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5年3月市场主体信息:
截至2025年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
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10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万千瓦,风电2851.826万千瓦,光伏1705.826万千瓦,一体化245.867万千瓦,独立储能125万千瓦,六类市场化项目290.14万千瓦。
电力用户中,高耗能行业用户282家,新兴特色产业交易用户200家,煤炭交易用户377家,一般行业用户1790家。鄂尔多斯地区电力用户最多,813家;阿拉善地区电力用户最少,150家。
3月市场主体注册情况:
本月新增3家发电企业,其中,新增3家独立储能,容量50万千瓦。
本月新增74家用电企业,其中,新增69家一般行业用户,新增5家煤炭用户。
本月新增2家售电公司。
二、用户月度成交情况
4月成交用户企业1504家,较3月用户增加18家,交易成交电量202.03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300.3元/兆瓦时。其中,高耗能行业用户交易电量81.02亿千瓦时,平均价格为288.3元/兆瓦时;一般行业用户交易电量75.45亿千瓦时,交易价格238元/兆瓦时;煤炭行业用户交易电量3.94亿千瓦时,交易价格1528元/兆瓦时;电网代理未进入市场的工商业用户参与市场交易电量21.54亿千瓦时,交易价格304.2元/兆瓦时;电网外送华北交易电量20.08亿千瓦时,交易价格337.7元/兆瓦时。
三、发电企业月度成交情况
4月发电侧成交火电企业63家(包括地调小火电14家);风电企业217家;光伏企业242家。共成交电量202.03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300.3元/兆瓦时。其中,火电成交电量141.96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333.1元/兆瓦时;风电成交电量45.43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217.2元/兆瓦时;光伏成交电量13.57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236.7元/兆瓦时;一体化成交电量1.07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286.7元/兆瓦时。
四、月度结算情况
2025年3月,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火电结算电量138.7亿千瓦时,均价419.7元/兆瓦时;风电结算电量80.6亿千瓦时,均价158.1元/兆瓦时;光伏结算电量23.24亿千瓦时,均价176.2元/兆瓦时;一体化结算电量2.79亿千瓦时,均价280.7元/兆瓦时。用户侧交易结算电量241.55亿千瓦时,交易结算均价308.3元/兆瓦时。其中,高耗能行业交易结算电量100.6亿千瓦时,均价291.7元/兆瓦时;煤炭用户交易结算电量6.13亿千瓦时,均价1530.1元/兆瓦时;一般行业交易结算电量101亿千瓦时,均价245.7元/兆瓦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省间交易结算情况、市场化发电企业预结算情况、用户侧交易结算情况。详情如下:省间交易结算情况2025年3月,主网外送交易结算电量51.1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9.31%;主网外购交易结算电量26.4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0.97%。2025年截至3月底,主
近日,从宁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宁夏工商业用户结算度电均价同比下降2.5分,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共计约5.6亿元。今年以来,宁夏电力认真贯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推动绿电园区建设、优化市场交易规则、提高交易智能化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山西电力二次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明确,经营主体参与山西电力二次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以下简称“调频市场”)要严格执行AGC指令与调度计划,确保电力安全。供热机组不得以参与调频市场交易为由影响居民供热质量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的关键跨越。尤其伴随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工商业储能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据新能安评估,中国工商业储能潜在市场空间超500GWh,但开发渗透率却不足3%。如何让储能“保值”,成为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稳定发用电主体市场预期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明确,励重点产业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后进一步约定互保结算条款,互保结算价格由协议双方自主协商形成,可由协议双方自行结算,也可在交易机构备案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公示宁夏太阳山京智综合能源(售电)有限公司和西能售电有限公司强制注销的公告。宁夏太阳山京智综合能源(售电)有限公司和西能售电有限公司由于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
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和数字化监管工作,华中能源监管局近期组织召开电力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湖北、江西、重庆、西藏四省(区、市)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各电力调度机构介绍了一季度电
“现货市场建设”一图带你读懂
3月,河北衡水春晟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在经过3个月调试及试运行后,正式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参与电力现货交易,成为完全市场化运营的储能电站。自启动电力现货交易一个半月以来,国网河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已累计代理该电站参与电力现货交易50余次,充放电超过8000万千瓦时,预计全年可多消纳新能源发电2.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再传捷报。2月24日,在历经32个月的连续结算试运行后,蒙西电力市场转入正式运行,成为全国第五个正式转正的电力现货市场。这一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蒙西电力市场也由此开启了更加成熟、规范、高效的发展新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
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于2010年率先开市,是国家相关部委和自治区政府共同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探索、推动产业降本增效的典型试验区。作为全国首家正式运营的省级电力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紧扣“电力市场支撑保供、稳价、促消纳、优服务”的工作主线,以发现电力时空价值,化解市场供需矛盾,提
内蒙古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召开2024年专题会议2024年12月12日,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召开2024年专题会议,审议表决《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规则体系》。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凤英主持会议。为谋划好内蒙古电力市场发展途径,树立绿色发
“以今年5月份为例,我们公司共使用电量2.9亿度,其中绿电结算电量1.9亿度。每购买1000度绿电就可获得一张绿证,有了绿证将提升企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晶硅光伏行业的耗电量大,绿电交易有效满足了公司的节能目标。绿电是指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
1-7月,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绿电交易累计结算电量442.6亿千瓦时,绿电交易规模居全国第一。从市场主体范围来看,内蒙古是全国绿电交易发用双方参与程度最高的省份。目前,蒙西电网发电侧共有630家新能源发电企业直接参与绿电交易,用电侧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等共计1158家用电企业积极参与绿电交
7月2日上午,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主办的中国绿色算力大会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举行开幕仪式。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包钢,自治区副主席奇巴图,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
作为我国第一个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简称“电力多边市场”)一直是国家相关部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共同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探索的试验区,2010年,在全国首创“多方参与、双向竞争、价差传导”的市场模式,201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新能源柔性打捆交易,缓解风火和光火矛盾,促
6月12日,据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披露,截至5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830家,其中发电企业528家,电力用户2238家,售电公司64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7家,风电企业213家,光伏企业246家,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1家,1家独立储能。在电力用户中,特色挂牌交易用户224家,煤炭交易用户858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电力”)紧紧围绕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自觉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宗旨,架起千条银线,驭火追风逐日,情暖万家灯火,坚持奋进在路上。十年来,内蒙古电力售电量突破2300亿千瓦时、固定资产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在四十余年的转型之路中,“双轨制”是概括经济体制变革的关键词之一。“双轨制”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为计划经济平稳走向市场经济提供了渐进式路径。但“双轨”并行,意味着制度的内在冲突始终存在,何时转轨、如何转轨,是转型社会终须面对的一大重要命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市场信息简报。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0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独立储能10家,六类市场化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稳定发用电主体市场预期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明确,励重点产业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后进一步约定互保结算条款,互保结算价格由协议双方自主协商形成,可由协议双方自行结算,也可在交易机构备案后
2024全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新型储能累计充电量8亿千瓦时、放电量6.6亿千瓦时。而2025年一季度,新型储能累计充电量达6.2亿千瓦时、放电量5.3亿千瓦时,转换效率达85.4%,实现了新突破。近日,在自治区储能企业座谈会上,9家企业共话储能产业发展新商机。会上,内蒙古电力集团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储
为进一步做好绿电交易服务,打通主体间信息壁垒,有效促成绿色电力签约,4月16日,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组织召开多年期绿电购电协议(PowerPurchaseAgreement,PPA)意向洽谈会。会议聚近40家发用电企业代表,就签订多年期绿电PPA展开磋商和探讨,共同助力电力市场绿色健康发展。会上,各发、用电主体表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4月16日,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呼和浩特顺利召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自治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及各成员单位委员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对过去一年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对2025年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会上,市场运营机构相关人员介绍近期规则体系优化调整情况,通报
4月3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开展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数据集”,成功通过了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的审核与公示,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例电力行业公共数据登记工作圆满完成。这是内蒙古电力集团继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后的又一新突破,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蒙电样本”。该数据集整合了内蒙古电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积极谋划园区绿色供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市场化项目;结合增量配电网政策基础,探索在多伦县、正镶白旗等地区谋划增量配电网项目。
北疆的四月,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内蒙古电网光伏发电再传捷报。4月2日11时25分,内蒙古电网光伏实时发电出力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达到2036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光伏发电从零开始到突破1000万千瓦,内蒙古电网走过了整整12年的时间,而实现1000万千瓦到2000万千瓦的跨越,仅用了2年!这一突破见
四月伊始,春回大地,内蒙古电网新能源发电迎来开门红。继全网新能源单月发电量2024年11月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后,已连续5个月保持超百亿千瓦时纪录,每月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均超过30%。3月份全网新能源发电量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发电量占比达到39.55%,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内蒙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