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负极材料”相关结果331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5-20

      他预测,下一代电池应该会用到硅碳材料,以最大化提升能量密度。杰夫·达恩也认为,“硅碳负极材料有助于提高能量密度,生产更轻更小的电池,比目前材料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来源:能见Eknower2019-04-26

      当前各国都把赌注押在高镍三元+硅碳负极材料上,但即使松下21700圆柱电池做到了镍钴铝之比达到0.9:0.5:0.5的变态极限,单体电芯的比能量最高才做到300wh/kg。...使用热失控温度越低的正极材料,电池的安全性越差。

      来源:溧阳日报2019-04-12

      目前,已建成工艺工程中心、测试分析中心、前沿技术中心等20个部门,孵化硅碳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薄膜固态电池等5个项目,获批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科技孵化园,联合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材料能源处处长彭子龙,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文亚,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王琛,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泓,以及我市领导徐华勤、邵钦华、庄松年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北理工制备出钠离子电池<mark>负极材料</mark>——硫氮共掺杂的介孔中空碳球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2019-04-11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孙克宁团队在高倍率、长循环钠离子电池负极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构建介孔中空结构并采用杂原子调控碳层间距,获得了具有较高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的碳负极材料

      三元电池持续高镍化发展  磷酸铁锂或杀回马枪?

      来源:EnergyTrend储能2019-03-25

      日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攻克高镍三元材料及硅碳负极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率先开发出比能量(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电池样品。...锂电池的正负极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地方,由于目前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远大于正极,且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下限取决于正极材料,所以提高能量密度就要不断升级正极材料

      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进行“内部交叉” 兰州化物所新型混合电容器研究获新进展

      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9-03-22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采用最为常用的蜡烛作为原料,采用简单的燃烧法制备了洋葱碳负极材料,并组装了高性能双碳钾离子混合电容器(如图3示),相关结果在线发表在j. mater. chem. a, 2019,...该碳纳米片作为负极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钾离子存储特性,为构筑高性能钾离子混合电容器奠定了基础。因此,研究人员利用碳纳米片负极材料与高容量氮掺杂三维碳正极材料构建了钾离子混合电容器(如图2示)。

      来源:汽车预言家2019-03-13

      东福斯特在去年10月正式投产了4.0ah、4.5ah的21700电芯,采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体系,单体比能量240wh/kg以上,系统能量密度可达160-180wh/kg。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3-12

      目前,福斯特已有4.0ah-4.5ah21700电芯,采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体系,能量密度在240wh/kg以上,pack成组后能量密度在160-180wh/kg。

      来源:大同时间2019-03-07

      主要建设内容为围绕5g、电动车、柔性显示和可穿戴领域开展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高性能磷酸铁锂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高性能石墨烯材料的产业化、高导热材料;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浆料、电热膜、电暖画

      锂电储能市场蓄势待发 锂电池<mark>负极材料</mark>需求高速增长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02-27

      材料负极进一步分类为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中间相碳微球(mcmb)、软炭(如焦炭)负极、硬炭负极、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等;其他非碳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硅基及其复合材料、氮化物负极、锡基材料、钛酸锂

      180wh/kg成技术新标杆 今年哪些企业能做到?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9-02-25

      ◆远东福斯特:4.5ah-21700电芯实现系统160-180wh/kg2018年10月,远东福斯特量产了4.0ah/4.5ah21700电芯采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体系,能量密度在240wh/kg以上...其中,其量产的5.0ah-21700电芯采用高镍材料体系,通过插拔式的模组设计系统能量密度可达到178-185wh/kg。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1-30

      不得不佩服的是,松下掌握的nca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隔膜和电解液技术及其背后的供应链体系,让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一时难以企及。...lg化学:材料基础催生软包动力电池“扛把子”韩国在动力电池技术方面稍逊日本,但其四大材料高端且健全,并拥有极高的自动化设备精密度、系统化程度及多年规模化生产所积淀的深厚经验。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1-28

      、纳米分散、包覆及预嵌锂等多种技术,研制容量高、首次效率高、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好的硅碳负极材料。...nca材料:多家布局、主要供应国外国内国内前驱体企业和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提升在高端锂电正极材料方面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多家正极材料企业都在布局nca材料,不过主要是销往国外。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1-28

      此次投产的21700-4.5ah电池采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体系,能量密度在240whh/kg以上,系统能量密度160-180wh/kg,计划今年投产21700-5.0ah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260wh...那么,在面对市场份额较大的a0级以上的中高端车型时,圆柱电池企业也在通过改进材料体系等方式来提高产品质量。以比克、天鹏电源为例,据了解,其已经开始批量供应高镍电池和nca电池。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1-24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来,已经有包括力神电池在内的多家企业在高镍ncm 811和 nca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拉动着硅碳负极材料的应用。...负极材料需求:19万吨而负极材料方面,2018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继续呈现上升趋势,增速与2017年基本相当,增量依然可观。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1-09

      虽然硅碳负极材料的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过随着高镍ncm811和nca三元电池的逐渐应用,硅碳负极材料必将迎来需求量的大爆发。...50亿元的大市场实验研究表示,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硅碳负极对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能发挥着比石墨负极更显著的功效。硅碳负极材料的应用,可以提升电池中活性物质含量,从而大大提升单体电芯的容量。

      工信部发布2018年重点新<mark>材料</mark>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含多个锂离子电池<mark>材料</mark>项目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8-12-2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工信部近日公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年版)》,其中包含镍钴铝酸锂三元材料、氟磷酸钒锂电池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无纺布陶瓷隔膜、锂电池隔膜涂布超细氧化铝粉体材料

      2019补贴政策前夕 30企业能量密度大PK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8-12-29

      目前比亚迪量产的三元方壳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了235wh/kg,采用高镍正极材料搭配石墨负极,能量密度最高能达到260wh/kg;同样的材料体系下,软包电池能实现280wh/kg的能量密度,在此基础上,搭配硅碳负极材料可以突破

      智慧能源:子公司远东福斯特中标3.59亿元储能设备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8-12-03

      2018年10月26日,远东福斯特已建成的以日本、韩国为主的两条21700型锂电池生产线投产,此次投产的4.0ah-4.5ah 21700电芯采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体系,能量密度在 240wh/kg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11-13

      因此,开发新型正负极材料体系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已迫在眉睫。...虽然nca的比容量高,但是和石墨负极组装成电池后,其能量密度还是很难大幅度提高,找到一种高电池容量的负极材料和nca三元正极匹配才能有效地将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提高到300wh/k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