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表 1 测试电池基本参数
1.2 测试系统
本实验中我们自主设计了电加热和火焰一体式热失控触发试验箱,试验箱尺寸为500 mm×500 mm×500 mm(图2)。箱体底部中央为加热区域,下部安装有燃烧孔,可接入液化气和助燃气点燃进行火焰灼烧。加热器件上方设计有电池承托装置,采用托网式设计,在托网中心设置限位器,用于固定18650型柱状电池,而方型软包电池直接放置于承托装置的中心位置(图3)。电池上表面分别设置3个热电偶测温点如图3a~c所示,并在电池正上方500 mm处设置CO和HF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试验箱内对应气体的浓度。
1.3 测试方案
实验方法参照GB38031—2020和T/CIAPS 0018—2022等标准。通过火焰灼烧电池底部中心靠近极耳处(如图 3左侧所示红点处)引发热失控,考虑电池4种不同SOC的影响(0、30%、50%、100%),研究热失控过程中温度、气态产物以及电池结构变化。
2 热失控实验结果分析
2.1 热失控行为及质量损失
温度数据的采集是通过K型热电偶完成的,其测量范围是0~700 ℃,采集的数据通过控制仪表进行记录分析。不同SOC电池的热失控行为如图4所示。
在火焰灼烧下,不同SOC电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失控。它们的热失控模式具有一定的共性:最初,在极耳连接处会冒出少量烟雾或产生火苗;随着灼烧的持续,电池极耳所在的边以及两个侧边的外包装相继破裂,进而转变成喷射状火焰或者烟雾;最后,在活性物质完全反应或者燃烧箱内氧气耗尽后,火焰逐渐熄灭。
然而,不同SOC电池的热失控特征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而言,0%SOC电池热失控较为缓和,产生的烟雾较少,且电池残骸保持相对完整;30%SOC电池在热失控初期温度上升较慢,在外包装破裂后,热失控气态产物以烟雾状喷射,此时电解液和电极活性材料与空气接触产生大量热量,引发气体爆燃;而50%和100%SOC的电池由于热失控反应剧烈,电池温度迅速上升,致使电池直接发生剧烈火焰喷射,其中100%SOC的电池由于热失控反应过于剧烈,导致喷射物中还包含大量伴随火星的固态物质。
以点燃测试箱为时间原点(图4),随着SOC的升高,各电池起火的时间从38 s缩短至28 s,从起火到爆燃之间的间隔也逐渐从26 s降低至2 s,而30%SOC以上的电池火焰喷射直至熄灭均能持续53~68 s,这说明一旦发生单体电池热失控,就极易导致整个电池系统中电池的连锁热失控反应,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在热失控后,分别收集电池残骸及喷射的固体残渣并进行称量,通过统计得到不同SOC电池热失控前后的质量损失关系图(图5)。结合热失控行为可以发现,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损失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电池外包装或连接材料等的燃烧热解,这对于所有电池都是同样的;二是电极材料在热失控过程中发生反应,生成热失控气态产物,这个过程随着SOC的升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剧烈;三是电池材料在热失控过程中的固液泄漏,例如电解液泄漏、固体物质喷溅等。对于第一种损失过程,所有电池均有轻微损失,对于后两种损失过程则是互相约束的关系。对于不同SOC的软包NCM电池,在低SOC区间,由于热失控反应的激增,第二个过程占主导地位,导致热失控产物的种类和数量迅速上升,超过一定SOC后,第三个过程权重增加,导致产物的量的上升趋势减缓,甚至有可能下降。
2.2 热失控温度及小分子产物
通过热电偶和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试验箱内电池上表面以及灼烧点正上方的温度和CO、HF气体浓度(图6)。除了0%SOC电池以外,所有电池上表面均在灼烧后的100 s内达到最高温度,且随着SOC的升高,各电池起始升温的时间和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如图6(a)~(c)所示。受到火焰的影响,电池前端的温度比较统一,而受到热失控行为的影响,电池中部和末端的最高温度随着SOC的增加而下降如表2所示。原因是高SOC时,热失控反应过于剧烈,导致部分活性物质尚未发生完全热失控就被抛洒到电池外部,致使原本可以发生的热失控反应未能发生,部分能量未得到释放。
表 2 不同SOC电池火焰触发热失控实验数据
同时通过传感器对HF和CO释放量实时监测结果[图6(d)]可以发现,只有在低SOC的气态产物中检测到HF,原因是在高温下,电解质溶液发生的反应更加复杂,F较多地参与形成C—F化合物。同时虽然在电池热失控后数秒内就能在测试箱内检测到CO的存在,但此时依旧以火焰危害为主要危险源,由于火焰的存在,导致CO可能被氧化为CO2,而当火焰熄灭后的200~400 sCO浓度迅速提升至1000 ppm以上,这一浓度已可严重威胁人员安全,且在相对密闭空间内,CO的浓度可持续1500~1800 s。
2.3 电池SOC对热失控产物的影响
通过集气袋采集电池热失控后气态产物,通入Hapsite进行分析,得到热失控后气态产物的组成与演变规律。不同SOC NCM电池热失控产物的气相色谱图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观察到各SOC电池的热失控产物的保留时间均较短,根据各电池的热失控行为分析,可能由于各SOC电池均发生剧烈燃烧,导致产物中大分子被反应生成小分子产物。
结合热失控气态产物数据库和改进去卷积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不同SOC NCM电池的热失控产物如表3和表4所示,表中IS#1和IS#2为Hapsite使用的两种内标气体,分别为1,3,5-三(三氟甲基)-苯和溴五氟苯。从表中可以发现随着SOC的增加,各电池热失控后产物种类随之增多,且高毒性毒物种类也逐渐增多。
表 3 不同SOC热失控产物中毒性物种统计
注:标记“×”表示该物质未在此SOC电池的热失控产物中检出。
表 4 不同SOC电池热失控产物明细
注:标记“—”表示该物质无毒性或毒性数据未知。
考虑不同SOC电池热失控的具体产物,如表 4所示。由于0%SOC电池未发生明显热失控,过程中没有产生明显火焰,因此气态产物中含有大量气化的电解质溶液碳酸甲乙酯以及较多的氟代苯。随着SOC的升高,热失控过程中均发生剧烈燃烧,产物中碳酸甲乙酯的浓度急剧下降,同时会产生较多的苯和二氧化碳。而且随着热失控反应剧烈程度的增大,产生的低碳数化合物种类增多,其中较易产生丙烯醛、丙烯腈等高毒性产物。
3 结构变化分析
3.1 正极
图8是电池热失控前后正极材料的SEM表征图,同时对各正极材料表面进行了EDS分析,其结果列于图9中。从图8(a)中可以看到正极材料结构完整,清晰,颗粒比较饱满,0%SOC[图(8b)]和30%SOC[图(8c)]电池因热失控过程比较缓和,正极材料的破坏不太严重,还能观察到较完整球状结构和表面颗粒,50%SOC[图(8d)]和100%SOC[图(8e)]电池在剧烈热失控后,表面结构已完全被熔融破坏,说明正极材料在热失控过程中参与到反应中。
图8 正极材料的SEM表征图(a) (f) 30%SOC热失控前;(b) (g) 0%SOC热失控后;(c) (h) 30%SOC热失控后;(d) (i)50%SOC热失控后;(e) (j)100%SOC热失控后
图9 不同SOC电池热失控前后正极材料EDS分析:(a) 新鲜电池30%SOC;(b) 0%SOC电池热失控后;(c) 30%SOC电池热失控后;(d) 50%SOC电池热失控后;(e) 100%SOC电池热失控后;(f) 表面元素含量
同时根据EDS的结果分析,在低荷电状态下正极表面的Ni、Co、Mn元素的比例在热失控前后变化不大,而在高荷电状态下,Ni的比例有明显降低,这是因为高Ni正极材料稳定性较差,随着SOC的升高,其更容易被氧化释放更多热量。而在热失控过程中,正极材料整体原子占比有所减少,其可能的反应路径有两条,一是参与到正极与其他电池材料发生反应,二是随着喷射物从正极材料中脱出。
进一步对正极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谱(XRD)表征,结果如图10所示。在新鲜的30%SOC正极材料中可以观察到三元材料一系列的特征峰,包括(003)(104)(101)等,0%SOC电池热失控后的正极材料的XRD谱图几乎没有变化,仅有部分峰位置发生了偏移,这可能是由于放电过程中Li+的脱出导致晶格尺寸发生一定变化,而在热失控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并没有发生剧烈改变。30%SOC电池热失控后正极材料发生了较大变化,XRD谱图中已观察不到三元材料的特征峰,在2θ=44.5°、51.8°和76.4°能观察到Ni金属的特征峰(111)(200)和(220)(PDF#87-0712),同时在2θ=37.2°、43.3°和62.9°处能观察到NiO等金属氧化物的特征峰(111)(200)和(220)(PDF#78-0429)。50%SOC电池热失控后依然能在正极材料中发现Ni金属和其氧化物的特征峰,不同的是NiO的空间结构由Fm-3m转变为R-3m(PDF#89-3080)。100%SOC电池热失控后正极材料的XRD谱图中,2θ=38.4°和78.0°处能观察到Al的特征峰(111)和(311)(PDF#89-2837),说明随着荷电状态的升高,热失控反应的温度也进一步上升。同时还能够观察到Co的特征峰(PDF#89-7093),在其影响下,使得Ni的晶格常数增大。在2θ=26.4°还能观察到石墨的特征峰(002)(PDF#41-1487),说明随着热失控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加,部分负极材料进入正极发生了反应。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不同SOC电池热失控前后的正极材料进行了组成成分分析,如图11所示。其中图11(a)为30%SOC的新鲜电池热失控前正极材料的C1s分峰结果,可知在热失控前正极表面的C存在C—C、C—O、C=O和—CO3及其他碳化物形态,其中C—C主要以导电炭黑、烷基基团构成,C—O和C=O主要由正极电解质界面(CEI)膜中的酯链或醚链等结构贡献。随着SOC的变化,CEI膜的成分也逐渐改变,同时在热失控的过程中,CEI在高温下分解,最终主要以—CO3的形式存在。同时随着电解质的分解,电极表面的含F物种逐渐增多。在高SOC状态下,由于热失控反应剧烈,出现金属碳化物的特征峰,同时正极表面的其他C元素也多以石墨化形式存在。
3.2 负极
图12是电池热失控前后负极材料的SEM表征图,同时对各负极材料表面进行了EDS分析,其结果如图13所示。从图12(a)中可以看到热失控前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层状结构,表面SEI膜完整清晰,0%SOC[图12(b)]和30%SOC[图12(c)]电池热失控过程比较缓和,负极材料还能保持较好的层状结构,同时表面附着有部分隔膜熔融物,SEI膜有少量分解,50%SOC[图12(d)]和100%SOC[图12(e)]电池在剧烈热失控后,层状结构被完全破坏,说明负极材料在热失控过程中发生剧烈反应。
图12 负极材料的SEM表征图:(a) (f) 30%SOC热失控前;(b) (g) 0%SOC热失控后;(c) (h) 30%SOC热失控后;(d) (i) 50%SOC热失控后;(e) (j) 100%SOC热失控后
图13 不同SOC电池热失控前后负极材料EDS分析:(a) 新鲜电池30%SOC;(b) 0%SOC电池热失控后;(c) 30%SOC电池热失控后;(d) 50%SOC电池热失控后;(e) 100%SOC电池热失控后;(f) 表面元素含量
同时根据EDS的结果分析,热失控前的样品、0%SOC和30%SOC热失控后的样品,表面元素变化不大,50%SOC和100%SOC电池表面能够观察到少量的Ni、Co、Mn元素,说明在热失控过程中随着热失控程度的增强,部分正极材料也进入负极,与负极负表面发生剧烈反应,同时在负极表面还能观察到Al元素的存在,说明反应的高温已使隔膜融化、正极铝箔熔融进入到负极。
进一步对负极材料进行XRD表征,结果如图 14所示。新鲜的30%SOC电池负极材料的XRD谱图中可以观察到Cu(PDF#99-0034)和石墨(PDF#75-2078)的特征峰,与正极材料一样,由于0%SOC电池热失控轻微,其后的XRD谱图基本没有变化。30%SOC电池热失控后负极材料的XRD谱图除了Cu和石墨的特征峰外,在2θ=36.5°处可观察到CoO的特征峰(111)(PDF#75-0393)、在38.8°处可观察到MnO2的特征峰(040)。50%SOC电池热失控后Cu和石墨的晶格常数都有所减小,这可能是随着热失控反应剧烈程度的增大,热失控温度升高所导致的。100%SOC电池热失控后的XRD谱图,在2θ=43.5°、50.8°和74.4°还可以观察到金属碳化物的特征峰(111)(200)和(220),在2θ=38.5°、44.5°、44.9°和45.1°附近可以观察到Al、Co、Mn、Ni等金属的特征峰,在2θ=32.0°处可以观察到铝氧化物的特征峰(220),这些特征峰的存在均说明在热失控反应的过程中正极材料也通过破损的隔膜进入电池负极,发生剧烈热失控反应。
通过XPS对热失控前后负极材料表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5所示。根据分峰结果表明负极材料表面C元素主要以C—C、C=O、—CO3和石墨化结果存在,其中主要集中在固体电解质膜(SEI)和负极石墨材料中。随着SOC的升高,SEI中的烷基碳酸锂逐渐转变为碳氧基锂,使得C—O的含量逐渐升高,同时随热失控的剧烈程度上升,SEI分解加剧,最终负极表面的C元素也多以—CO3和石墨化结构存在。与正极材料一样,50%SOC和100%SOC电池热失控后的负极表面,由于高温与剧烈燃烧,残留有部分金属碳化物。
3.3 隔膜
图16所示为热失控前后隔膜的SEM表征图片。图16(a)为30%SOC电池热失控前的隔膜,图中可以观察到隔膜的结构完整,边缘清晰,孔隙致密。图16(c)为0%SOC电池热失控后的隔膜,其上的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孔隙消失,内部发生部分熔融,同时从图16(d)中可以发现隔膜的宏观结构也有所变化,因受热发生膨胀而产生纵向挤压。图16(e)和图16(g)可以发现,随着荷电状态的进一步上升,电池热失控愈发剧烈,隔膜表面颗粒也开始溶解,其中以50%SOC的情况更为显著,其中部分表面颗粒已经融为一体。100%SOC的电池在热失控的过程中燃烧更为猛烈,已无法找到完整的隔膜碎片,只能从正负极材料表面附着物中进行寻找,同时图16(i)中也可以发现,隔膜已完全溶解,表面颗粒及结构已遭到彻底的破坏。
图16 不同隔膜的SEM表征图:(a) (f) 热失控前;(b) (g) 0%SOC热失控后;(c) (h) 30%SOC热失控后;(d) (i) 50%SOC热失控后;(e) (j) 100%SOC热失控后
进一步对隔膜的表面情况进行了XRD表征,结果如图17所示。在新鲜电池热失控前的XRD谱图中,2θ=21.6°和24.1°处能观察到隔膜材料聚乙烯的特征峰(110)和(200),同时在2θ=25.6°、35.2°、43.3°、52.6°和57.6°处可以观察到成膜添加剂Al2O3的特征峰(110)(211)(210)(220)和(321),说明此时隔膜的结构完整。0%SOC电池热失控后,隔膜表面聚乙烯的特征峰减弱,30%SOC电池热失控后已观察不到聚乙烯的特征峰,而当超过50%SOC后,左侧的大包峰彻底消失,说明随着SOC的增加,热失控过程中隔膜结构破损愈加严重直至彻底解体,在50%SOC和100%SOC电池热失控后残骸中已无法有效分辨出隔膜残渣可以证明这一点。同时随着SOC的升高,热失控过程中Al2O3从隔膜中脱落的程度也愈大,其峰强度也愈小,在50%SOC电池热失控后的隔膜中还可以观察到石墨的特征峰(002),Ni/Co/Mn等金属的特征峰(210)(111)(200)(220)以及NiO等金属氧化物的特征峰(101)(110),说明此时热失控过程中,正负极已充分接触,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当SOC超过100%,热失控后仅能观察到少量的石墨以及Ni/Co/Mn等金属的特征峰,说明此时电池结构已被完全破坏。
4 结论
本工作通过自主搭建的火焰触发热失控测试平台,对NCM锂离子电池火焰触发热失控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收集温度、气态产物等相关参数,研究其在锂离子电池安全性中发挥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的增加,存在一个荷电状态的安全临界点,荷电状态低于30%的电池不易发生热失控,或在极端条件下发生的热失控反应非常轻微,难以对周围环境或人员造成伤害。荷电状态高于30%的电池,随着荷电状态的升高,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现象愈来愈显著,包括但不限于烟气喷发、剧烈燃烧等现象,热失控起始温度和最高温度也明显上升,因此在储运过程中对荷电状态的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2)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过程中,无论荷电状态的高低,均会有大量挥发性气体产物生成,低荷电状态下因热失控反应不明显,产物气体以挥发的电解液为主要成分,随着荷电状态的升高,电池内部热失控反应加剧,导致产物的种类明显增加,标志着电池内部各重要部分之间的反应非常复杂,同时生成的气态产物中具有毒性的物种数目和浓度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CO的浓度在热失控后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升高到数千ppm,并可维持1800 s左右,若处于密闭或小型空间内,且无法及时进行通风换气,有可能对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
(3)通过热失控前后锂离子电池的结构衰变分析,低SOC的电池热失控程度轻微,热失控前后结构保持相对完好。随着SOC的升高,电池结构逐渐发生破损,尤其是在隔膜处,导致正负极相互接触引发更加严重的热失控反应,加重电池热失控的剧烈程度。
第一作者:周添(1988—),男,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防护、电化学、新能源与能源安全
通讯作者:孙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能源、先进材料、能源安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3日,宁德时代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换电技术研发、政策储备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及场景化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换电服务等方面成效明显。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全球瞩目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于4月10日在北京盛大开幕。作为融捷集团旗下新能源事业板块的核心企业,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多款明星产品重磅亮相,涵盖52Ah至630Ah全容量电芯矩阵、314Ah-1P104S电池PACK、261kWh工商业储能柜及5MWh液冷储能电池
近日,思格新能源旗下光储充一体机SigenStor完成澳洲首个CCS2标准车型车网互动技术(V2G,Vehicle-to-Grid)的商用部署。此次商业部署由思格新能源携手澳大利亚国有电力基础设施开发商EssentialEnergy、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及澳洲电动车分销商AUSEV共同完成。CSIRO项目负责人SamBeh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日,湖北省秭归县政府与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秭归县源网荷储产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武汉威迈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签订《绿色智能船舶动力电池系统合作协议》。据了解,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在2025年至20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天合储能(展位号:A4-A313)全球首发Elementa金刚3基于大容量电芯的技术平台,通过能效、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打造“不可能三角”,从电芯到Pack到整舱全面的安全升级,以更安全可靠的系统、更清晰的收益、更灵活的
4月10日,全球领先的智能电池科技企业远景动力(AESC)亮相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系统化展示300+Ah、500+Ah、700+Ah大容量储能电芯产品,全面引领“交易时代储能电芯”技术升级。本次展会,远景动力发布530Ah储能电芯,实现“单颗电芯超1.6度电”,循环寿命12000次,能量效率高达
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南都电源全新发布CenterLUltra6.25MWh交直流一体液冷储能系统,再次展示了南都电源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南都CenterLUltra6.25MWh储能系统以自研自产的783Ah超大储能电池和“交直流一体化”设计,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实现6.25MWh的容量,适用于2至8小时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四川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发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文件提出,加快多元化试点示范应用。立足我州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探索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积极发
4月10日,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储能行业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吸引了超过4000家企业参展、数十万名专业观众到场。楚能新能源携全球首发的472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及全场景产品矩阵惊艳亮相,成为展会焦点。产业革新472Ah定义下一代储能电池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盛大启幕。在市场“价值转型”重要时刻,阳光电源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解决方案提供者,首次从电网角度、系统层面重新定义电池管理,联合鉴衡和清华大学发布行业首个《BM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打破数据孤岛,更好响应电网
2025年4月10日,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峰会同期,行业风向标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及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出货量系列榜单。2024年度,在中国储能PCS提供商国内市场排名中,科华数能再次位列榜首,蝉联排名第一!这一佳
4月10日,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储能行业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吸引了超过4000家企业参展、数十万名专业观众到场。楚能新能源携全球首发的472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及全场景产品矩阵惊艳亮相,成为展会焦点。产业革新472Ah定义下一代储能电池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先生作主旨报告,并重磅发布了《储能产业研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xB7;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40余家企业入围榜单,宁德时代、双登、科华数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奇
据英国媒体报道:特朗普的关税,特别是针对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组件和电池储能系统的关税,扰乱了全球供应链。这些关税针对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进口产品,增加了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对于英国来说,其可再生能源设备高度依赖进口,这些关税可能会间接提高太阳能光伏系统和电池储能解决方案的价格。
关税和本地化制造都会推高项目成本,同时延缓脱碳进程。根据测算,在“本地制造”情境下,欧盟和美国都会面临更高的项目资本支出,到2050年,欧盟电力行业脱碳可能会额外增加数千亿美元的支出。(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汤思斯)文/汤思斯当前,尽管世界范围内,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一场势不可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8日,内蒙古科技厅发布2025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通知。其中包括5个研究方向。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中,要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x2265;180Wh/kg,循环寿命#x2265;10000次(1C倍率充放电),支持5C倍率
2024年,宁德时代反超贵州茅台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达1785.75亿元,被2861只基金共同持有。近日,2024年公募基金的年报披露完毕。Wind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报,公募基金全部持股中前三大重仓股的所属行业分别为工业、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其中,2024年,宁德时代反超贵州茅台成为公募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作者:王钦1张艳岗1梁君飞1王华2单位:1.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引用:王钦,张艳岗,梁君飞,等.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70-582.WANGQin,ZHANGYangang,LIANGJunfei,etal.Challengesandstrategiesforinterfacefailuresinsil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3月21日-2025年4月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h!这一电化学储能项目落户云南楚雄近日,在“旅居云南遇见楚雄——浪漫花海相约武定”云南武定2025年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武定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兴龙代表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东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新型材料领域相关的核心技术突破,其中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聚焦于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包括与蓝廷新能源合作开发固态电解质及半固态复合隔膜、设立汕头博盛复合集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复合集流体技术、以及与中南大学合
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跨界企业开始收缩布局。金浦钛业4月7日公告,决定终止子公司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甘肃镍都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投资计划。原因是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项目可行性降低,加之南京钛白资金压力,最终促使公司终止投资。时间回溯至
作者:梁振飞1王兴兴2胡皓晨3李艳红2欧阳博学2孙晓云3高瑞茂2叶骏2王德仁3单位:1.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青海海西817000;2.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3.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引用:梁振飞,王兴兴,胡皓晨,等.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与隔膜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
作者:王钦1张艳岗1梁君飞1王华2单位:1.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引用:王钦,张艳岗,梁君飞,等.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70-582.WANGQin,ZHANGYangang,LIANGJunfei,etal.Challengesandstrategiesforinterfacefailuresinsil
4月3日,湖南省省委书记沈晓明围绕“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主题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会上,沈晓明听取全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十五五”规划布局情况汇报,并且当天来到国网湖南电力调控中心调研。深入了解全省电网建设运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情况,指出要抓住国家统一大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天齐锂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高度关注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展,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布局相关领域。在关键材料方面,公司已顺利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筹备工作,持续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和降本技术优化。公司已完成硫化锂产业化设备、工艺开发,形成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出如下特点: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触底回升;2)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快速起量;2)在正极材料中占比进一步扩大。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价格开始回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
近日,在行业周期性调整的挑战下,盐湖股份发布了一份逆势增长的年报。其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全年净利润达到了46.63亿元。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锂业务板块,盐湖股份同样实现盈利,且毛利率高达51.86%,远超行业同行。这家被外界称为“资源之王”的企业,究竟是凭何在逆境中稳扎稳打,实现逆势突围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白皮书表示固态电池的产业化给上游材料带来的最大的市场机会在于核心的固态电解质,其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固态电解质出货量约0.17万吨,主要来自于中国市场。EVTank预计随着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逐步产业化,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解质的出货量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三祥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领域系公司重要战略布局方向,公司已成立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导小组,进一步促进固态电解质材料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及成果转化。
一夜之间,这位碳酸锂实控人失去了全部股权。金圆股份日前公告称,公司实控人之一赵辉先生和潘颖女士已通过协议离婚方式办理解除婚姻关系手续,潘颖将得到赵辉所持公司全部股权。本次权益变动前,金圆股份实际控制人赵璧生、赵辉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金圆股份约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8.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