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负荷柔性控制”相关结果2204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前天

      千伏多端柔直互联技术,化解天河、黄埔等城市负荷中心供电难题等,实现电网供电能力大幅提高,短路电流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还明确优化500千伏骨干网、完善220千伏主网架、超前谋划变电站布点三项重点工作,并提出到2035年的建设目标:基本建成“合理分区、柔性互联、安全可控、开放互济”的500千伏主网架,探索利用220

      虚拟电厂:聚合可调节资源的“硬骨头”不好啃

      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2025-02-12

      运营商夹在中间,若拿不出让各方都满意的利益分配方案,资源控制权就是水中月、镜中花,虚拟电厂建设必然陷入僵局。还有信任、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这些红线。...虚拟电厂整合用户侧可调节资源,关键在于如何把这些资源高效低成本地管理起来,深度发掘柔性可调节能力。这不仅需要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深入挖掘潜在用户群体,还需要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

      新能源高渗透配电网<mark>柔性</mark>多状态开关的多目标优化<mark>控制</mark>策略

      来源:中国电力2025-02-12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高比例新能源配电台区的柔性互联开关的优化控制方法,从分布式电源消纳、网络损耗和日净负荷偏差方面建立了网络重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02柔性互联设备控制的多目标模型综合考虑柔性开关接入在负载功率平衡、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消纳、削峰填谷的作用及配电网运行经济性,建立了分布式能源日消纳量最大、馈线日净负荷偏差最小、网损最小的多目标模型。

      储能“擎天柱”!上能电气再创微电网项目典范

      来源:上能电气2025-02-11

      上能电气将继续专注于系统级控制技术研发的前沿,加速提供创新性的光储解决方案,扩展应用版图的同时为客户创造价值,共同擘画源网荷储高效互动的零碳电网新篇章。...尽管距离最近的电源点直线距离有近80公里,光储柴微电网通过其创新性的协同支撑工作模式,确保了对负荷的稳定供电,轻松克服了电力接入难、用电成本高、柴油污染重等广泛存在的行业挑战。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2-11

      电站新增两组600千瓦的超级充电堆、总容量160千瓦的光伏板和一套250千瓦的柔性互联装置,并首次采用了基于大模型的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能够预测光伏发电出力和充电负荷数据,还能自动调节储能装置的充放电过程,确保微电网运行收益最大化。昆山市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副主任吴凡与江苏电科院专家易文飞牵头组建了研发团队。

      再度面临重组,储能或成松下新出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2-08

      同样在2024年,海尔纳晖新能源全球首发六合一智慧魔方,实现了光储与负荷的智能联动。...2021年,格力研发出“零碳源”空调系统,背后是其“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的技术体系。2024年8月,董明珠曾公开表示,格力正在开发一款 “不要电”的空。

      上海市虚拟电厂市场化的盈利模式实践与探索

      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2025-02-05

      上海市虚拟电厂以“负荷型”虚拟电厂为主,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虚拟电厂运营商23家,运行容量为240.98万kw,申报可调节能力为69.74万kw,接入资源以楼宇空调、充换电站等柔性负荷为主,如图2所示。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01-26

      研发落地国内首套“并网型大负荷柔性控制终端装置”,有效化解云南新能源发电波动大与省内电解铝“直线大负荷”之间的矛盾。...针对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新等特点,南方电网指导云南电网建立健全核心技术攻关研究机制和管理体系,聚焦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和稳定机理、新能源高渗透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关键领域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5-01-22

      在供给侧,超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将给电力系统的电力与电量平衡带来巨大的压力;在负荷侧,参与互动的电网主体日益多元,电源与负荷将不再是独立的始末两端,而是变得杂糅共陈。...国网浙江电力科技部副主任李丰伟说,风光等新能源发电量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天然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难以预测和控制,电网需不断调整以适应这种不稳定的供电特性。

      国内首个!中国中车12.5兆瓦沙戈荒用风电机组“凌风号”下线

      来源:中国中车2025-01-20

      “凌风号”功率等级可实现11兆瓦-14兆瓦的柔性配置,风轮直径可拓展至超过250米。...机组采用五级试验验证体系,实现从设计、生产到运维的产品可靠性全生命周期管理;整机功能、布局模块化程度高,电气设备配置方案按需定制,整体、分体各类吊装运输方案灵活可选;配备载荷感知、系统控制等多种先进控制技术

      来源:天工电氢2025-01-20

      设备之间采用硬隔离技术和柔性控制技术,确保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备“安全、绿色、多能、经济”四大优势,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发电需求。...“天醇一号”发电站已接入新工绿氢的“天工电氢”充电小程序和“虚拟电厂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分布式加能的实时计量、检测和统计功能且能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分布式电源(如发电、储能等)、可控负荷和新能源汽车等资源聚合起来

      市场环境下灵活性资源虚拟电厂聚合调控关键技术综述

      来源:中国电力2025-01-17

      伴随着中国终端用能电气化进程稳步推进和智能终端的发展,海量分散式灵活性资源逐渐能被电力系统实时感知和柔性控制,蕴含巨大调节潜力,具备了提高电力系统柔性、参与电力系统调度和实现从“源随荷动”到“源荷互动”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1-15

      负荷特性由刚性、纯消费型,向柔性、产消型转变。变频空调、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等新型负荷快速发展,电力电子化新型用能设备广泛应用,尖峰负荷快速攀升,峰谷差进一步加大,调节资源需求不断提高。

      来源: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01-14

      在推动企业降本增效、节能增绿的同时,实现了对工业柔性负荷的秒级精准控制。10月,建成国家能源局确定的首批园区源网荷储协同微电网示范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协鑫能源中心。

      来源:国网江苏电力2025-01-14

      在推动企业降本增效、节能增绿的同时,实现了对工业柔性负荷的秒级精准控制。10月,建成国家能源局确定的首批园区源网荷储协同微电网示范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协鑫能源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1-14

      该企业建成了2878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6000千瓦/18000千瓦时储能以及500千瓦秒级柔性精准控制工业负荷的智能制造型微电网项目。...该微电网在推动企业降本增效、节能增绿的同时,实现对工业柔性负荷的秒级精准控制。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确定的首批园区源网荷储协同微电网示范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协鑫能源中心建成。

      来源: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2025-01-07

      试运行期间,由国网银川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闽宁绿电协同控制系统基于新能源及负荷实时数据,精准向镇区的储能电站发送充放电指令,自动调节镇区绿电供用平衡,镇区连续96小时绿电供应始终大于用电负荷

      清华四川院助力江苏首座AI智慧调控光储充换一体化站建设

      来源: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2025-01-07

      南星渎e站策略调节界面(图源西清能源)【配微协同控制能力提升】分析微网光伏、储能、充电桩、v2g、换电站、柔性负荷等可调资源运行数据,实时评估可调资源能力,支持负荷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虚拟电厂集成商等主站对微电网的总体功率控制

      来源:工信部2025-01-07

      加快突破纯氢冶金、合成氨宽负荷柔性生产工艺、氢电耦合全流程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工艺。(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研究制定水电解制氢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培育氢能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来源:南网50Hz2025-01-07

      前海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凯提到,电鸿化改造增强了电力负荷柔性控制,...“可调资源接入设备经过电鸿化改造后实现了指令分钟级精准跟踪,快速响应,支持agc(自动发电控制系统)指令的闭环控制,帮助电网平稳运行的同时还能实现多方利益共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