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售电服务评论正文

评论 | 136号文冲击波

2025-04-09 16:31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关键词:新能源电价电力市场化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36号文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新能源市场激起层层冲击波,波及新能源领域整个产业链条,让置身其中的从业人员心意难平,抚膺长叹。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管永生)

所谓136号文,即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重磅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并将2025年6月1日作为“新老划段”的时间节点,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将以不同的价格方式结算。

有评论认为,此文横空出世,标志着新能源“固定电价”时代的结束,全面市场化电价时代的到来。从这个意义上看,136号文已具“划时代”意味,因而,各种情绪交织波动也属情理之中。

仿佛大战来临,涉及新能源产业各路人马茫茫然不知所措,飘飘然不知何往。街头巷尾,流言四起;阡陌之上,慌不择路;线上线下,众说纷纭,活脱脱一幅如临大敌的众生相。

等到情绪稍定,理性归来,各市场主体开始立足本位权衡利弊,寻找密室逃脱之通道。

“躺平派”陷入深深的焦虑,在新政面前束手无策,无辜且无奈,只能仰天长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观望派”静观其变,暂且蛰伏。尽管行动上无能为力,但是,“热辣滚烫”的眼神密切关注着地方配套政策的出台。这是捕猎前的潜伏,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一跃而起。

“行动派”选择在“大限”来前“抢装强上”项目,从而让低迷经年的光伏设备商看到了一丝乍现的春光,纷纷上调光伏组件价格,内卷的身躯似乎得到些许舒展。

136号文引发的业界焦虑和恐慌,不过是“狼来了”童话故事的新能源版本。实际上,业内人士心知肚明,新能源全面入市总有一天会到来,只是未料到如此之快,令人猝不及防。

而此前无论是风、光发电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堆积,还是学界、业界专家提出的解决之道,无不指向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只是很多人总认为理论与实践遥遥路远,因而,可以徐徐图之。

换言之,部分新能源业内人士高估了自己对电力改革经验性判断的准确值,低估了相关部门推动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以往电力市场化改革每迈出一步慎之又慎,而这次则是快刀斩乱麻。

焦虑和恐慌背后是对政策性电价的迷恋和依赖,以及对市场机制电价的无知和无措。“行动派”之所以选择在“大限”来临前“抢装”,是因为其既要获取新政的最后一丝“红利”,又要为自己留足适应市场化改革的缓冲地带,以期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备,一举两得。

而对更多即将入局的投资主体而言,意味着将要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投资模型,过去那种简单、直接、粗暴的盈利方式一去不复返。

一入市场深似海。新能源全面入市,无论先后、不分主次,一律平等,会在同一平台上竞技。因而,迅速提升综合素质、着力重构交易能力将是各市场主体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否则,就有可能被市场无情淘汰,从而悲壮谢幕。

新政出台,旧规渐逝,意味着固有的平衡已被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建立,各种问题和矛盾定然纷至沓来。所以,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同样要为自己的决定“留好后手”,及时出台“补缺堵漏”的配套文件,健全市场机制,促进电力高质量发展。

我国新能源产业伴随着矛盾和问题一路磕磕绊绊走来,然而,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浴火重生的过程。如果说补贴“退坡”、平价上网强壮的是风、光发电的筋骨,那么,这次新能源全面入市就是引领着整个行业步入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电价查看更多>电力市场化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