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够直观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电力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电力大发展、大突破的一年,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平衡,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截至当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3.5亿千瓦,同比增长近15%,首次迈入30亿千瓦装机“大关”,实现了历史性飞跃,逐“绿”而行、向“新”而生的底色日益浓郁。2025年是“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的布局之年。面对国际局势愈加波谲云诡、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日益艰巨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等挑战,我国电力发展仍充满期待,新能源仍是电力发展的“主力军”,全年新增发电装机规模预计在4亿千瓦以上,我国电力将迎来更加绿色、更加智能、更可持续的未来,以实现“十四五”能源电力规划高质量发展的完美“收官”。
(来源:微信公众号“ 能源新媒” 作者:徐进)
一、2024年我国电力发展情况综述
2024年,我国电力发展总体呈现出“火”“水”齐增、“风”“光”辉映、“核”“生”相长、“储”“氢”共进的特征,除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排世界第三位外,我国火、水、风、光、生、储等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第一能源电力大国,也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火”“水”齐增
作为传统能源发电方式的突出代表,火电(包括煤电和气电)和水电在2024年均实现了平稳增长。截至当年底,火电装机容量达到14.44亿千瓦,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43.14%,较2023年新增装机容量5413万千瓦,同比增长3.8%,但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电力装机容量之比由2007年的77.73%下降到2024年的44.14%,其中,煤电11.95亿千瓦、同比增长2.6%,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5.7%,同比降低4.2个百分点。全年火电发电量达63437.7亿元千瓦时,占总发电量(94180.6亿千瓦时)的67.36%,是我国最大电力来源。总体来看,我国火电由不到一半的装机容量贡献了近70%的发电量,由此可见,在未来及相当长的时间内,火电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定海神针”,在我国电力及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的关键角色。
火力发电:
其中,燃煤发电:
燃气发电:
水电作为常规电力中唯一的可再生能源,2024年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截至当年底,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36亿千瓦,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13.02%,较2023年新增装机容量1378万千瓦,同比增长3.2%,其中,常规水电装机规模3.77亿千瓦、同比增加625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规模5869万千瓦、同比增加753万千瓦。全年水电发电量14239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13.53%,仅次于火电,排在第2位;规模以上水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349小时。在双碳目标和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水电以其稳定、清洁的特点,成为我国清洁能源供应的可靠保证。
水力发电:
其中,抽水蓄能:
“风”“光”辉映
2024年,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又是一个大爆发之年,全年累计新增风光发电装机达3.58亿千瓦,占全年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82.6%,超过2023年的2.93亿千瓦,是历史上首次新增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之年。风光合计装机规模达14.1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合计发电总量合计达1.83万亿千瓦时,与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18348亿千瓦时)基本持平,远超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942亿千瓦时),显示出风光发电在我国能源替代中强大的生命力。
截至2024年末,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在全国电力装机中排在第3位。全年新增装机容量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6%,其中陆上风电7579万千瓦,海上风电404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三北”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75%。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仅次于火电和水电,排在第3位;全年并网发电利用小时数为2127小时,平均上网利用率95.9%。
风力发电:
其中,海上风电:
截至2024年末,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8.86亿千瓦,同比增长45%,排在火电之后,位居第2位,其中集中式光伏5.1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3.75亿千瓦。全年光伏新增装机2.78亿千瓦,同比增长28%,其中集中式光伏1.59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8亿千瓦。全年光伏发电量达到83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但仍落后于核电的发电量,排在第5位。全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为1211小时,发电上网利用率96.8%,较上年有所降低。
光伏发电:
其中,分布式光伏:
“核”“生”相长
2024年是我国核电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一年,全年新核准11台核电机组,为历年核准数量之最,连续3年核准机组数量超过10台;投入运行核电机组2台,新增额定装机规模240万千瓦;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共有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连续2年位居全球首位。截至当年末,全国运行核电机组共有57台(不含台湾地区),额定装机容量为5943.17万千瓦。全年累计核电发电量为4451.75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72%,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73%,超过太阳能发电量,排在第4位。由此可见,我国核电装机占全国总装机的比例不到2%,但发出的电量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5%。年设备利用小时数为7805.74小时,平均机组能力因子为90.26%。
核电:
截至2024年末,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599万千瓦,其中2024年新增装机185万千瓦,同比增长4%,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全年生物质累计发电量20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虽然我国生物质发电与其他几类电力相比微不足道,但基于生物质的新生态能源系统正在建成,已初步形成了以发电为主,生物天然气、清洁供暖等非燃料能源电能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据权威机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生物质能开发潜力约4.6亿吨标煤,目前实际转化为能源的还不足0.6亿吨标煤,发展潜力较大。
生物质发电:
“储”“氢”共进
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延伸了2023年强劲发展的态势,又一次实现了翻番。截至当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上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投运装机规模 4370千瓦/1.0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136%。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超抽水蓄能,占比57.6%; 而新型储能中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成为市场占比最高的储能技术,占储能总装机的55.2%,其他依次为熔融盐储热(占比0.8%)、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6%)、液流电池(占比0.4%)。尤其要指出的是,2024年是我国新型储能取得突破的一年,全球首座300MW压气储能示范工程“能储一号”全容量并网,严寒地区首套百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共享储能电站正式投产,首座独立飞轮储能电站成功并网等,从“一花独秀”到“多点开花”。
电化学储能:
2024年,我国氢能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截至当年底,我国绿氢项目已建成100余个,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12万吨/年,较2023年底实现翻倍;已建成加氢站540座,数量居全球首位;兆瓦级质子交换膜氢电一体化站、电氢耦合直流微网、海岛氢利用等示范陆续建成,氢储能核心装备正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全年电解水制氢设备公开招标规模超2.2GW,同比增长约30%;国网安徽六安氢储能电站实现4小时调峰响应,度电成本降至0.42元,较锂电池低18%;累计规划建设绿氢项目超过400个,电解槽需求达到72吉瓦,规划绿氢产能突破800万吨/年。
氢气产量:
二、2025年我国电力发展展望
2025年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第十个年头,也是新能源全面市场化的起始之年。按照前不久颁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全国发电总装机将达到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并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发展正加速由“规模扩张”向“质效跃升”转变,呈现出“煤”清“气”秀、“水”平浪静、“风”调雨顺、“光”影交错、“核”然一新、“生”动别面、“储”精蓄锐、“氢”歌曼舞的特征,电力转型的“拐点”正在到来。
“煤”清“气”秀:一方面受新能源来势汹汹的影响,我国火电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但在煤电“3个八千万”政策助推下,未来一段时间内火电的装机规模预计还会呈缓慢上升状态,但气电增长速度要高于煤电增长速度;另一方面火电的“压舱石”角色在短期内虽不会改变,但逐步会从“基荷电源”转向“调节电源”,并通过灵活性和清洁化改造(如调峰能力提升)支撑可再生能源消纳,发电利用小时数将逐年降低。2025年,我国火电装机规模预计在15亿千瓦左右,其中煤电装机规模预计在12.6万千瓦左右,首次下降到我国总装机水平的1/3上下。另外,未来我国火电投资重点除推动在建和已核项目迅速达标投产外,加强灵活性、节能和清洁降碳改造将成为火电投资的重要领域,煤电发展的“天花板”正在逼近。
“水”平浪静:由于我国大部分具备开发条件的水电站已经完成建设,剩余尚未开发的水电站主要处于西藏及云贵川等西南地区,面临着高边坡、高海拔、温差大等高山深谷复杂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更高的技术要求、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开发难度显著增加,限制了新增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但随着雅峡流域水电开发启动和抽水蓄能电站兴起,2025年我国水电开发仍将有序推进,其中抽水蓄能的装机规模增长速度要快于常规水电的增长速度,水电装机规模预计在4.5亿千瓦上下,新增水电装机规模基本与2024年持平,并且在抽水蓄能的带动下,我国水电行业的年投资规模预计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
“风”调雨顺:在136号文的刺激下,今年5月31日前我国风电将迎来新一波“抢装潮”,并且从2024年各地下发的新能源指标推算,2025年极有可能成为我国风电开发的“大年”,迎来竣工上网的密集期,全年预计新增风电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1亿千瓦,年底并网风电总装机在6.5亿千瓦左右,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17%左右。尤其是随着2024年12月23日海风“单30”标准出台,有望真正破解长期困扰深远海风能资源开发用海权的难题,从根本上改变自2021年抢装后连续3年海上风电低迷建设状态,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未来新能源开发重点。2025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预计在1500万千瓦左右,有望达到2021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的又一个“高点”。
“光”影交错:2024年对我国光伏发电来说可谓“五味杂陈”:一方面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和低价恶性竞争严重导致全产业链出现巨额亏损。2025年受136号文政策影响,我国光伏发电在上半年将会跟风电一样迎来一波“抢装潮”,但全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可能不及去年的水平,到2025年底预计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在11亿千瓦左右,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29%上下。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随着工商业取消全额上网以及6MW以上项目只能自用等政策变化,给其带来不确定性,预计2025年不会像2024年那样“火爆”,装机规模面临放缓趋势,但海上光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有可能迎来爆发的“元年”。
“核”然一新:自2019年核电重启以来,我国核电开发节奏明显加快,在运和在建装机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和“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并网发电,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已经投入商运,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已进入高峰期,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迈入世界领先水平,为全球核电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额定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6500万千瓦左右。2022年至2024年我国核电年投资额平均增幅在50%以上,按此增长速度,预计2025年我国核电年投资额度达到2000亿元左右,几乎是水电投资规模的2倍。
“生”动别面:生物质能在我国虽属于“小众”的能源品种,但其绿色价值却备受瞩目,国家发改委去年10月曾发文明确要求“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还明确提出煤电机组应具备掺烧10%以上生物质燃料能力。除秸秆、垃圾和沼气发电外,绿色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将成为生物质能应用新途径。另外,小型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零碳园区”建设将会多点开花,以满足居民和园区的用电供热需求。到2025年底,预计我国电物质装机规模在4800万千瓦左右,比上年增加200万千瓦。
“储”精蓄锐:新型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环节,自2022年爆发式增长以来,装机规模迅速扩大,三年实现了“三级跳”,2024年首超传统抽水蓄能,成为第一大储能装机规模。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仍会延续以前高增长趋势,光储充一体化等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并且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及电量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构网型技术将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到2025年底,我国新型储能总装机规模预计突破1亿千瓦,长时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储能等越来越会受到重视;构网型储能加速走向产业落地,年出货量预计达到7GW;固态电池、纳离子电池、高温电芯等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氢”歌慢舞:《能源法》已将氢能划入能源之列,给氢能发展扫除了法律障碍。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沉淀和商业化示范探索,我国氢能尤其是绿氢需求市场日渐规模化、氢能应用逐渐场景化,部分成熟度较高的氢氨醇等一体化项目或将成为产业转化的锚点。2025年我国氢能行业将迎来放量冲刺期,到年底预计电解水制氢产能达30万吨/年左右,氢储能装机量有望突破2GW。与此同时,氢能在工业、分布式发电、储能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燃煤掺氢、海风制氢以及液氢制取、加注以及氢燃料车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共同推动氢能产业规模迈向万亿元大关,成为国民经济绿色增长的新引擎。
(注,上述数据主要来自国家能源局、中电联等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上海市政府公示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原文如下: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台盟界别:贵界别提出的“关于在上海地区规模化试点电化学储能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电力安全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将9个城市以及30个项目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标志着车网互动从前期的探索研究、局部示范阶段,迈入推进规模化应用试点落地的新阶段。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与电
5月14日,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在南宁拜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央地合作、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周异决,自治区副主席许显辉;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小军参加会谈。陈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近期,多家电力央企通过高层会议、基层调研、战略合作等形式,部署“十五五”规划工作,提到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等,同时强调提质增效与风险防控,为新一轮战略规划奠定基础。华能集团在4月至5月的多次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4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华东能源监管局,组建了由市电力公司、交易中心、发电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现货专班,开展规则编制和技术系统建设等各项工作。202
4月25日,高效能特种电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建设启动会在上海成功举行。该实验室将依托申能集团旗下上海电缆研究所、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力量,面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能源体系、高端装备安全自主可控的国家重大需求,针对大容量、低损耗、远距离和复杂极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作为能源管理领域的一项创新模式,正逐步成为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与可靠性的关键力量。为了表彰在推动虚拟电厂技术革新、市场应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北极星电力网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了2025“北极星杯”虚拟电
5月14日,内蒙古电力集团与广东电网公司在广州签署《“振兴东北央地百对企业协作行动”结对合作协议》。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广东电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松楠出席签约仪式,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座谈。张海峰对广东电网公司长期以来对内蒙古电力集团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并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月逢先生指出: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启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二期、榆横综合中试基地二期建设,运行好陕西能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025年5月10日,为回应印度持续的挑衅行为,巴基斯坦已正式启动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行动期间,巴基斯坦对印度发起了网络攻击,虽然其导致印度约70%的电网陷入瘫痪的结果尚未证实,但是网络攻击的技战术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2019年,委内瑞拉电网连续遭受网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2日-2025年5月16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安徽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5月10日,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磷酸铁锂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项目由浙江荣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2025年5月15-17日,CIBF2025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
5月15日,PowerUzbekistan2025在CAEx中亚博览会国际展览中心圆满落幕。作为领先的数智化光伏支架及系统解决方案专家,安泰新能源携大型地面及分布式光伏支架产品亮相W50展位,为中亚客户带来全场景智能化光伏支架解决方案。作为乌兹别克斯坦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展览会,PowerUzbekistan为中亚地区新能源
5月15日,在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及展览会(CIBF2025)现场,海辰储能5MWh集装箱储能系统获得由权威机构TüV莱茵颁发的欧标与美标双重认证证书。这一成果不仅意味着该产品获得了欧美市场通行证,更标志着海辰储能在电气安全、环境适应性及国际标准合规性方面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可为全球储能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
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已提供线下80多场绿电绿证服务,累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超1200家重点企业2632人次深圳市绿电交易电量8.83亿千瓦时,同比激增233%,绿证交易量1033万个,折合绿电103.3亿千瓦时2025年一季度,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绿证交易突破1亿个,绿证绿电交易合计接近1300亿千瓦时在5月12日广东深
5月,短短一周时间,上能电气、汇川技术、中储科技、楚能新能源、天合储能、思格新能源、蜂巢能源、赢科数能等储能企业接连拿下超10GWh储能大单,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这也说明,全球能源转型释放的储能需求仍在持续。5月14日,上能电气官微报道,上能电气与土耳其知名新能源公司Europower正式签署框架合
5月15日,一场以“探秘特高压·点亮未来梦”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在特高压绍兴换流站举行。来自浙江省诸暨市东和乡中心学校的20名师生走进被誉为“能源大动脉”的国家级工程—特高压绍兴换流站,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清洁能源输送背后的科技力量,见证国家电网在服务“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作
截至5月8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2025年累计组织完成西电东送电量569亿千瓦时。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累计组织完成西电东送电量20081.5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约80%,相当于减少南方区域标准煤消耗4.91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2.23亿吨,减排二氧化硫962.38万吨,为区域协调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强劲
5月13日,极其平常的一天,国神公司河曲电厂生产技术部主任助理鲁学斌像往常一样来到二期集控室,手机突然振动,是一条微信消息,“从国家能源局2024年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了解到,我厂3号机组以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全国燃煤机组可靠性及运行综合指标50强。”这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鲁学斌紧握手机,目
全球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以下简称“CIBF2025”)于2025年5月15日至1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力高新能受邀参展,凭借国产化芯片突破、BMS全场景解决方案及高效的储能技术与产品,成为展会焦点之一,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车企代表及合作伙伴驻足交流。作为全球电池行
从保定市中心往西北方向驶去,窗外的风景从楼宇逐渐变成连片的果园,桃花、梨花争相盛开,不远处的工地上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那里,便是集团保定西北郊热电厂二期项目(以下简称“保定二期项目”)现场。占地15.14公顷的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焊花闪耀,总投资30.26亿元的“能源心脏”正
近日,启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大唐吕四港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前公示,详情如下:大唐吕四港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前公示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大唐吕四港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广泛听取公众的合理意见,进而推进我
改革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安全韧性的拷问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适配的“软件系统”。(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翁爽)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
5月16日,国资委发布10户中央企业11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消息。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徐鸿任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免去其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职务,不再担任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钟吉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12日至2025年5月16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榆神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工程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5月9日,榆神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工程迎来重大节点——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详情点击浙能滨海热电四期工程9号机组并网一次成功5月8日,浙能绍兴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3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4月全省发用电情况。详情如下:一、用电情况4月全社会用电量22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53%;第二产业用电量141.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8%;第三产业用电量46.42亿千瓦时,同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12日至2025年5月16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榆神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工程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5月9日,榆神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工程迎来重大节点——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详情点击浙能滨海热电四期工程9号机组并网一
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备案指南发布。原文如下:甘肃能源监管办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备案指南为进一步做好甘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备案工作,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备案依据(一)《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令第432号)(二)《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
政府发布的分时电价政策中,时段的划分是4要素之一。(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目前各省基本都实现了按季节性的分时时段调整,也有些省份每个月,甚至每个月当中的某些天都在执行不同的分时时段。但相较于时间颗粒度更为细致的批发现货市场交易周期,一定时间内固定的行政分时时段并不总是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3日,湖北能源发布公告,2025年4月,公司完成发电量33.58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73%。其中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61.66%,火电发电量同比增加35.66%,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54.91%。公司本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33.3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38%。其中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50.83%,火电发电量同
华润电力日前披露2025年4月售电量数据。2025年4月,华润电力附属电厂售电量达到17,371,180兆瓦时,同比增加了7.9%,其中,附属风电场售电量达到4,702,307兆瓦时,同比增加了24.2%;附属光伏电站售电量达到759,081兆瓦时,同比增加了42.7%。2025年首四个月,华润电力附属电厂累计售电量达到67,486,105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