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5-6C超快充技术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的当下,国内电动汽车补能技术的发展却已呈现出向更高功率等级演进的趋势。
近期,包括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在内的行业主要参与者相继发布了“兆瓦级”充电解决方案,宣称功率高达1兆瓦乃至1.5兆瓦,远超当前主流水平。
这一动向表明,相关企业正着眼于下一代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以期满足未来潜在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商用车电动化等领域。
尽管目标功率宏大,但目前公布的兆瓦级方案在技术实现路径和初期市场策略上已显现出差异。例如,基于现有信息,不同方案在实际可达到的充电倍率上有所不同。
同时,在优先应用场景的选择上,华为初步聚焦于商用重卡,而比亚迪则率先将其应用于高端乘用车,并计划建设配套的专属充电网络。
这些不同的策略选择,引发了市场对于兆瓦级充电技术当前阶段的成熟度、经济可行性以及不同细分市场推广路径的关注与评估。
“兆瓦级”充电,即大功率超充,其实现依赖于高电压与大电流技术的协同突破。这并非单一环节的革新,而是一个涵盖车辆高电压平台、高性能电池以及大功率充电桩的系统性工程。近期头部企业的密集动作表明,面向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兆瓦级充电布局已悄然拉开序幕。
就在上周的行业会议上,华为正式发布其兆瓦级充电产品,宣称最大充电电流可达2400A,最大功率1.5兆瓦,能实现“每分钟补电20度,15分钟充满”的补能速度。根据华为规划,其下一阶段目标更是指向“单枪3兆瓦”的更高功率。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比亚迪在3月中旬发布的兆瓦级超充技术。该技术基于1000V高压平台、1000A超大电流,实现了1000千瓦(也就是1兆瓦,峰值可达1.3兆瓦)的充电功率,对应最高可达10C的充电倍率。
第一个显著的技术分野由此浮现。
根据公开信息及测试情况,华为当前兆瓦级充电体系实际体现出的充电倍率约在4C左右。而比亚迪则依托其第二代刀片电池技术,实现了峰值10C(宣称5分钟可补能续航400公里)、平均6C的充电倍率。
第二个分野则体现在应用场景的选择上。
比亚迪将兆瓦级充电率先应用于其中高端乘用车,并宣布将建设4000座“兆瓦闪充站”,首批约500座计划于4月初启用。此举被业内解读为比亚迪构建品牌专属、高端补能网络的开端。
紧随其后,极氪科技亦宣布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发布单枪峰值功率达1.2兆瓦的全液冷充电桩。
相比之下,目前国内由车企主导建设的乘用车非公共超充桩,最大功率多在500kW以下,且整体数量增长速度并不迅猛。
华为则将兆瓦级充电的初期重心放在了商用车领域,特别是电动重卡。华为透露,正联合电池企业和车企共同开发,即将发布超过20款支持4C超充的重卡车型。无独有偶,2025年来,特斯拉也开始将其第四代超充技术(最高功率可达1.2兆瓦)应用于其电动重卡Semi。
在布局节奏上,华为则计划优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大规模部署大功率充电设施,目标是实现服务区车位“即插即充、即充即走”的全覆盖,并利用构网技术形成微电网以缓冲对电网的冲击。其他区域则可采用快充与慢充结合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并未缺席。其旗下超充服务平台“快卜”同样在3月推出了兆瓦级超充系统,最高支持1MW超充,但尚未明确具体的应用场景。
分析认为,商用车对兆瓦级充电的需求,相较于乘用车可能更为迫切和巨大。
当前推广兆瓦级充电系统,即使对应的电池技术(充电倍率)尚未完全跟上,其战略意图可能在于:
一方面,为未来更高倍率的超快充电池技术迭代预留基础设施的冗余空间,实现充电设备的向下兼容;
另一方面,提前卡位由重卡电动化引领的汽车电动化“第三波浪潮”,通过前沿技术布局与高增长潜力的终端市场相结合,加速推动补能“网络”的成型。
华为方面明确指出,公交车和乘用车的电动化分别开启了汽车电动化的前两波浪潮,而以电动重卡为代表的商用车领域,将是第三波浪潮的主战场。
数据显示,中国燃油重卡保有量不足900万辆,但其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却占到整个交通领域近一半,电动化转型需求迫在眉睫。
从市场结构看,商用车电动化正处于渗透率接近20%的关键节点,市场竞争潜力巨大。短途运输场景的电动化已相对成熟,下一步的挑战在于中长途运输。
中长途电动化不仅要求车辆携带更大电量,更需在带电量、补能效率与电池寿命之间寻求平衡。此外,从封闭场景走向开放的全场景应用,对全国性补能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三一重工在近期行业会议上的测算,500公里以内的运输场景(覆盖行业70%以上市场)约需800度带电量;而500公里以上的中长途市场(约877万台),其中500-1000公里场景则需要1300度电甚至更大电量,但这将显著增加车辆的重量和成本。
巨大的电量需求和对成本的高度敏感性,使得高效且经济的补能商业模式成为商用车电动化普及的关键。
面对全国性补能网络的建设需求,不同模式的推广可行性与难易程度成为关键考量因素。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认为,与乘用车主机厂早期投入巨资孵化市场不同,商用车企业普遍缺乏独立推动“车桩联动”布局的能力。
从成本角度考量,华为对比了不同补能模式的五年全生命周期成本(TCO,不含土地费用)。
结果显示,同等服务能力的兆瓦级超充站投资约为450万元人民币,显著低于传统快充站的650万元和成本更高的换电站。而若计入土地成本,考虑到快充站服务同等数量车辆需占用更大面积,其综合成本劣势将更为明显。
换电模式的主要瓶颈在于高昂的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以及电池标准统一的难题;而超充,尤其是兆瓦级的高功率频繁充放电,则可能加速电池老化,影响其使用寿命,这对注重经济性的商用车用户而言同样是重要考量因素。
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兆瓦级充电与换电这两种主流补能路线的选择,本质上反映了在后电动化时代,布局企业选择以何种要素作为其核心资产的战略差异:
以换电模式为代表的企业,核心资产是电池本身,聚焦于发掘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而选择兆瓦级超充的企业,其核心资产则是充电站网络。
更长远地看,两种模式最终都将汇聚于车网互动(V2G/B2G)的规模化应用。未来,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向电网反向放电,将离不开兆瓦级功率的支撑。兆瓦级充电系统(通常由大功率充电桩+分布式储能柜构成)通过大功率双向充电桩实现V2G。
而换电站(本质上是大型电池储能装置)则可通过集中管理的电池组与电网进行直接的能量交换,发挥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效益。
围绕下一代补能基础设施的竞赛,已然开始。而兆瓦级充电从技术发布到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需克服技术成熟度、标准统一、电网兼容性、建设成本以及用户接受度等多重挑战。
这场竞赛的最终赢家,不仅需要领先的技术,更需要能够率先跑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成功构建起高效、可靠的补能生态。未来几年,将是观察这一新兴技术发展轨迹和市场格局演变的关键时期。
声明:本文章属高工锂电原创(微信号:weixin-gg-lb),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haochong1213)获得授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从企查查APP获悉,近日,华能(曲靖)储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姚元,注册资本8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电气设备修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
在全球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氢能源以其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特性,逐渐成为重塑未来出行格局的关键力量。今年2月,京东物流对外招标结果正式出炉,氢动科技湖北氢动凭借在氢能源车辆领域的技术实力与运营经验,再度与京东携手,中标氢能源车辆订单,成为京东物流新标段最大的承运商,标志着氢能
近日,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决定公示。从公示信息来看,湖南裕能拟投资15000万元,在现有厂区预留的二期用地范围内建设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为年拆解回收2万吨废旧锂电
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度财报,这也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差”成绩单。季度总营收193.35亿元、同比下降9%,而净利润则仅有4.2亿元、同比下降七成,这也是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还不及2021年一季度的水平,与此同时运营利润率也降至2.1%的历史最低。而且特斯拉还在本次财报中披露,因采用了新的加
当ChatGPT的对话刷新速度越来越快,当自动驾驶汽车在街头穿梭,当元宇宙世界构建起数字文明,很少有人意识到——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正在悄然改写能源版图。根据BloombergNEF最新发布的《2025新能源展望》,人工智能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类能源命运:2024年可能成为全球碳排放的峰值拐点,但数据
2025年12月,将迎来《巴黎气候协定》达成10周年。为此,中国和法国政府于2025年3月27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坚定支持《巴黎协定》及其温控目标,即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x2103;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x2103;之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
4月23日,宁德时代于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举办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发布仪式,并与广汽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仪式现场,宁德时代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一汽红旗运营委员会副总裁柳长庆、长安汽车副总裁张法涛、北汽董事长张建勇、奇瑞汽车i
4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22日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据悉,日前上海市与丰田汽车达成合作意向,丰田汽车将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以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2025年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在省内购买燃油或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按发票金额分四档给予3000元、7000元、11000、13000元或4000元、8000元、12000元、15000元不同额度的补贴。个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1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对《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以下为政策原文:《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中规定,2025年底前完成淘
4月11日,笔者来到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以下简称“济南起步区示范站”),站内各类充电桩林立,红绿两色地坪划分出不同充电区,地上的白色箭头指向清晰,让人顿感简洁舒适;进入室内,室外的各类实时数据等信息在电子大屏幕上一览
2025年一季度,中国储能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该季度内储能领域共发生92起融资事件,单笔金额最高达14.2亿元,显示出资本对该领域的强劲信心。宁德时代、中金资本、长江资本等资本巨头持续加码,重点布局电池技术、氢能储能、智慧能源三大赛道,推动行业快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吉利控股集团淦家阅宣布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正式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据悉,吉利汽车早已开始布局电池上下游产业。2018年,吉利和宁德时代宣布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吉利又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宁德时代、广州广富绿电、广东黄河创投在四川芦山县洽谈投资项目合作事宜。双方围绕进一步深化企地合作、携手推动新型储能综合应用、加快推进电站项目建设等方面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初步共识。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岑永杰,宁德时代华东区域生态发展总经理助理曾华山参
4月23日,宁德时代于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举办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发布仪式,并与广汽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仪式现场,宁德时代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一汽红旗运营委员会副总裁柳长庆、长安汽车副总裁张法涛、北汽董事长张建勇、奇瑞汽车i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李平、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廖梅夫妇决定为母校一次性捐赠10亿人民币,支持建设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学敏高等研究院定位为世界顶尖的自然科学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机构,以交叉性、前沿性、国际化
近期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Albanese)在布里斯班的一场关键竞选活动中郑重承诺,若成功连任,将斥资23亿澳元推出“更便宜家用电池计划”(CheaperHomeBatteryPlan,CHBP),作为竞选的核心承诺之一,该计划已被纳入5月3日全国大选的重要议程。CHBP计划核心内容据介绍,该计划重点针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正式发布名为“钠新”的钠离子电池,并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将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该款电池的最高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为纯电动车型提供了超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当ChatGPT的对话刷新速度越来越快,当自动驾驶汽车在街头穿梭,当元宇宙世界构建起数字文明,很少有人意识到——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正在悄然改写能源版图。根据BloombergNEF最新发布的《2025新能源展望》,人工智能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类能源命运:2024年可能成为全球碳排放的峰值拐点,但数据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财政部印发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共135.6518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补贴合计830756万元,包含158家企业分享清算资金668196万元、38家企业分享预拨资金162560万元,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预拨奖励资金共291480万元,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三年度奖励资金23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近日,比亚迪储能成功助力拉美最大光储电站——ContourGlobal公司运营的智利基亚瓜(Quillagua)光储电站项目成功完成调试并顺利投运。该项目规模为221MW/1200MWh,配备超45.2万块太阳能板及267套MCCube比亚迪魔方储能系统。比亚迪储能以领先产品力、强大制造力、高效交付力、精诚服务力及时完成交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8日,华电新疆发布1.5GW/6GWh储能系统中标候选人,中车株洲所、华电科工、平高集团、特变电工、易事特、许继集团分别为六个标段第一名,比亚迪为六个标段第二名。从报价情况来看,此前开标信息显示,6个标段共吸引57家企业参与投标,整体报价范围为0.398-0.565元/Wh,均价0.4452
储能电池正在经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阵痛阶段。314Ah储能电芯在2023年一炮打响,结束了300Ah、310Ah、320Ah、345Ah等不同容量储能电芯的混战状态,成为280Ah之后行业公认的第二代储能电芯。从市场反馈来看,314Ah在2024年的出货量渗透率达到40%。GGII预测,2025年314Ah电芯的渗透率将超过70%。值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沙特正加速推进其可再生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能源部的监督下,沙特电力公司(SEC)宣布启动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建设的第二阶段,总投资超过67.3亿沙特里亚尔,规划总装机2.5GW/10GWh。项目详情据报道,项目覆盖包括利雅得(Riyadh)、凯苏玛(Qaisumah)、达瓦米(Dawadmi)、焦夫
罕见,比亚迪“锁单”磷酸铁锂。丰元股份4月14日公告,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在新能源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