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国际正文

加征34%,特朗普关税大棒下电池出口影响如何?

2025-04-07 09:31来源:高工锂电关键词:锂电池动力电池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对韩国实施25%的对等关税,对日本实施24%的对等关税,对印尼实施32%的对等关税,对泰国实施36%的对等关税,对越南实施46%的对等关税,对柬埔寨实施49%的对等关税。

此外,特朗普重申汽车关税,称对外国汽车征收25%的关税将在周三午夜生效。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特朗普的汽车关税将涵盖轿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电池等产品。

对于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而言,此次关税叠加此前特朗普政府多次的关税政策,国内动力电池和汽车出口税率将超过50%。

毫无疑问,随着最新的关税政策公布,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链通过成熟产业化运作以及技术工艺形成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抹平。

观察此次“对等关税”的公布,可以发现,特朗普不仅普遍针对贸易顺差国进行关税威胁,东南亚地区也成为关税对等的重灾区。过去一段时间,国内电池、材料企业出海普遍借助东南亚地区建厂出口至欧美国家以规避贸易壁垒。随着特朗普关税对等的公布,进一步围堵了国内企业通过第三方国家出口的渠道。

不过国内锂电企业在美国本土业务占比相对较小,而宁德时代在美国的业务也多采取技术授权的合作模式,直接出口比例较小,此番关税政策施压,对于国内锂电企业业务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

关税对等政策的出台,更影响锂电企业开拓美国市场的形式。

此前高工锂电分析,在“美国优先”的政治理念下,特朗普政府更注重增加本土投资与就业。此前特朗普也表示,欢迎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链公司在美国本土建厂,屡屡加征关税的背后,也是美国进一步吸纳全球制造业回流美国,从而增加税收,提升就业与国民收入。

随着关税政策的一步步加码,国内锂电企业不可避免衡量地出口关税成本以及美国本土制造成本,而这也成为国内锂电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矛盾点。

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其在美国生产的成本约为中国生产成本的2-3倍,关税成本的抬升并不能完全弥补成本上的巨大差距。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电动化进程尚未进入爆发节点,在美国本土电池如若不能产生规模化生产效应,其建厂效益进一步收缩。加之松下、LGES、三星SDI等日韩电池厂商占据美国电池市场多年,国内锂电企业在市场资源开拓上面临一定阻碍。

尽管特朗普新的关税政策进一步抬高贸易壁垒,但其对锂电产业进驻美国市场的困境未形成根本改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