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片来源: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官微
该项目作为中国建材集团“揭榜挂帅”项目重要成果之一,采用了国际领先的全氧燃烧流程再造原创技术及装备,是中国建材集团水泥板块首个CCUS示范项目,也是全氧燃烧耦合低能耗碳捕集技术在国内外水泥工业首次示范应用,充分彰显了中国建材集团通过研发创新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与担当。该项目此前已获得世界水泥协会(WCA)“2024年度气候行动技术与工程奖”、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筑材料行业突破性新技术新产品”等多项荣誉。
据了解,该项目于1月9日顺利点火,是全球水泥行业规模最大的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示范项目,标志着全氧燃烧技术在水泥行业脱碳方面的首次工业应用。该示范项目采用了天津水泥院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氧燃烧流程再造原创技术,以及多套自主研发的全氧燃烧关键核心装备。示范项目于2024年1月9日顺利投产后,全氧燃烧系统烟气二氧化碳干基浓度及系统电耗等指标达到设计指标,得到国内外同行及国际大型水泥集团重点关注和现场调研。此外,示范项目于2024年5月荣获世界水泥协会(WCA) 2024年度气候行动技术与工程奖,并表示该奖项是对全球水泥行业第一个全氧燃烧CCUS项目的技术和工程工作的高度认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17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装置完成了连续72小时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产品气纯度大于95%的条件下,平均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初步展现出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低能耗优势。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牵头承担的“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公布2024年度集团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共有45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7个,快随小编看一看一等奖项目。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核设计软件(cosNU)开发与应用为提升我国核电软件的整体技术水平,中央研究院依托国家能源核电软件重点实验室,联合上海核工院,自2011年起,在多项国家科技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其中指出:重点开发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关键技术,突破石墨烯、高活性轻金属等固态储氢材料。原文如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
5月24日,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低能耗碳捕集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等9名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构建了适应燃煤、燃气烟气特征和分离特性的
近日,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业内首套低能耗碳捕集与利用装置成功在上海徐汇金融城、盈创住宅张江机器人谷、中建广场项目落地应用。中建八局低能耗碳捕集与利用装置中建八局低能耗碳捕集与利用装置包括挖掘机尾气矿化利用装置、燃气锅炉烟气矿化利用装置,通过溶液流量和pH传感器
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增量配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与应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应用等均为鼓励类。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华能陇东基地150万吨/年先进低能耗碳捕集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该项目位于甘肃庆阳华能陇东能源基地,是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依托建筑集团承建的正宁2×1000兆瓦机组电厂项目,实现二氧化碳捕集规模150万吨/年。项目采用燃烧后化学吸收法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聚力头号工程大抓三个经济”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行动。扎实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要求,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能集团电子商务平台近日发布华能甘肃公司陇东基地150万吨年先进低能耗碳捕集示范工程五通一平工程招标公告,详情如下:(招标编号:HNZB2022-11-3-329)项目所在地区:甘肃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甘肃公司陇东基地150万吨年先进低能耗碳捕集示范工程五通一平工程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
CCUS技术对于油气行业而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力手段。油气企业推动CCUS产业发展的优势何在?未来应如何实现规模化发展?对此,中能传媒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导师、CCUS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琦。中能传媒:油气企业参与CCUS项目是否具有自身发展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作为新疆煤炭行业的领军企业,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汇能源”)自成立以来始终紧跟国家战略,不断在能源领域深耕细作。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了广汇能源董事长韩士发,试图深入了解广汇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业兴疆、延伸
截至2025年4月,全球运行的CO捕集和封存能力略高于5000万吨,较一年前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到2030年,封存能力可能达到6.7亿吨CO,与此前数据库更新相比增加了10%。CCUS项目数据库对2030年前项目管道数据的梳理显示,行业更注重推进现有项目,而非规划新项目。若当前在建项目全部完成,现有产能将几乎
“一年来,建材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共发布节能、绿色、低碳项目107项,在研项目70项,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国庆日前在2025年“六零绿色建材日”活动上表示,行业已组织完成玻璃纤维、水泥制品等9项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实现建材行
6月4日,冀东油田陆上作业区顺利通过第三方碳中和认证,成为中国石油首个获得碳中和认证的采油厂级单位。今年年初以来,陆上作业区紧紧围绕油田“绿色多能供给,清洁化融合”能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光伏发电作为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借助智能电网调控技术,为生产输送绿电
6月11日,SNECPV+2025国际光伏储能两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余家企业参展,国际展商比例占30%,是中国、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光伏盛会。本届展会,双良以“零碳智慧共生”理念,携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亮相。一方面,双良依托在光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观察“随着电煤消耗呈现新特点,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到60%以上。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前,电力行业用煤量仍将继续小幅增长,增速放缓。”6月1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
6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发布了《2025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修订及宣贯计划的通知》,低碳院CCUS团队作为主要编制单位的《燃煤烟气变压吸附法碳捕集系统能效测试技术规范》《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监测计量技术规范》《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性能测试技术规范》,以及作为重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迅速引发了业界对新一代煤电的广泛关注。与历次转型相比,新一代煤电“新”在哪儿,应如何推进建设?从系统角度来看,新一代煤电的“新”主要体现在新形势、新体系、新技术、新思维四
6月6日,上海电建一公司成功中标外高桥一厂扩容量替代项目#5机组安装工程。该项目的成功中标,为公司持续深耕火电领域筑牢了坚实根基,为后续业务拓展与品牌价值提升奠定了稳固基础该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发电厂,规划建设2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公司主要承建其中5号燃煤发电
日前,《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锚定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按照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进行安排部署。关于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各有关企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
6月6日,阳泉市能源局关于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推进风光新能源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国土空间资源,统筹优化布局,梳理全市风光资源现状及开发潜力。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全面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利用和高质量发展,逐步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延伸发展
最近,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级微电网在常州武进高新区创新产业园投运,该微电网由常州滨湖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合作建设,供能面积达37万平方米,年用电量约4200万千瓦时,建设1.61兆瓦分布式光伏,可为楼宇、厂房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能源供应。读完这则消息,笔者生出许多感慨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时代的“心脏”,承载着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与传输任务。然而,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其高能耗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科士达作为引领行业的智慧能源领域全能方案供应商,参编了国家标准《绿色数据中心评价》。该标准于20
6月11日,在2025SNEC展会期间,通威正式宣布加入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lobalSolarCouncil,GSC)、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行动联盟(IRENACoalitionforAction)及太阳能管理倡议(SolarStewardshipInitiative,SSI)。这是通威首次同时亮相全球三大新能源权威组织,再次彰显通威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领
12日,位于江苏徐州市下辖邳州市的国能邳州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厂区内,硕大的抓斗循环往复,将干燥的秸秆投放到传输带上,源源不断地传送到焚烧炉内。这些秸秆焚烧后变成清洁电能,并入电网后输送到千家万户。“我们厂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秸秆收、储、运、用体系,一年大概能消耗小麦、玉米、稻草的秸秆30万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6月10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鼓励各地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支持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削峰填谷等措施降低制氢成本。原文如下: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加快工业领域清
产业绿色化,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自2016年起,金风科技在新能源行业内率先实施“绿色供应链”项目,积极助力供应商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电力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工作。近日,金风科技为供应链伙伴南通鋆鼎打造的光储一体化零碳解决方案正式落地,实现一期2.14MW分布式光伏并网,为制造业能
截至2025年4月,全球运行的CO捕集和封存能力略高于5000万吨,较一年前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到2030年,封存能力可能达到6.7亿吨CO,与此前数据库更新相比增加了10%。CCUS项目数据库对2030年前项目管道数据的梳理显示,行业更注重推进现有项目,而非规划新项目。若当前在建项目全部完成,现有产能将几乎
6月1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9日-6月13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因地制宜开展离网制氢等试点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架构6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深远海、沙戈荒、“高海边无”等电网薄弱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离网
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系统部署绿电直连,开创了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新模式、新路径,这不仅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推动提高
5月20~21日,由国家电网公司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及“绿色贸易碳核算规则与电碳协同关键技术探讨闭门会议”在北京举行。其间,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系统在线演练形式发布了分时、分区、分压电碳因子测算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认可肯定。自国家电网公司碳业务体系发布以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