、安装调试等单位纳入监管范围,强调供应商须承诺所提供的设备和系统不存在恶意安全隐患,并终身负责,凸显了对全系统安全和供应链安全的重视,增强了安全防护措施的适用性。
(二)深化防护原则与策略。随着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互动频繁,网络空间边界不再局限于封闭的环境,安全威胁的源头和形式更加多样。《规定》明确提出了“安全免疫”和“态势感知”的防护要求,通过引入主动免疫、智能监测、实时溯源、多功能预警等前沿技术手段,提升防护体系的层次感和动态感,确保实时感知潜在威胁,提高系统的主动应急响应能力,帮助应对多样复杂的网络攻击场景。
(三)完善违规事项和罚则。《规定》根据《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上位法律法规及相关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要求,首次规定了运营者的违规事项及对应的处罚标准,罚则包括责令改正、警告、罚款三种,不仅提升了《规定》的教育引导作用,强调了运营者的安全主体责任和义务,又强化了《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各级机构的监管穿透和下沉,保障各项措施高效落地执行。
三、《规定》有助于解决安全防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深化生产控制系统本体内生安全。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建设,早期投运的电力生产控制系统及网络设施已陆续进入更新换代阶段。《规定》要求充分利用技改大修和更新换代的机会,采用更先进实用的技术和更安全的产品,逐步构建更安全的电力监控系统,不断完善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
(二)强化安全接入区防护措施。安全接入区是生产控制区与采用非电力监控专用网络的终端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域,《规定》明确了安全接入区的功能定位和防护要求。安全接入区内应简化功能配置,主要实现代理和转发功能,控制指令需要进行端到端的身份认证,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同时,应使用可信验证措施加强通信代理模块的保护,提升安全接入区的安全。相关措施有效强化了负荷控制与管理、配电自动化、用电采集、分布式能源监控等低压电力监控系统中涉控功能模块的网络安全防护。
(三)强化电力监控系统专用安全产品管理。电力监控系统专用安全产品,是落实“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结构安全原则,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核心设备。《规定》明确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牵头组建电力监控系统专用安全产品管理委员会,保障电力监控系统专用安全产品安全可控,对推动专用安全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和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四)优化技术监督管理。《规定》明确不同主体的技术监督职责和范围,运营者应建立本单位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监督体系,全方位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电力调度机构应按照《规定》要求开展涉网部分电力监控系统技术监督工作。《规定》还增加技术监督过程中风险管控措施,明确存在重大安全风险情况时,可采取断开其数据网络连接、断开其电力一次设备连接等措施管控安全风险。
此次修订印发的《规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应急措施、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修订。我们要在工作中认真学习领会《规定》修订精神,确保相关要求和措施落地,切实提高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水平,保障电力生产及供应可靠,更好的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者:辛耀中 工业控制系统产业联盟理事长、原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高泰昊能首个离网储能站控系统应用项目——恒达户外储能100kW/200kWh项目,成功落地并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是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离网储能站控系统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电网覆盖薄弱的偏远地区,如山区、无电区、海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5〕84号)。其中包括变压器节能评估与设备更新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分别是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机械工业节能与资源利用中心),沈阳变压器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公司,河北高晶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还包
近日,海南电网公司供电人员在位于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的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项目线路上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南方电网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南方电网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能源监管工作会议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部署。浙江能源监管办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助力浙江能源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浙江能源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2024年,浙江能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监管工作会议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部署。浙江能源监管办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围绕一条主线、锚定两个目标、聚焦“四个监管”,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助力浙江能源高质量发展,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南网超高压公司2024年第六批物资公开招标项目(2024-WZ-6-S-ZB2)中标公示。(招标阅读:南网超高压公司2024年第六批物资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
近日,贵州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2025年贵州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汇报会。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贵州电网运行情况,分析研判2025年贵州电网电力电量平衡、系统运行特性和电网安全风险,并就新能源涉网安全、县域风险防控等工作进行交流。会议强调,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更好
日前,南方能源监管局、云南能源监管办和贵州能源监管办联合部署2025年南方区域电力安全监管工作,南方能源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南方区域电网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领导组成员单位和地方政府电力、林业、气象、海事等主管部门及主要电力企业共87家单位参会。会议传达了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
2月24日,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系统运行服务类第一批框架招标(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测评)招标,共8个标的,预计采购金额6543万元。标的1: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监控系统等级保护测评采购内容:按照公安部门及国家能源局要求,对广东电网公司已定级备案的二级及以上电力监控系统开展等级保
为深入贯彻落实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要求,切实提升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近日,国能龙岩发电公司组织人员开展电力监控系统专项检查工作。此次检查旨在全面排查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此次检查,该公司组织人员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基础设施物理安全、体系结构安全
【导语】2025年4月15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江苏滨海港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一江苏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即2024年江苏省能源电力保供“头号工程”)全面实现“双投”目标,是今年江苏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4月29日,汉星能源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一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旨在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作为目前安徽省获批在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是安徽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交付现场项目概况#x2726;项目占地50.56亩,约337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2025年一季度会议陆续召开,部署了二季度重点工作。整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会议指出,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把握生产经营改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以双碳战略为旗,擎动能源革命浪潮。智造无界,可靠无限!”2月21日,随着“NEXTG”出现在天正卓越级智能工厂大屏幕上,2025新型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前沿技术发展论坛拉开了序幕,并向未来高质量发展给出了坚定的回答。活动以“电脉涌动绿逐未来”为主题,汇聚权威专家、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决定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标准项目和在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
[中国,长沙,2022年9月29日]湖南欧拉操作系统生态大会在长沙盛大召开,湖南省政府领导、院士、专家学者、行业用户、生态企业嘉宾等济济一堂,共谋湖南欧拉生态创新发展。大会同期在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麒麟信安)总部举办了“欧拉扬帆麒云飞扬”电力行业技术创新论坛,本次论坛是欧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运行准则》(GB/T31464-2015)获国家能源局推荐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北极星输配电网了解到,标准于2015年05月15日发布,同年12月起开始实施。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包括了:国家能源局、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当前,20多个省市出台政策,要求新能源电站配置储能,否则无法优先调度。这实际上,等同于强制新能源电站配储。而从回归市场的角度来看,规模化配储能“死结”就在于价格机制缺失。在众多新能源企业看来,推动新能源电站强配储能的幕后推手,正是电网企业。
当前,20多个省市出台政策,要求新能源电站配置储能,否则无法优先调度。这实际上,等同于强制新能源电站配储。而从回归市场的角度来看,规模化配储能“死结”就在于价格机制缺失。在众多新能源企业看来,推动新能源电站强配储能的幕后推手,正是电网企业。
“能源获得的日益昂贵,电作为生产生活运营成本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电能的优化使用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过。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电能管理的完善与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途径,有效的提升了电能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上海佳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能源转型
辛耀中,国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委会副主任。本文为辛耀中在5月23日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上的演讲。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唯一的目标就是要电网更安全可靠、更经济高效、更绿色环保、更实用友好。现在好多理解说
资料包里有:部分PPT作者资料: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主要研究方向:非自治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动态分析与控制、实验经济学在电力与能源市场中的应用。学术期刊《电力系统自动化》和《JournalofModernPowerSystemsandCleanEnergy》主编。陈皓勇,华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2019年5月23-24日,第一届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是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130多家电力相关企事业单位齐聚会议现场,超过500多名嘉宾参与了此次盛会。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