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售电服务访谈正文

十年电改绘就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枢纽宏图——访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陈玮

2025-04-01 18:04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李东海关键词:电力交易电力市场区域售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全国首个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跨省区市场化交易,促进省间余缺调剂和清洁能源消纳,逐步推进南方区域市场融合。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成为“西电东送”战略实施的核心枢纽,累计实现跨省跨区交易电量超两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超80%,为构建全国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南方样本”。

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周年之际,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陈玮接受中能传媒记者专访,系统回顾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历程,深入解析改革成效与创新实践。

中能传媒:回顾电改十年,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经历了哪些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有何标志性改革举措?

陈玮:十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定位,以市场化手段推动“西电东送”升级。概括来讲,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大阶段:

2016~2018年为起步探索期。作为全国首家股份制交易机构,2017年即实现云南16家水电企业首次跨省增量挂牌交易,创新“协议+市场”模式消纳富余清洁能源。2018年发布全国首个跨区跨省市场规则,构建起“年度为主、月度补充”的中长期交易框架,通过云南水电与贵州火电置换交易进一步深化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转型。

2019~2021年进入机制创新期。首次探索了基于电力曲线的富余水电消纳机制,首创“云电入琼”交易模式服务海南自贸港,建立跨境电力交易机制实现老挝水电回送广东,试点绿色电力交易。尤为突出的是构建多周期交易体系,推出“带量、带价、带曲线”交易模式,实现24小时电力曲线交易全覆盖,为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有序衔接奠定基础。

2022年至今迈入深化攻坚期。2022年7月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成为全国首个跨省与省内现货联合出清的区域市场。2023年底实现全域结算试运行,构建起“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位一体市场体系,2024年完成按月结算试运行,市场促保供、促消纳作用显著增强。

2024年底,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跨省跨区的市场电量已经突破900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长7倍。

中能传媒: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在“西电东送”规模拓展与市场化交易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里程碑式成果?

陈玮:以2024年为例,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年送电量突破2384亿千瓦时,跨省跨区市场化电量较成立初期增长7倍,清洁能源消纳量年均增长15%。截至目前,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交易品种扩展至双边协商、增量挂牌、水火置换、发电合同转让、预招标等,覆盖“网对网”“点对网”“点对点”等多种模式。

建成了涵盖36个送电类别的完整市场化交易体系,统筹南方区域内外电力资源,以市场化方式动态优化“西电东送”,充分发挥了中长期交易“压舱石”作用。健全完善绿电绿证市场,充分体现可再生能源绿色环境价值,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收益,增厚发电企业经营利润,鼓励绿色消费、支持绿色发展,引导清洁能源充分消纳。

绿电绿证交易创新尤为瞩目。2023年开展国内首批绿证港澳跨境交易,累计服务港澳用户购买绿证40万张,折合电量4亿千瓦时。创新推出电网代购电用户绿电认购模式,博鳌亚洲论坛酒店等企业完成首单327万千瓦时交易。开发“淘宝式”绿证交易平台,支持个人用户通过移动支付即时购证,70%交易量通过代理方式完成。创新基于电费结算的绿证交易模式,支持深圳总部企业统一购买,简化结算流程、保障资金安全。组织全国最大单批绿证交易2482万张落地广东,2021年以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年均增速167%,累计突破2000亿千瓦时,参与市场主体遍及全国各省区。

中能传媒:在构建现代电力市场体系过程中,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与公平性?

陈玮:我们首创“联席会+工作专班”机制,组建区域市场管委会和专家委,推动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现货市场建立“统一参数设置、统一申报组织、统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运作体系,中长期年度交易实现区域—省两级同步出清。

服务体系创新成效显著。开通“服务坐席+服务专席”热线,实现市场诉求一次解决率92.5%,服务满意度99.7%。建成统一信息披露平台,实现一站式的市场信息查询服务,累计发布市场信息12万条。建立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置体系,编制首个区域市场风险库,开展联合应急演练20余次,有效防控市场波动风险。

中能传媒: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如何通过交易模式创新来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陈玮:在绿色电力交易领域,我们构建了“全用户覆盖、全流程数字、全要素协同”的创新体系。一是首创电网代购电用户绿电认购模式,解决中小用户绿色消费难题;二是开发“即买即得”数字化交易平台,支持微信、支付宝等便捷支付;三是建立跨境绿证交易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电力共享。

技术创新方面,运用云计算、AI算法构建智能交易系统,实现交易决策智能化。未来将重点推进碳电协同交易机制,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绿电交易中心,为“双碳”目标提供市场化解决方案。

中能传媒:展望未来,随着能源革命的推进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在深入推进电力市场改革过程中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目标?

陈玮:未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将着重建立有利“西电东送”战略实施、有利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有利“双碳”目标实现、有利“一带一路”共建的电力市场机制,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全面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和运营。健全新能源更高比例参与市场机制,丰富完善适应海量分布式能源、新型主体参与的市场交易机制,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加强与碳市场、用能权市场等多元市场的衔接协同。推进建立健全跨国跨境电力交易机制,推动将香港、澳门纳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澜湄区域跨国级共同电力交易市场,在更大范围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间,南方电网的“西电东送”实现了从传统计划模式向公平开放、绿色低碳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转变。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将持续发挥枢纽作用,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交易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区域售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