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企业正文

电力人的“万字”两会发声!

2025-03-10 17:4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作者:铮铮关键词:两会声音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华东分部主任杨勇

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统筹保供和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长三角省市间电力互济,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完善政策举措,各方协同发力,以发展的眼光研判风险,在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

要强化规划统筹。科学谋划“十五五”电力系统整体规划,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本地电源与区外来电优化组合。坚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先进煤电、特高压通道“三位一体、同步建设”原则,加快推进库布齐—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大电网与智能微电网协调发展。

要夯实电力保供基础。推动支撑保障电源加快建设、尽早投产,提高系统应急备用能力。督促发电企业加强机组管理,确保应发尽发,切实发挥煤电基础保障和兜底作用。发挥负荷侧调节作用,加强空调负荷管理,推动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引导高耗能企业错峰避峰生产,强化节约用电。

要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按照“全网统筹、保量稳率”原则,合理安排新能源发展规模、布局和时序。推动分类完善分布式光伏管理细则,完善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市场机制。统筹调节性电源、新型储能等各类调节资源发展,持续提升源网荷储协调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组织部(人力资源部)主任李生权

强化底线思维系统观念 统筹能源电力安全和转型

一要加快提升平衡支撑能力和调节能力,统筹各类顶峰、调峰资源的规模和布局,推动各类常规电源加快并网投产,加大火电灵活性改造力度,加快电力灵活互济工程建设,大力支持抽水蓄能有序发展,引导用户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调峰,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二要强化负荷管理措施,用足做实可调节负荷资源,将空调负荷调节作为负荷管理重要措施优先启用,加大企业错峰资源挖掘,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持续夯实需求响应措施。三要加强市场建设保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电力资源与调节能力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科学调用的长效机制保障,积极推动省间、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建设,新能源和各类调节资源全面入市。四要推动新能源有序友好发展,坚持全国一盘棋,合理安排新能源发展规模、布局和时序,分类完善分布式管理细则,推动工商业分布式统一合理纳入调控,完善公平承担调峰调压、事故备用、交叉补贴等社会责任的制度机制,引导新型业态科学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浙江电力董事长陈安伟

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建设管理 助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一是建议改变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分散建设”模式,由县级及以上政府主导,对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进行“统建统管”,探索建立建设方质量问题终生追究等机制。二是实施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资金集中管理,在涉宅土地出让环节,按照统一标准明确小区供配电工程建设资金,由政府部门征收并纳入公共资金池严格监管、规范使用,并强化小区供配电工程资金审计,常态化做好按实结算、信息公开。三是健全高标准的技术保障、市场保障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因地制宜、超前考虑,按照新型电力系统、新型配电系统等技术方向,分级分类制定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细则,更好指导各方主体履行职责,高质量推进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满足居民高可靠供电需要,以及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新型主体接入互动需要。推动行业协会协同维护供配电工程市场秩序,试点由政府授权行业协会做好承建单位资质审核准入等工作,确保住宅供配电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以“AI+电力”抢得发展先机

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极为丰富的应用场景、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极具价值的实践意义,对我们未来的生产作业、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都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变革,抓好“人工智能+电力”的技术创新,推动电网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跃迁,抢得发展先机。

未来,国网浙江电力将着力推动“人工智能+”规划布局落地。一是要加快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智算中心建设力度,加强DeepSeek技术研究应用,在智能决策、样本增强、电力大模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二是要加快高价值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谋划,以效果最大化为原则,聚焦可以产生效率提升、质量提高、模式变革的应用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企业核心业务,积极争取试点场景。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东电力董事长王志伟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协同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协同,只有坚持系统观念,前瞻谋划、加强协同、把握节奏,才能更好服务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方面,要强化规划统筹,合理安排新能源开发规模、布局时序,以电网规划和新能源开发规划的“双向奔赴”推动实现新能源有序友好发展。以山东胶东半岛清洁能源基地为例,今年,国网山东电力将开工烟威、海阳辛安核电送出特高压工程,2026年将建成国内首个省域特高压双环结构,首家实现核电站通过特高压并网。为了服务山东五大清洁能源基地送出,国网山东电力着力构建省内“东电西送”“北电南送”输电格局。今年度夏前,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将全面建成投运,届时,将实现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要统筹调节性电源、新型储能和需求响应等各类调节资源发展。今年,国网山东电力主导开发的蒙阴垛庄抽水蓄能项目将开工建设。同时,积极推动发展新业态,去年,国网山东电力建成全国技术领先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充换电示范站,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未来3年,还将政企联合共建300座充换电示范站,打造车网互动模式的全国样板。此外,国网山东电力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发展,力争年内形成百万千瓦虚拟电厂调节能力。

在市场方面,要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方面的作用。目前,山东已经率先建成“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的完整市场体系,在爬坡辅助服务、新能源现货市场卖出、市场分时价格全链条传导机制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未来,山东将打造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省级示范区,聚力实现入市主体最全、市场满意度最好、交易品种最丰富的省级电力市场卓越示范。

(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 铮铮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两会声音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