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立项到并网发电,一路走来,历经无数挑战。中天科技集团与国华投资如东精诚合作,江苏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天工程公司”)更是有幸参与了这次施工,随着项目的顺利并网,该项目也成为了中天工程公司2024年度的收官之战。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施工团队是项目顺利推进的中流砥柱。从一开始,中天工程公司就对项目施工高度重视,总经理缪卓亲自选定项目团队,他坚定地表示:“公司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一项目,要充分利用自身在各个领域的优势,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合作机会,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首先是滩涂复杂的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了难题,但他们没有退缩。通过精细的地质勘探和深入的工程分析,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施工方法,确保了桩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光伏场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下旬,南通沿海地区遭受了天文大潮,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大片已经打好的桩基受到潮水的覆盖,影响了组件的安装施工,眼看定好的并网时间变得遥遥无期。
按时并网是中天工程公司对业主的承诺。在新方案确认后,项目经理刘斌连夜联系管桩厂家对桩基进行改造,从盐城、连云港等地调来优质的打桩队伍,同时在短时间内迅速汇聚了一支千人的安装队伍,确保了施工现场按时推进。
双方紧密高效协作
在项目合作中,中天工程公司在与国华投资如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双方在资源调配与协作机制进行了周密安排。
中天工程公司依托中天科技集团,拥有众多专业资质和丰富的经验。公司具备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以及机电安装总承包三级、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三级等一系列专业资质。这些资质充分体现了公司在通信、新能源、电力、建筑、机电安装、智能化等领域的综合实力和专业水平,为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国华投资如东携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从最初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技术难题时的苦思冥想,到踏遍南通地区调研,为项目年内送出工程寻找解决方案;临近送电时又是多次到场,叮嘱各专业工程师夜以继日地抓安全、盯质量,确保每一项工作按要求完成。项目的顺利推进,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所有工作人员的汗水和智慧,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项目建成投产后,成效显著。年平均上网电量约 4.68 亿千瓦时,这一数字不仅代表着巨大的能源供应,更意味着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 30万吨,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华投资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的并网发电,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不仅优化了地方的能源结构,更为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中天科技与国华投资如东的精诚合作,为行业树立了典范,通过携手共进、技术创新和精心组织,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共同推动我国能源事业迈向更加清洁、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国投奇台县180万千瓦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5990万元,折合单价0.46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问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2280万元,折合单价0.423元/Wh;第三中标候选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清洁能源博览会上,兰石重装总工程师乔小丽接受新华网专访,分享了公司在氢能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战略布局。作为中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先行者,兰石重装以加氢反应器起家,如今已形成覆盖制氢、储氢、加氢、用氢装备全产业链的自主核心技术。从“制”到“用”全产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月21日,四川省召开全省能源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能源工作重点和具体目标。据悉,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电力系统顶峰兜底能力不足、电网互联互济能力不足、能源平衡难度加大、资源开发难度加大是四川能源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应对挑战,推动全省能源高质量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1日,四川省召开全省能源工作会议,会上明确了2025年能源工作重点和具体目标,其中光伏新增11GW、风电新增1.1GW。提出抓好电力需求侧管理。进一步优化完善需求侧响应机制,统筹谋划分时电价引导,支持储能、虚拟电厂发展,充分挖掘调节资源潜力。备受关注的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能源电力公社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这一重磅政策文件被业内称为“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2.0”的政策文件,或将彻底改写行业游戏规则。本文将分享政策核心,并分析未来五年行业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5日,江苏南通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南通市推进新型工业化202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优先发展低空制造、新型储能等7个未来产业细分赛道。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纺织、船舶海工、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六大集群分别实现产值2700、2600、2500、2200、1500、140
2025年开年仅半月,氢能项目动态不断,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已有9个项目获批,4个项目签约,5个项目开工,2个项目进度刷新,5个项目投产或投用。获批/公示1月2日,全国首座商用制氢加氢加油充电智慧综合能源母站获批。该项目集成了制氢、加氢、加油、充电及非油品销售五大功能于一体,将实现能源
海上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研究(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马杰刘林桐)(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源系统通过集成电力、热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欧洲北海综合能源系统的成功实践表明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中化商务数字化服务平台发布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200万千瓦风电制绿氢5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厂(一期)项目T+EPC工程总承包成交结果公告。公告显示,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详情如下:中标范围:从制氢装置进界区红线处开始,包含氢气储存、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兰州项目”)电解槽成功吊装并精准就位。这一重大工程进展标志着兰州项目正式进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为项目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兰州项目预期6月30日启动试运行,投产后将为区域能源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为确保
以风为弦、以氢为谱,“捕风制氢”在河北张家口赤城变成了现实。近日,笔者走进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探访自然之力如何转化为绿色氢能。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会地带的赤城县,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厂长袁建栋说,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4月27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电力集团在京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双方在能源电力科技创新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苟伟,法电集团执行副总裁于云飒共同见证签约。签约仪式前,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法电集团副总裁兼法电中国区总裁尚为邻参加有关活动。根据协议,双方将以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内蒙古全区经济工作剖析会在呼和浩特召开,深入剖析当前全区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强调,要坚定经济发展信心,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做强新能源产业,同时解决农牧、建筑、金融等领域问题。会议明确,内蒙古将瞄准临空经济、
用光伏发出的绿色电能,将水电解成纯度99.99%的氢气;岩洞储氢技术让废弃矿山变身“氢能仓库”;加满氢能的新型公交车,奔驰在街头……湖北省大冶市,曾经矿灯闪烁的工业重镇,一条“制、储、输、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正加快形成,绿氢绿电点燃绿色转型希望之光。大冶是一座矿冶名城,也是全国首批资源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4月29日,吉电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9.98亿元,归母净利润10.99亿元,首次叩开“10亿俱乐部”大门,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7%,清洁能源板块营业收入首超火电;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5.65%。这背后,正是在国家电投集团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21日~4月25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1、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进入调试阶段近日,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进入调试阶段,即将实现试生产。该示范项目以59.56亿元预算投资、8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以及六项全国领先技术,被国家电投列为绿色氢基能源
日前,位于如东县刘埠闸西侧小洋口新围垦区内,经度121.15°,纬度32.51°的板块上,江苏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工程公司”)人员完成了最后一块光伏板线路检测。这标志着总装机容量600兆瓦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式竣工,完成并网发电,为如东绿色能源产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助力
2022年,疫情持续反复,中天人“疫”无反顾,勇毅前行。江苏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天工程)作为通信、电网、新能源和建筑等领域提供配套施工和运维服务的工程公司,以不畏艰苦、敢打硬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下一个又一个品质工程,实现了多板块开花。深耕海上风电,发力新兴市场这一年,
江苏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天工程”)发展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奋斗,一路打拼,公司由小到大,不断进步,销售收入由2009年的400万成长到2019年的4个亿,成为中天科技集团服务板块发展最快的子公司之一。本是集团里一家不起眼的小企业,为何能够如此茁壮成长?让我们来一探究竟。从小事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