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冷技术”相关结果219

      来源:远景能源2021-12-14

      “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全部采用液冷热管理技术,远景液冷储能电芯由远景动力电池专家团队参与研发,引入动力汽车行业成熟的液冷热管理技术,可以将柜内所有电芯的温差精准控制在3℃以内。”

      大型储能电站纷纷落地 储能发展进入快车道

      来源:储能设计2021-09-28

      另外,随着大型项目的纷纷落地,大容量电芯、1500v直流系统、液冷、半户内布置等新技术也纷纷助力储能建设,例如,9月1日开工的三峡山东德州庆云储能电站采用的就是1500v液冷技术

      光储时代:1500V!<mark>液冷</mark>电池储能系统 正泰新能源发力储能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6-30

      采用液冷技术可以更好地确保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保证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正泰新能源董事长、总裁陆川表示,液冷电池系统接下来会是储能的标配。...特别是北京用户侧储能项目发生安全事故以后,行业内外对安全重视明显提高,液冷作为一种有效的电池热管理技术会越来越受欢迎,国外特斯拉在很早之前就采用了这种技术

      光储时代:1500V!<mark>液冷</mark>电池储能系统!正泰新能源发力储能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6-30

      采用液冷技术可以更好地确保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保证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正泰新能源董事长、总裁陆川表示,液冷电池系统接下来会是储能的标配。...特别是北京用户侧储能项目发生安全事故以后,行业内外对安全重视明显提高,液冷作为一种有效的电池热管理技术会越来越受欢迎,国外特斯拉在很早之前就采用了这种技术

      SNEC新品解读 | 正泰TELOGY 泰集驼峰储能系统

      来源:正泰新能源2021-06-05

      液冷电池系统相比传统40尺集装箱风冷电池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了超90%。采用液冷技术可以更好地确保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保证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在此背景下,正泰积极布局储能技术创新方向,开发核心产品作为技术平台和商业化载体,坚持安全和全生命周期成本作为重要的技术创新方向,助力储能实现产业化。正泰telogy 泰集驼峰储能系统应运而生。

      来源:电池联盟2021-05-11

      在模组设计与提升能量密度方面,中航锂电的集成液冷技术,将液冷系统与箱体集成在一起,既节省空间,又提高了电芯空间利用率。...开发三元电池系统不起火技术及产品 电池技术研发上,中航锂电同样不甘落后。

      储能系统集成争霸战(附84家集成商名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4-20

      宁德时代推出户外液冷电柜,采用创新液冷技术,实现高可靠高稳定,还可有效降低运营能耗及占地面积。...在今年的展会上,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均推出液冷型储能系统,据北极星储能网了解,液冷型储能系统设计来源于电动汽车,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减小温差,延长电池寿命。

      与时聚能、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蜂巢能源携“储能黑科技”惊艳亮相ESIE 2021储能国际展

      来源:蜂巢云储能2021-04-17

      钜·一体化液冷储能系统车规级液冷技术积淀,打造行业领先液冷储能产品,体积能量密度提升100%,能耗降低25%,可广泛应用于火储联合调频、新能源配套、电网侧、用户侧、独立储能等场景。

      来源:高工锂电2021-02-08

      典型的如大化所全钒液流电池电堆采用可焊接多孔离子传导膜,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完成了国际首台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的集成测试;储能系统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效果及安全性,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向高电压方向发展;储能用电池热管理液冷技术开启

      来源:人民邮电报2021-01-28

      由于传统数据中心的风冷技术存在空气换热效率低、热流密度低等缺点,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采用液冷技术,解决了传统数据中心能耗高、噪声大、设备密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27

      (三)即使发生电池单体的热失控,通过热管理及消防系统能够有效抑制热蔓延,将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致引起系统级的热失控,相关技术包括隔热设计技术液冷技术、局部精准消防技术等。

      来源:第一电动网2021-01-18

      采用1500v和液冷技术,能量密度和能量效率都大大提升。近两年海外提供了光伏和储能领域的重要市场,中国提供了主要供给。国内光伏发展同样迅速,但储能的规模化推广还缺乏政策和市场机制。...多元化和平台化为各场景提供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它是一个很需要解决的有效途径。在乘用车领域我们开发了12v锂电池的辅助电源,和传统的铅酸电池相比重量减少了80%,体积减少了60%,而且可以终身免维护。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1-12

      由于传统数据中心的风冷技术存在空气换热效率低、热流密度低等缺点,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采用液冷技术,缓解了传统数据中心能耗高、噪声大、设备密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来源:申菱环境2020-09-16

      我司数据中心冷却专家李得利就《冷却节能技术 助力新基建》为主题与在场各行业人士进行交流分享。申菱演讲在会上,李得利对液冷技术、氟泵双循环技术、蒸发冷却技术、智能热管技术等基础冷却节能技术进行分析。

      宁德时代谭立斌:储能最迫切就是要建立经济模式和市场模型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9-01

      第三句话就是最近这一两年电池技术有很多的新发展,跟储能比较相关的有两个,一是电芯层面,电池寿命的大幅提升,二是系统层面在高度集成方面有比较好的进步,包括液冷技术、ctp技术、系统集成的进步,都有很大的发展

      刀片电池再次来袭!比亚迪发布全新储能产品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8-12

      液冷技术——赋予储能新定义比亚迪新品byd cube创新采用了液冷技术,继承了比亚迪最新款车型“汉”的车规级设计标准,保障长期可靠性,空间利用率远远高于传统预留风道的风冷系统,更好地确保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0-07-27

      据了解,此次为越南客户提供的是由21700圆柱电芯系统集成的pack产品,电量达到90.3 kwh,能量密度达到150wh/kg以上,续航里程达到560km并配套液冷技术,可满足国内外高端整车客户需求。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06-09

      充电枪采用在线式液冷技术,重量明显减轻,提升了客户体验。”...工程实施项目经理肖文乔介绍:“产品采用全球先进的柔性功率控制、高防护设计等技术,具备柔性充电控制、即插即充等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多样性的充电需求。

      省电30%!全球首个<mark>液冷</mark>5G基站商用

      来源:网优雇佣军2020-06-08

      液冷技术让冷液直接流经设备,更加靠近热源实现精准制冷,可进一步提升冷却效率。此外,该液冷设备比空调设备体积小50%,重量轻30%,且无需维护、无噪音,可节省机房空间,节省租金和维护成本。

      蔚来汽车拟与江淮汽车混改登陆科创板

      来源:电车汇2020-02-25

      在面向未来的新能源领域,江淮汽车历经十年七代迭代研发,在电池热管理技术、本质安全管理技术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电池液冷技术世界领先,国内独一无二,累计应用推广新能源乘用车近10万辆,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5亿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