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硅碳负极”相关结果266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8-03-01

      技术路线:ncm 811+硅碳负极能量密度达到 300 wh/kg,系统能量密度 200 wh/kg宁德时代、天津力神、合肥国轩高科采用高镍三元正极+硅碳负极,实现300瓦时/公斤的比能量,预计系统的能量密度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点评:补贴落地 反弹可期

      来源:中银国际2018-02-23

      此外,与高镍三元相配套的高比容量的硅碳负极和湿法涂覆隔膜渗透率也将加速提升。

      来源:高工锂电2018-02-08

      4.5万吨,硅碳负极产能达到1万吨。...深圳斯诺:3万吨在2017年高工锂电&电动车年会上,深圳斯诺研发工程师胡文良表示,公司在2018年负极材料产能将达到3.3万吨,其中石墨负极3万吨,硅碳负极0.3万吨;到2019年,公司的石墨负极材料产能将达到

      来源:中国有色网2018-01-31

      鹏辉能源通过对陶瓷和聚合物多功能复合涂层的应用,提高了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在高温、高压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鹏辉能源还开发出硅碳负极专用的工艺体系和电解液,使电池的首效提高到86%及以上,解决了电池前...从微观看,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会发生电解液分解、活性材料失活、正负极结构坍塌导致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数量减少等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并导致容量下降。

      储能市场有望成为拉动锂电池消费的增长点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01-29

      除了在技术路线上引入高镍三元材料之外,硅碳负极、复合隔膜、新型锂盐、石墨烯导电剂等新型材料也将更多的进行产业化应用。最后,智能制造加速落地。

      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寿命衰减难题如何破局?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1-29

      鹏辉能源通过对陶瓷和聚合物多功能复合涂层的应用,提高了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在高温、高压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鹏辉能源还开发出硅碳负极专用的工艺体系和电解液,使电池的首效提高到86%及以上,解决了电池前...从微观看,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会发生电解液分解、活性材料失活、正负极结构坍塌导致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数量减少等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并导致容量下降。

      欧阳明高院士:未来5—10年电动汽车实现15分钟充电75%

      来源:电力头条APP2018-01-22

      负极会从石墨负极硅碳负极,最后有可能到达金属锂负极,但目前无法确认。钴和镍都是战略物资,下一步目标高比能量电池正极主要是无钴无镍材料。

      来源:中国电池网2018-01-09

      而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比容量很低,在电池中的质量非常大(1克石墨负极材料要匹配2克以上正极材料);如果用硅碳负极,正极材料的匹配量更大。因此,行业对于新一代高容量正极材料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来源:能见Eknower2018-01-08

      欧阳明高介绍,为实现高能量密度,三个团队的技术路线相近,均为高镍三元正极、硅碳负极,目前已经基本实现300瓦时/公斤的比能量。...专家介绍,设计电池的第一准则是容量匹配,也就是正负极的容量要匹配。现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克容量很低,在电池中的质量非常大,1克石墨要匹配2克以上正极;如果用硅碳负极,正极的匹配量更大。

      2018年<mark>硅碳负极</mark>用量将翻一倍 配套正极/电解液/粘结剂趋向成熟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1-08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存在一种看法,电池企业会先将硅碳负极用于数码锂电池,等摸透了再向动力电池领域推广。目前圆柱、方形、软包电池等都有在试用硅碳负极,相对而言,18650结构比较适用硅碳负极,相对偏多些。

      干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机理和发展趋势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8-01-08

      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高电压、高镍正极材料,以及硅碳负极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功能性添加剂将会被使用。...(1)成膜添加剂:vc应用的比较广泛,其主要机理为碳负极表面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聚烷基碳酸锂化合物,从而有效抑制溶剂分子的共嵌入反应;ps、es、des、dms等物质,其主要机理为还原分解形成sei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研究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1-05

      、高压实石墨、硅碳负极过渡,本文将从各个企业的目前的研发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角度去探讨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对于负极而言,catl很早就开始研究硅材料的应用了,上面两张主要展示了人造sei膜对于循环过程中材料表面的保护,将破裂和粉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提高了硅碳负极的循环性能。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12-28

      事实上,行业内普遍认为,锂电技术的近期目标是通过高镍三元正极、硅碳负极实现300wh/kg;中期(2025年)目标是基于富锂锰基/高容量sic负极,实现单体400wh/kg;远期则是开发锂硫、锂空电池,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12-08

      在数码电池领域,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以天然石墨为主;在动力电池领域,人造石墨一直是电池企业的首选,接下来向硅碳负极升级路线也为业内一致认可。...2017年,既是负极材料咸鱼翻身的一年,又是勒紧裤腰带的一年。作为四大锂电池关键材料之一,负极材料近年来见诸报端的机会却相对偏少,这与其工艺、市场格局较为稳定有关。

      政策牵引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何去何从?

      来源:电池联盟2017-11-28

      未来,高能量密度的硅碳负极将成为极具竞争优势的负极材料之一。据媒体披露,特斯拉model3的电池技术即采用了硅碳负极,能量密度将可以达到300wh/kg。4、高镍三元时代即将来临。

      来源:中国电池联盟2017-10-30

      另据透露,特斯拉还是锂电池硅碳负极的应用者。而在我们国内,这一负极材料还处于实验阶段,没有达到应用和量产。最敏感的是价格问题。

      来源:中国电池联盟2017-10-24

      另据透露,特斯拉还是锂电池硅碳负极的应用者。而在我们国内,这一负极材料还处于实验阶段,没有达到应用和量产。最敏感的是价格问题。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7-10-10

      原材料涨价负极材料企业利润缩水针对负极材料净利润增长过低,杉杉股份指出,负极材料净利润的增长低于销售量的增长,主要原因为上半年负极材料价格及毛利率下降,导致产品盈利空间受到压缩。

      2017重点新材料示范目录公布 NCM/<mark>硅碳负极</mark>等4大锂电材料入围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9-22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上海杉杉、深圳斯诺、星城石墨、湖州创业等负极材料企业都在积极研发硅碳负极,主流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在推动硅碳负极动力电池的测试和产业化。...“目前业内的硅碳负极比容量普遍在450mah/g左右,但离600mah/g的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博认为,从产业化的角度而言,当前硅碳负极材料的产品性能还要进一步提升。

      工信部公布重大消息!锂电池材料行业巨变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9-20

      负极材料将提价20%-30%在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方面。《目录》对低比容量和高比容量分别作出了要求。...可见负极材料高低比容量的界限为600mah/g。锂电大数据了解到,负极材料要在满足比容量要求的同时实现量产,硅碳负极材料或成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