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脱碳燃料”相关结果810

      来源: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6-12

      本市从膜电极、双极板到燃料电池汽车的系统集成初步形成了技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二是在氢的储存、运输和加注方面,布局研...氢能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单位质量热 值高、储量丰富、来源多样、应用广泛的特点,是推动零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和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绿氢未来 势不可挡 | 清能股份参展FCVC2024

      来源:清能股份2024-06-08

      6月4-6日,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 2024)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清能股份在会场展示并介绍了1mw pem电解槽及系统、aem电解制氢技术、200kw复合双极板燃料电池系统

      2024国际氢能与<mark>燃料</mark>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开幕!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6-05

      图: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副总干事gauri singhgauri singh表示,绿氢在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工业领域脱碳、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汤文侃汤文侃表示,上海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方面取得初步成效,示范应用稳步推进,技术瓶颈不断突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5-30

      “未来,生物质能的非电利用领域将成为发展重点,特别是在难以通过传统方式实现脱碳的关键领域,生物质能将发挥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报告》显示,比如,在工业部门,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高温加热和原料处理过程中,可采用生物天然气作为燃料;在交通部门,航空运输公司可采用生物航煤减少碳排放。

      来源:中国船舶2024-05-16

      中国船级社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发布的《航运低碳发展展望2023》指出,除液化天然气、甲醇、氨等替代燃料之外,船用碳捕捉技术(occs)是一项有望实现航运大规模脱碳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大幅度减少航运碳排放的潜力

      2024中关村论坛“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圆满召开!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4-29

      图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单忠德许心超在致辞中表示:氢能作为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详细介绍了韩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路线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 105在燃料电池技术和多种相关应用的标准化情况,为氢能和燃料电池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国际视野。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4-2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及燃料应用国。2022年我国甲醇产能超过1亿吨,年消费达9224万吨,全年甲醇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在“氢能与绿色燃料分论坛”分论坛上表示,积极发展绿色甲醇的同时,通过绿氢耦合煤化工促进传统甲醇生产过程脱碳尤为重要。

      金风科技兴安盟风电耦合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开工!

      来源:金风科技2024-04-19

      dnv(挪威船级社)替代燃料洞察 (afi) 数据平台统计指出,今年1月甲醇燃料船舶新船订单多达23艘,lng动力船仅有10艘。...兴安盟委书记张晓兵、兴安盟委副书记苏和、兴安盟政协主席刘树成、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马士基中国区脱碳业务总监karim fahssis等政府、企业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4-10

      在中国燃料电池产业聚集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仙湖氢谷,全国首个以氢能研究为主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仙湖实验室正在牵头研发氢氨融合新能源技术。...“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氢能产业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未来将助力实现工业、交通、建筑和发电部门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脱碳,成为非化石能源有效接替化石能源的关键“助手”。

      来源:马士基集团2024-04-10

      双方认为在全球商业供应链运营过程中,消费传统化石燃料或利用此类燃料提供的电力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威胁日益加剧,这种排放是不可持续的,需要与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以克服在全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遇到的障碍

      风电+绿氢,爆发!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4-08

      通过以电转氢为核心的硬件系统,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化为氢,后续与化工流程相结合,生成绿色大宗化工产品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绿色甲烷、绿色合成燃料等,助力钢铁、化工、航空、海运等各行业脱碳,成为未来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3-26

      ——编者在中国燃料电池产业聚集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仙湖氢谷,全国首个以氢能研究为主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仙湖实验室正在牵头研发氢氨融合新能源技术。...“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氢能产业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未来将助力实现工业、交通、建筑和发电部门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脱碳,成为非化石能源有效接替化石能源的关键“助手”。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3-15

      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率的目的是通过减少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燃料的使用,来增强该领域的能源独立性和可持续性。...成员国需要对采取的供暖系统的脱碳措施进行明确规划,以便到2040年逐步淘汰供暖和制冷领域的化石燃料。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03-11

      oklo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jacob dewitte表示,随着美国向大规模采用电动汽车和脱碳迈进,“我们需要大量的能源,包括供暖和烹饪——如果我们想让这些过程电气化,就需要更多发电厂。”...该工厂将建在爱达荷州国家实验室,这是一个研究设施,oklo已获得美国能源部的拨款,用于测试将核废料回收为新燃料。dewitte说,这种设计也更安全,使用液态金属作为冷却剂而不是水。

      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钟宝申:融技术与政策之力 擘画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来源:隆基绿能2024-03-07

      欧盟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将船运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中,各大船东公司都开始积极制定脱碳战略和应对方案,而使用绿氢制取绿色甲醇替代传统燃油作为船用燃料是其中最受欢迎的方案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参会中钟宝申表示,在全球深度脱碳的大背景下,绿氢作为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载体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扮演关键角色,对我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29

      短期内,在电气化、氢能等难以脱碳的领域,可能恰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战场。”利用规模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资源丰富且利用方式多元,但受制于自身特点,当前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率并不高。...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取得较快发展,已初步建立了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热、成型燃料加工及厌氧发酵产沼气等关键技术体系,在生物质锅炉、成型燃料机械以及发酵装置等关键装备制造方面已具备自主研发和商业化生产能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27

      短期内,在电气化、氢能等难以脱碳的领域,可能恰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战场。”利用规模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资源丰富且利用方式多元,但受制于自身特点,当前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率并不高。...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取得较快发展,已初步建立了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热、成型燃料加工及厌氧发酵产沼气等关键技术体系,在生物质锅炉、成型燃料机械以及发酵装置等关键装备制造方面已具备自主研发和商业化生产能力

      对话 | 刘鸿鹏:中国风电“走出去”需重视“南南合作”

      来源:《风能》2024-02-04

      能源可及性,尤其是在2030年实现人人享有清洁炊事燃料的目标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而可再生能源分散式供电技术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亚太地区各国政府面临着既要稳定能源供应,又要实现能源转型的压力。...此外,东道国阿联酋采用灵活策略,在推进cop28正式谈判的同时,由相关国家和利益相关方提出各种不同的减排倡议,包括50家油气公司加入《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宣布到2050年或之前实现油气行业的碳与甲烷净零排放

      远景能源携手巴斯夫 打造创新电子甲醇解决方案

      来源:远景能源2024-01-31

      远景赤峰绿色氢能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商业绿氢项目,因其技术创新性和在脱碳和减排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cop28气候峰会上荣获“能源转型变革奖”。...甲醇是用途最广、最清洁的燃料之一,在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作为公路、海运和航空运输以及其他行业的替代能源。此外,甲醇具有稳定性,可以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储存。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1-30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利用结构不断优化,天然气消费基数不断壮大,居民“煤改气”、城镇燃气、天然气发电、工业燃料和化工等领域协同发力。...氢能够发挥的作用包括:成为难以电气化的工业深度脱碳的抓手;是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储能载体;成为交通领域和新型高效燃料电池发电的重要能源;成为二氧化碳大规模化学利用合成氢基燃料的依托资源;成为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过渡的枢纽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