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福岛核事故”相关结果2732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6-26

      但事实上,自福岛核事故以来,日本核电份额锐减,2017年核电仅占电力供给的3%左右。...然而福岛核事故后,这一局面完全“扭转”。2011年因地震引起了三座核反应堆熔毁,不仅大大削弱了日本电力的“清洁度”,更引发了公众多年来都无法缓和的“反核”情绪。

      来源:经济导报2019-06-25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日本福岛核事故都是化学爆炸,不是核爆炸,核反应堆使用的铀235燃料浓度低,不存在爆炸问题。”日常生活中,人们谈“核”色变,关于对核能供热安全性的担忧,王乃彦解释说。

      欧洲氢能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2019-06-21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欧洲多数国家调整了核能发展政策,并没有把核电视为制氢的优先电源选项。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9-06-20

      再看 “华龙一号”同样也达到了目前世界采用最高安全标准,充分借鉴融合了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设计理念,以及我国30多年来在核电设计、建造、调试、运行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引入国际上先进的设计分析方法,吸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

      来源:中核集团2019-06-14

      其中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是华龙一号设计团队基于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提出的革新性创新思路,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pcs)则是能动和非能动技术的核心难点之一。

      来源:三代核电2019-06-14

      华龙一号采用最高安全标准,充分借鉴融合了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设计理念,以及我国30多年来在核电设计、建造、调试、运行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引入国际上先进的设计分析方法,吸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全面提高了安全性能...能动技术在核电站偏离正常时,能高效可靠地纠正偏离;而非能动技术主要是在严重事故导致电厂断电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循环、重力、化学反应、热膨胀、气体膨胀等自然现象,在无需电源支持的情况下保证反应堆的安全。

      世界核燃料产业面临新的变局

      来源:中国核工业2019-05-24

      福岛核事故后,主要核燃料产品供大于求问题日益凸显,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增大,部分核燃料供应商出现了关停产能、破产重组,因此全球核燃料供应结构面临新的变局。...2.福岛核事故后,在追求更高固有安全性理念的引导下,美国西屋公司、法国欧安诺、俄原集团、日本东芝公司等各国核电巨头借助技术革新加速了新一代先进燃料研发(包括atf燃料)。

      来源:英才杂志2019-05-23

      受到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核电站的安全性问题广受质疑。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核电重新启动,有2018年多个三代机组的成功商运的经验铺垫在先。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5-10

      详情点击日本核电迎来退役潮 预计花费67000亿元据nhk新闻网5月2日消息,8年前的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核电站决定将11个机组的原子炉全部报废。由此,日本迎来了“废炉时代”。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05-10

      2013年,仅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两年后,日本42%的电力供给来自天然气发电,15%来自于柴油发电,31%来自于煤电。...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日本的核反应堆数量已从1973年的5座激增到54座,使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第三大核能发电国。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05-10

      2013年,仅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两年后,日本42%的电力供给来自天然气发电,15%来自于柴油发电,31%来自于煤电。...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日本的核反应堆数量已从1973年的5座激增到54座,使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第三大核能发电国。

      来源:秦悦新能源2019-05-05

      此次事故之后,台湾核能学会要求台电重启核一厂1号机与核二厂2号机,也有民众要求重新考虑“核四”。日本在福岛核事故后也曾将所有核电站关闭,但今年5月由于电力供应短缺的压力,又重启部分核电供应。

      来源:NHK新闻网2019-05-05

      据nhk新闻网5月2日消息,8年前的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核电站决定将11个机组的原子炉全部报废。由此,日本迎来了“废炉时代”。...福岛第一核电事故之后,“废炉时代”的相关核电安全国家规定和标准进一步严格起来,除福岛核电站之外,已经有7座核电站,11个机组原子炉报废。

      来源:中新网2019-04-25

      在发生福岛核事故后,建设“特重设施”成为核电站的义务,并设有建成期限。...反恐设施也被称为“特定重大事故等处理设施”(简称:特重设施)。“特重设施”需建在远离反应堆的地点,配备通过远程控制使反应堆冷却的设备。即使反应堆遭受飞机冲撞等攻击,也能避免失去电源和冷却功能。

      解读|2019国家发改委核能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04-24

      全球核电正逐渐走出日本福岛核事故的阴影,以三代技术为主的核电发展第二个高峰正在到来,核电装机容量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而取得重大技术进展的我国核电将成为世界核电市场的一支生力军。...我国核电起步较晚,产业规模小、成本高,,如果实现群堆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可使价格降低15%,将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核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我国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提出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4-18

      英国最早开发民用核电的国家之一,也是福岛核事故后对核电态度相对宽松的欧洲国家。...但自1980年代后,英国国内本就存在着反核情绪,加之经济性因素,2016年英国政府审批的欣克利 c 角核电站工程仍是福岛核事故后至今欧洲兴建的首座核电站。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4-17

      以日本为例,即使福岛核事故就发生在日本境内,核电也并未被彻底摒弃。...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及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意大利举行了两次全民公投,政府尊重公投的结果,宣布彻底摒弃核电。此外,燃煤发电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发了民众强烈抗议,政府顺应民意承诺最晚于2025年淘汰煤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4-17

      以日本为例,即使福岛核事故就发生在日本境内,核电也并未被彻底摒弃。...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及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意大利举行了两次全民公投,政府尊重公投的结果,宣布彻底摒弃核电。此外,燃煤发电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发了民众强烈抗议,政府顺应民意承诺最晚于2025年淘汰煤电。

      来源:焦点访谈2019-04-16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引发了全球的核恐惧症。这么多人之所以会“谈核色变”,也是基于这几次核事故带来的影响。事实上,每一次核事故都促使人们去反思核电站的安全性问题,并从技术角度提高安全保障。

      来源:港股解码2019-04-15

      自从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中国收紧了对核电新项目审批,近些年断断续续有少数核电新项目获批。2012年和2015年,中国才核准了不到10个新的核电站项目,但之后又是三年多的“零审批”状态。...日本福岛核电站事件对核电行业影响深远,市场对核电企业的成长性表现较为忧虑。但中长期来看,核安全法以及出现的局部电力紧张,都会对中广核发电量带来利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