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CCUS技术对于油气行业而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力手段。油气企业推动CCUS产业发展的优势何在?未来应如何实现规模化发展?对此,中能传媒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导师、CCUS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琦。
中能传媒:油气企业参与CCUS项目是否具有自身发展优势?
刘琦: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油气企业都是CCUS领域中的先驱者。油气企业可以把二氧化碳气驱强化采油与二氧化碳在地质体中长期安全封存相结合,由此兼顾温室气体减排的社会环境效益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经济效益。
我国油气企业在“双碳”目标提出前就已经开展了多个二氧化碳气驱强化采油先导性示范项目,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技术与工程经验。CCUS技术路径中的地质利用与封存是其目前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的最重要手段,而地质利用与封存涉及到的主要环节与油气开采过程高度重合,均涉及到地质勘探、钻完井、注入流体、储运、监测等,因此在技术层面上油气企业开展CCUS项目具有先天的优势。
此外,油气企业还具有煤电、钢铁、水泥等大型二氧化碳排放源企业所无法比拟的源汇匹配关系。油气企业内部具有炼厂等大型二氧化碳排放源企业,而其内部的油气田完全能够消纳整个企业系统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油气企业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利用自身优势定会在CCUS技术的发展与大规模应用方面挑大梁。
中能传媒:当前,油气行业实施CCUS项目成效如何,未来实现规模化发展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刘琦:目前,油气行业CCUS项目正在通往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上。在“双碳”战略推动下,基于十几年来积累的丰富工程示范经验,国有油气企业加快推进CCUS规模化工业应用专项工程建设,开展原创技术攻关,统筹内外部碳源,全面推进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
中国石化于今年1月建成国内第一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对我国推进CCUS规模化发展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同时,中国石油启动松辽盆地300万吨CCUS重大示范工程,并重点开展“四大工程示范”“六个先导试验”,力争到2025年CCUS年注二氧化碳达到500万吨。而中国海油在去年8月启动我国首个海上146万吨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之后,又于今年6月联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壳牌和埃克森美孚,签署了大亚湾区CCUS集群研究项目谅解备忘录,拟共同建设1000万吨级的我国首个海上规模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
“十四五”期间,油气行业将会涌现出更多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项目的实施将积累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数据,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突破,也将为行业内更多大规模项目的实施提供信心。
当前CCUS产业发展还需在新一代低成本低能耗高效捕集技术、二氧化碳管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等方面进行突破,并且油气行业盼望着CCUS产业财政扶持政策的尽早出台。我认为“十五五”末到“十六五”期间有望实现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
中能传媒:油气企业推进CCUS项目面临高运行成本的难题,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提升减排需求及减排效益?
刘琦:解决油气企业开展CCUS项目面临高运行成本问题的核心是加快CCUS各环节关键技术研发攻关。CCUS项目的成本与能耗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碳捕集环节,开发新一代低成本、低能耗碳捕集技术是实现CCUS项目降本的重要抓手。同时,还要加快规划布局CCUS基础设施建设,大幅降低运输成本。另外,根据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封存量和可用基础设施选定源汇匹配度高的CCUS枢纽,整合CCUS技术不同环节(油企内部之间或油企与外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建立CCUS产业集群,探索新的互惠多赢的CCUS产业联合模式,进而可以通过提高规模效益以共享开发成本的降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7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以保障煤炭、油气、电力可靠稳定供应为基础,夯实省内生产,拓展省外资源,锻强供应链条,织密保障网络,切实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民生需要。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严格煤
在能源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保障充足的能源供给已经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这直接促使油气上游勘探和生产支出大幅反弹,尤其是近年来项目不断拖延和取消的东南亚地区。此外,在强化能源安全的大环境中,上游开发项目退役活动也呈现集体趋缓的态势。能源咨询公司睿咨得能源日前发布报告预计,2023年,亚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2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开发布《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合理安排支撑性和调节性清洁煤电建设,有序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
石油行业受高油价刺激,在过去一年可谓一路“狂飙”,各大油气生产企业纷纷创下利润新高。进入2023年,在后疫情时代,新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正朝我们迎面而来!(来源: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作者:石油Link)春节过后,俄乌冲突面临升级,全球能源业未来仍扑朔迷离。然而,放眼国内,能源行业可谓一枝
第八篇国际能源市场剧烈动荡(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国际能源大事1.乌克兰危机严重冲击全球能源市场进入2022年,世界油气市场依旧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能源价格延续着此前的上涨趋势。年初以来不断升温的乌克兰局势导致原本就处在供需紧平衡中的能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指出,“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非化石能源成为新增用能供给主体,煤炭消费占比持续下降,重点行业
1月11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2022年,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大牛地气田生产天然气30.57亿立方米,连续10年每年稳产气超30亿立方米。目前,华北油气分公司日产天然气超1500万立方米,大部分天然气通过国家管网输向河北、河南等黄河流域省区,守护千家万户温暖过冬。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缘
2023年,在地缘冲突、气候变化、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安全不确定性将依然存在。这场能源危机从去年延续至今,引发一些国家燃料短缺、企业倒闭、经济运行放缓,不仅迫使相关国家调整能源政策,而且可能促使国际能源格局深刻变化。■■能源危机引发连锁反应去年以来,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急剧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1月31日,17家央企陆续在公司官网上披露了2021年度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情况,其中油气领域涉及5家,分别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中化、国家管网;电力领域涉及12家,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多家企业。总体来看,剔除了社保、企业年金和公
第二篇油气增储上产全力推进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政策与大事1.油气增储上产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国际形势,油气行业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切实保障国内核心油气需求。油气产量超额完成“七年行动计划”阶段性目标,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过2170亿立方米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21年度薪酬情况,董事长、党组书记汪东进2021年度税前报酬为92.14万元。
在近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透露,中国已完成控制甲烷排放的行动计划战略,目前正在审批阶段。未来,甲烷减排主要着力点在油气、农业畜牧业,垃圾废弃物三个领域,方案亦明确了相应目标、计划和激励性政策措施。“甲烷减排可
清澈宁静的湖水中,美丽的黑天鹅悠闲地游弋,它们在嬉戏、觅食、互相梳理羽毛——这并非公园一隅,而是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内的景象。建设生态油田是油气行业探寻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东临渤海,大港油田辖区内地下油气资源富集的同时,环境敏感区域众多。为最大程度地保证生产与环保同行,大港油田制定了
冷风劲吹,鏖战又起。在保供重任下,如何合理调配资源、积极应对市场新风险,是相关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闻”)近日,由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与标普全球共同主办的2022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召开,深度解析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新趋势,就能源发展与安全
国内外油气行业形势分析(2022年12月)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推动中俄油气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国际要点·国际原油市场各方博弈持续欧洲天然气供应短缺风险依然存在·国内要点·原油、天然气生产同比保持增长油气勘探开发屡获突破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中俄东线泰安—
国内外油气行业形势分析(2022年11月)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确保采暖季天然气保供稳价工作落实到位·国际要点·全球天然气供应链风险凸显国际原油市场各方博弈持续·国内要点·原油、天然气生产同比保持增长《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
油气行业CCUS优势明显——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CCUS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琦来源:能源新闻作者:王若曦CCUS技术对于油气行业而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力手段。油气企业推动CCUS产业发展的优势何在?未来应如何实现规模化发展?对此,中能传媒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
国内外油气行业形势分析(2022年10月)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国际要点·“北溪”管道泄漏,欧洲天然气市场形势难乐观国际原油市场动荡难安,油价短期内将继续波动·国内要点·原油、天然气生产同比增长国家能源局印发《能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安徽省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油气管道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详情如下:[$NewPage$][$NewPage$]
2021年6月25日,“深海一号”顺利投产,这是我国海洋油气领域一次重大跨越,宣告了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进入超深水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油气行业取得了非凡成就,已成为我国油气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勘探开发迎来大发展时期,奋力迈向海洋强国新征程。未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海洋油气行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油气行业不断挖掘勘探开发潜力,大力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郭焦锋吴鼎文)一、油气行业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商务部日前下发2023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配额总量为11182万吨。至此,前两批共计下发13182万吨,同比去年前两批下降18.5%。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批传统地炼和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下发总量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传统地炼方面,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下,三年来共计淘汰落后产能2696万吨,削
1月8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23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对外发布《后疫情时代中国能源经济指数变化趋势》《省级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2012-2022年)》《2023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中国碳市场回顾与最优行业纳入顺序展望(2023)》等8份研究
12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5.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3%;全口径发电量104.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0%;原油产量29.57万吨,同比增长13.94%;原油加工量76.30万吨,同比下降4.53%;天然气产量1.70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7.88%;天然气消费量3.8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6.00%;原煤产量85.09万吨,同比下降5.73
1-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增长,原油产量下降,天然气产量增长,原油加工量下降,发电量下降。原煤产量3158.1万吨,同比增长1.3%;原油产量984.1万吨,同比下降6.8%;天然气产量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原油加工量9738.8万吨,同比下降6.3%;汽油和煤油产量分别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决策部署,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行业共识,激发奋进力量,经组织有关研究机构、企业和院士专家研究,形成2022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一、原油产量时隔六年重返两亿吨2022年,围绕老油田硬
日前,海油发展投资建造的“海洋石油123”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在江苏省南通市顺利出坞。此次下水出坞标志着我国新建船型FPSO智能化挺进全生命周期科技降本新阶段,对助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石油123”是一艘10万吨级双壳双底FPSO,整体设计寿命25年,总长约241.5米,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经本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预计2022年全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96亿元到1,4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693亿元到733亿元,同比增加约99%到104%。预计2022年全年度实现归属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中国石化发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生产经营业绩提示性公告》。2022年,油气当量产量489.07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1.94%;原油产量280.86百万桶,同比增长0.39%;天然气产量12,480.75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4.1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重点抓好10个方面。其中要推动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利用,释放优质产能,力争原煤产量7100万吨以上。推进国家原油和成品油储备项目建设,建成2个应急气源储备中心。详情如下: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1日在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回望2022,能源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来源: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作者:石油Link)01化石能源高位运行“双碳”大目标下,化石能源依然展现了很强的钞能力。能源危机推动油、气、煤价格一路高涨。2022年3月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桶139.13美元,创自2008年以来新高。LNG价格在2022也大幅
1月12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2023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提出从2023年起,实施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战略牵引,以着力提升战略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精神感召力为主要内涵的高质量发展行动,力争到中国石化成立四十五周年之际,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标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