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目前,西欧地区94%的氢产量来自化石燃料,其中,54%是天然气制氢,31%是石油制氢,9%是煤制氢。中国富煤的资源禀赋下,煤制氢占比超过50%。
氢是一种零碳能源,但无论是化石燃料制氢还是电解水制氢,生产过程中都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电解水所用电很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因此这些氢仍是“高碳”的氢,一般被称为“灰氢”或“黑氢”。
要实现制氢过程的低碳化,获得全生命周期意义上低碳的“蓝氢”甚至零碳的“绿氢”,需要在化石燃料制氢系统的后端配合运行碳捕集和封存(CCS)装置,或直接利用非化石燃料生产的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进行电解水制氢。
考虑到碳捕集和封存技术长期大量封存二氧化碳仍然存在合格地质条件有限和公众接受度不高等问题,IHS Markit认为,对欧洲而言,“化石燃料制氢+碳捕集和封存”可以作为未来中短期低碳制氢的一种过渡方式,未来长期非化石燃料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将逐渐成为主要的低碳制氢方式。
氢的传统用途主要在工业领域,例如作为炼油、合成氨、甲醇生产等化工流程的原料,某些工业过程的保护气,以及航天等特殊领域的燃料。
近10年来,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或地区开始进行示范或商业级的应用。
此外,欧洲在论证将氢用于规模化供热的可行性。欧盟提出的2050年“零碳欧洲”目标计划中,交通和供热是氢能未来重要的应用场景(见图2)。
利用可再生能源限电电量
生产氢的潜力分析
直接利用电网的电力制氢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取决于全网发电的平均碳强度。2017年,欧洲化石燃料发电约占全部发电量的43%,电力平均碳强度仍然较高,目前欧洲正在重点研究使用非化石燃料电力进行电解水制氢。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欧洲多数国家调整了核能发展政策,并没有把核电视为制氢的优先电源选项。
IHS Markit认为,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弃风弃光电力将为大规模制氢提供大量的优质低碳能源。
■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大规模生产“绿氢”的能源基础
欧洲是全球最早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地区,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近年来增长迅猛。2017年,风电和光伏发电合计占到欧盟28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7%,但仍低于火电的40%。
根据IHS Markit预测,2030和2050年该比例将分别达到52%和62%,届时火电占比将分别降至20%和9%(见图3)。
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存在因电网短时无法消纳风、光发电全部功率输出的电力而导致的弃电现象,这部分不能被电网输送的电量被称为限电电量。
限电电量也会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的快速提高而增长。即便考虑储能设备的削峰填谷作用,弃风弃光电量仍将十分可观。IHS Markit预测,2030年欧洲弃风弃光电量将达到1200亿千瓦时,2050年将达到2000亿千瓦时(见图4)。
■ 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
从能源成本看,弃风弃光的电价很低,某些时刻甚至可能出现负电价(考虑到可再生能源补贴或绿证等因素)。
但弃风弃光时间段一般比较有限,如果电解水制氢设备全部依赖弃风弃光电力,则制氢设备利用率较低,将导致设备折旧成本过高(见图5);如果为提高设备利用率而用电网电力作补充,则又需支付较高的电费成本。
因此,大规模电解水制氢需要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降低电费成本两方面进行权衡。
IHS Markit基于欧洲电力供需和成本模型,以及氢生产成本模型,考虑投资成本、电费成本、设备利用率等各个参数假设,测算了欧洲未来利用弃风弃光电力电解水方式生产氢的供给曲线(见图6)。
到2030年,欧洲以50欧元/兆瓦时以下的氢气生产成本供给的电解水制氢潜力可达60亿千瓦时,100欧元/兆瓦时以下成本的制氢潜力可达260亿千瓦时。
到2050年,低于50欧元/兆瓦时和100欧元/兆瓦时成本的制氢潜力分别可达1500亿千瓦时和2000亿千瓦时。2000亿千瓦时的氢能可以满足欧洲当前28%重型卡车的燃料需求,每年可以减少燃烧柴油产生的总计5300万吨碳排放。
基于项目投资成本、电费成本、设备利用率等各个参数假设用成本计算模型测算出来的。
氢在交通和供热能源领域的替代潜力
过去十几年,欧洲的低碳化转型主要在发电领域,而电力只占欧洲终端能源需求的20%。要实现2050年“零碳欧洲”的目标,还需要在主要耗能领域逐渐进行低碳替代。
IHS Markit认为,交通和供热(包括建筑和工业)合计占欧洲终端能源需求的77%(见图7),将是“绿氢”助力欧洲实现中长期减碳目标的重要领域。
■ 供热领域
化石燃料燃烧仍是当前欧洲最主要的供热能源(见图8),其中管道天然气占欧洲供暖用一次能源的40%,利用氢替代天然气供暖是实现欧洲能源消费低碳转型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研究表明,在不对现有天然气管道做任何改造的前提下,可在天然气中掺混最高20%体积比例的氢,并不会降低管道的安全性和天然气的使用性能,可以作为过渡阶段供热领域向氢转型的有效途径。
对比欧洲各国的电网和天然气管网负荷曲线可以发现,天然气管网负荷的波动程度显著高于电网(见图9)。以英国为例,英国居民用气负荷的峰谷比约为5~7倍,远高于电网的1.7倍。
因此,如果利用可再生能源限电电量制氢作为储能载体,在管道天然气中掺混一定比例的氢,有助于电网和天然气管网协同调度,在实现供热系统低碳转型的同时,有效提高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的整体调峰能力。
英国最大的两家天然气管网公司Cadent公司和北方天然气网络公司(Northern Gas Networks),正在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开展一项名为H21的氢供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该项目计划在英国北部海岸利兹市建设9套1.35吉瓦(用氢热量衡量)规模的天然气自热重整制氢装置并配套碳捕集和储存装置(二氧化碳将通过管道注入北海海底的盐水层),对该地区的能源结构进行大规模氢替代。
该项目已进入工程设计阶段,计划2023年可完成投资决策开工建设,利兹市计划从2028年开始对居民供暖管网基础设施进行氢配套改造。
经测算,通过合理规划氢输配管网,项目能够替代利兹市370万居民供暖、工业和发电的全部天然气需求,使该地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氢能社会”。
■ 交通领域
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与电动汽车(包括BEV和PHEV)都是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技术选项,近5年来电动汽车(特别是乘用车领域)出现爆炸式增长。
2018年,全球电动乘用车销售量已经突破100万辆,而燃料电池乘用车销售量刚刚突破1万辆,电动汽车似乎在新能源汽车竞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
但是,电动汽车固有的电池容量小、充电时间长、电池老化快等缺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存在,这给燃料电池汽车在一些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提供了机会(见表1)。
目前普遍认为,电动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已占据发展先机,在充电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配套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突破,未来短期内燃料电池汽车无法动摇电动汽车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但对于一些载荷重、行驶距离远、驾驶时间长的交通运输应用领域,例如,长途重型货运卡车、长途客车、城市出租车等,燃料电池汽车优势明显。欧洲正在研究大规模发展氢燃料电池长途卡车的可行性,并有望在短期内取得突破。
目前,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核心技术与电动汽车相比成熟度较低,随着未来燃料电池电堆和储氢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燃料电池汽车甚至在乘用车领域也有可能逐渐赶超电动汽车,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
对中国发展氢能的启示
一直以来,中国十分重视发展氢能产业。根据IHS Markit对欧洲氢能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发展氢能提出如下建议。
探索从单纯生产氢产品到实现向“蓝氢”和“绿氢”过渡的可行路径。氢重新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氢的零碳特征。如果希望通过氢实现中国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需要认真研究对化石燃料制氢装置加装碳捕集和储存系统的可行性,同时尽可能多地利用清洁能源电力制氢。
中国有非常庞大的化石燃料制氢产业,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领域,例如作为炼油、对二甲苯、乙烯、丙烷脱氢和合成氨等化工产品的加工处理原料。但整个产业缺乏互联互通,大部分制氢产能仅在本地自产自用。
实现“绿氢”产业化还需要一段时间,如何利用“蓝氢”为未来氢产业的发展奠定应用基础,是值得各方深入思考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氢输送管网的建设,尤其是如何规模化运输石化行业的富余氢。
加大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未来氢能发展的最大潜力很可能在交通运输行业,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最受关注的方向。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对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以及交通行业的低碳化转型意义重大,中国应该加大对该领域相关技术的研究支持力度,加快产业化进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者:刘德帅1朱慧琴1孙睿浩1李蒙2巩文豪2李晓辉2钱伟伟2,3单位:1.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储能材料与过程重点实验室2.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氢能储能中心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引用本文:刘德帅,朱慧琴,孙睿浩,等.双添加剂协同提升钠离子电池循环稳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正从陆地走向深蓝。近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这道矗立于黄海之滨的"蓝色长城"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新能源开发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更彰显了技术创新赋能能源革命的深层逻辑。项目位于青
近日,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内蒙古华电达茂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的批复》,该项目由内蒙古华电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投建。根据批复,内蒙古华电达茂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1000MW,其中,风电700MW,光伏300MW,安装70台单机容量为10MW风力发电机组、614770块610Wp半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4日,氢枫与中国化学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学城投”)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化学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江、中化学城投副总经济师、中化学新能源投资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段新颖,氢枫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方沛军、投资副总裁罗世春等出席了签约仪式。中化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信息显示,禄丰市新能源发电制氢合成甲醇一体化项目备案获批。据悉,该项目单位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代码:2507-532331-04-01-659588;建设地点: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项目总投资额:670476.14万元,其中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2日下午,余姚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商用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余姚市领导韩柏顺、国家质检总局氢能和新能源汽车专家缪文泉、余姚市国资管理中心党委委员翁国军等嘉宾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宁波舜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指导下,东莞市氢能两轮车量产发布暨投运仪式活动圆满举行。在东莞市政府、市内外氢能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下,青岛阳氢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东莞新锋阳氢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堂镇投放首批50辆氢能二轮车,以中堂镇甲醇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其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项目的核心设备已正式运抵山东中试现场,并启动安装工作。该中试项目将在工程环境下,全面验证吉利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实际催化性能、长期运行稳定性,以及新一代工艺包技术的工程可行性。新一代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启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
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工业、信息通信、能源、互联网、金融、公共机构6个领域,对照《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推荐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类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指导下,东莞市氢能两轮车量产发布暨投运仪式活动圆满举行。在东莞市政府、市内外氢能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下,青岛阳氢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东莞新锋阳氢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堂镇投放首批50辆氢能二轮车,以中堂镇甲醇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建设资源聚合平台并接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参与电网调控,开展数字能源服务衍生业务。对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投资主体每年按响应收益的
在陕西,国内先进的氢燃烧领域规模化研发测试研究院签约落户西咸新区;在榆林市,全球规模领先的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装置5月转入稳定运行;在“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上,一辆辆氢能重卡日夜穿行……氢能来源丰富、绿色低碳。作为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陕西氢产能超200万吨/年,如何发挥最大效
6月30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成功完成氢燃料电池卡车首次氢气充装作业。标志着云南省首座1000kg/天加氢能力的氢能综合能源站实现加氢功能,配售电公司在氢能赛道取得实质突破,为电投公司及能投集团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战略使命与布局意义该项目由配售电公司与云能资本共同组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6月27日,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来自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国能集团、华电集团、中电建、中能建等电网、发电、建工、石化冶金领域企业以及高校、学会、投资机构、媒体约400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参加会议,海德氢能作为核心合作伙伴出席活动。会上,双方联合发布《绿电制氢技
在氢能重卡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天海工业所属天海氢能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成功签订国内首个8-450LⅣ型储氢瓶供氢系统百台级批量订单。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不仅填补了我国大容积车载Ⅳ型瓶储氢技术商业化的空白,更将助力合作方上海兀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氢燃料重卡在长途干线物流领域树立新的标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据路透社报道,荷兰政府日前宣布,2024年开始增加10亿欧元财政投入,专门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以助力“到2030年本土绿氢生产规模达到4吉瓦”目标的达成。此外,荷兰还启动了氢运输网络建设、拟建设氢运输链,连接欧洲氢能市场,希望未来能成为欧洲氢能门户。不过,业界普遍认为,在可再生能源
一直以来,欧盟多国对于是否要将核能制氢纳入“低碳氢气”分类的争论不断。业界认为,在法国的强烈呼吁下,欧盟有可能对当前能源发展规划进行修订,核能制氢产业的春天或将到来。近日,法国联合其他八个欧盟成员国向欧盟委员会致信称,基于当前欧盟制定的“科技中立”主张和“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决定能源
一直以来,欧盟多国对于是否要将核能制氢纳入“低碳氢气”分类的争论不断。业界认为,在法国的强烈呼吁下,欧盟有可能对当前能源发展规划进行修订,核能制氢产业的春天或将到来。近日,法国联合其他八个欧盟成员国向欧盟委员会致信称,基于当前欧盟制定的“科技中立”主张和“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决定能源
法国电力中国海上风电项目总监宋飞以视频的形式出席氢能主题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海上风电制氢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路径》,其中指出,欧洲在海上风电制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政策框架体系。其次,政府在短期对海上风电制氢项目进行大量的补贴,无论是补贴建设项目的一次性投资成本,还是补贴项目的运营费用,这样都可以使海上风电制氢和生产的绿氢和灰氢接近,降低它们之间的价格差异,孵化产业发展。
2020年6月,德国政府通过了国家氢能源战略,为清洁能源未来的生产、运输、使用和相关创新、投资制定了行动框架。该战略中认定,经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色氢能”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战略的目标是支持“绿色氢能”扩大市场。(来源:微信公众号“氢智会”ID:HydrogenAiClub)战略指出,第一阶段从2020年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伍德氯工程技术公司(ThyssenkruppUhdeChlorineEngineers,下简称“蒂森克虏伯伍德”)与美国空气产品公司(AirProducts,下简称“AP”)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关键地区展开独家合作,利用互补的技术和工程等优势共同开发绿氢项目。(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发展与政
这是欧洲启动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描绘了2030年及以后清晰的工业愿景。作为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欧洲将成立清洁氢能联盟,以加速工业脱碳和保持工业领先地位。这与欧盟此前在动力电池、微电子领域,以及后续的工业云方面的行动如出一辙。(来源:微信公众号“拉瓦锡1787”ID:Hydrogen2050
当前,氢的发展势头前所未有,因为它已被公认为是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元素。当欧洲投资银行——全球最大的公共贷款机构,决定支持扩大氢能项目部署,势必将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注意。(来源:微信公众号“拉瓦锡1787”ID:Hydrogen2050作者:氢能首席观察员)12月5-6日,国际能源署在巴黎召开两年一
近日,BlueWorld与世界领先的智能生产设备供应商先导智能签署了智能生产合作协议,预计9月,双方合作的欧洲最大的甲醇燃料电池工厂将在奥尔堡港开始建设,工厂年产能为50,000台。预计2020年夏天工厂正式投入生产。“我们已经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深耕了二十年,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实现我们成为世界领先的甲
英国打算最快用两年时间推出以氢气为燃料的列车,取代现有柴油动力列车,助力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这一项目将由法国阿尔斯通运输公司和英国埃弗肖尔特铁路集团合作推进。英国《泰晤士报》报道,阿尔斯通已选中埃弗肖尔特铁路旗下1988年产特定型号的电气列车,待它们明年退出运行即着手改造为氢燃料列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