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应用电网侧市场正文

业内首款9MWh储能系统!储能“叠叠乐”、安全是否有保障?

2025-05-09 08:31来源:北极星储能网作者: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宁德时代储能系统储能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7日,宁德时代全球首发9MWh储能系统,对比现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5MWh、6.9MWh、7MWh等常见容量,9MWh的容量突破无疑又是一个行业重磅。

储能容量再次升级?

为了推动储能降本,提高单体电芯容量、从而提升储能系统的容量和能量密度,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当前市面现有的大型集装箱储能系统产品中,容量最大的为13.36MWh。今年以来,以远景、海博思创为首的部分集成商,通过采用更大容量的储能电芯、相继实现了储能单箱7MWh、8MWh的超大容量限制。但在应用市场来看,实际项目所使用的主流储能系统仍然未超过6MWh。

对比来看,宁德时代此次发布的9MWh储能系统,不仅仅是“大容量”的突破,更是设计上的“颠覆”式创新。

据了解,这款新品TENER Stack采用了上下两个单柜叠放设计形式,分为A/B柜。内部基于宁德时代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与五年零衰减技术,相较于传统的20英尺集装箱系统来看,这款产品的体积利用率提高了45%,能量密度提高50%,所存的电量足以充满150辆电动汽车或为普通德国家庭供电6年。另外,为了提高储能兼容性和系统效率,TENER Stack将支持集中式和组串式PCS架构。

综合现场照片来判断,这款产品依然是一款直流侧储能系统,上下柜子容量均为4.5MWh。

同样是部署800MWh的储能项目,使用TENER Stack所需的储能系统数量将比与传统的6MWh系统减少近三分之一,同时这样也可以减少配套的PCS单元的数量和与系统规模过大所带来的隐性成本,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40%,预计可为开发商节约高达20%总建设成本。

运输方面,为了应对与运输超过36吨的集装箱相关的物流挑战,宁德时代开发了“二合一”设计,减少了等待时间和专业运输成本最高可达35%。每个半高单元的重量严格控制在36吨以下,确保符合全球99%的市场运输法规。

宁德时代储能系统首席技术官兼欧洲储能系统总裁许金梅称,该款产品将同时满足市场对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高能量密度、更小占地面积、更简单的交流侧配置和以及灵活部署的需求。

谁是真的“叠”代储能?

不过,宁德时代并不是业内首款叠层设计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而且很明显的宁王叠的是电池舱,但另外一家企业同样也推出过“叠层”设计的储能方案。

今年2月13日,全球储能系统龙头Fluence推出全球首款叠层设计的储能系统Smartstack™,颠覆了此前储能系统集成设计理念。这是一款高能量密度的交直流一体化储能系统,电压等级1500V,内部采用314Ah电芯,总储能容量达7.5MWh,能量密度比目前市场上交直流一体的储能系统高出约30%,并且可以兼容2小时、4小时,或更长的6小时和8小时储能需求。

这一高密度设计使得项目在现有占地面积内能够实现发出更多电量,从而降低储能投资成本,并使之前受限的站点也可以开发储能项目。

这种储能系统依然分为电池舱和智能滑块。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实现维护期间单一部件的灵活更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储能系统在线率。

其中顶部为电池舱,且采用模块化独立设计,单个模块尺寸约1762x2528x2550mm,重量为15.5吨,且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轻松实现经济高效地扩展。该电池舱支持来自多个供应商的电池,确保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最佳性能。而且在维护或技术升级期间可以灵活更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储能系统在线率。

下层智能滑块为电气控制舱,尺寸为7315x2200x1524mm,重11吨。电气控制舱内部集成了先进的冷却设备、电源控制系统硬件、线缆,并融合了全面的智能控制和监控系统,可与电池舱连接,以实现快速安装和预测性维护,而无需停机。

据Fluence介绍,同时这样设计也使得项目占地面积更小,从而降低初始投资成本,之前占地受限的站点也将可以实现储能项目开发。

另外,这款储能系统电池舱之间设计了隔离区间距,可以防止储能过热事件在整个储能系统中扩散。Fluence称,这种保护配合超越全球标准的多层网络安全架构,可全面守护储能资产安全和储能运营收入。

官方资料称,Smartstack的创新设计保证储能系统容量可利用率高达99%,结合Fluence的长期服务协议,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储能收益率。

当时fluence表示,预计该储能系统将于2025年最后一个季度前开始交付。

叠叠乐,灵活能否保障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储能业内并不推崇这种上下堆叠的方式,因储能系统存在散热难、维护难的问题,尤其是电池存在热失控风险,双层叠放方案在运输、消防、验收等方面均存在堵点。曾有消防领域专家指出,在双层设计的储能项目方案中,一旦储能系统发生失火事故,消防员很难对其实施灭火救援,这样反而对于储能项目整体财产安全构成极大挑战。

另一方面,接触储能的业内人士也都熟悉,锂电池因为具有能量密度高的特点,因而容量越大、重量也越大,顶层储能系统重量给底层建筑或系统所带来的结构性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业内层传出屋顶建设储能的方案,在部分业内人人士看来,并不符合建筑施工领域的常规做法。

但宁德时代在此次新品发布会中提到,TENER Stack采用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具有相对更加优良的热稳定性,升级后的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了40%,触发抑制系统的速度提高了35%,因而具备更早期的火灾预警功能,新的三层绝缘设计将储能系统耐火性提高到两个小时。另外,宁德时代还表示,该系统符合IEEE693抗震标准,可承受9级地震和5级飓风。

而Fluence的储能系统中,全面融入了实时监控平台,据称可以通过本地化的人工智能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并在嵌入式控制软件支撑下,可以提供跨储能产品组合的全面分析预测,在保护资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效率,从而降低了总投资成本,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实现比传统储能解决方案更高的内部收益率IRR。

欧洲储能系统首席技术官赵忠松强调,“宁德时代不仅仅是在提供储能产品,而是在提供全球适用的能源解决方案。9MWh并不是能量密度或空间的极限。”

当然,如果叠层设计在消防建筑运输等等更方面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那么储能系统完全可以通过叠层实现更高的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因此,储能系统“大”容量的突破点可能不在乎电芯容量,“高度”也许才是限制储能系统容量上限的天花板。

原标题:业内首款9MWh储能系统!储能“叠叠乐”、安全是否有保障?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作者: 北极星储能网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宁德时代查看更多>储能系统查看更多>储能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