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2-24
构建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二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意见》提出,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加强物流运输组织管理,打造绿色物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垃圾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2-23
构建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二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意见》提出,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加强物流运输组织管理,打造绿色物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来源:福清新闻网2021-02-20
加快绿色仓储建设,推广应用轻量化车厢、新能源汽车等节能减排设施设备,推动托盘循环公用,减少包装耗材、流通环节,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推进农业农村节能。...推动零售、批发、餐饮、住宿、物流等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绿色低碳运营管理流程和机制,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推动节能改造。贯彻绿色商场标准,开展绿色商场示范,推动行业协会开展绿色饭店创建工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10
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绿色发展之路又应如何走?...一方面,在生态环境约束下,做好产能布局规划,按照安全绿色开发标准进行煤矿设计、建设和改造,推广应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实现对生态环境扰动最小,减少开采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在资源开采同时,展开对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1-02-10
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禁限范围进一步扩大,替代产品得到有效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4.加快推进绿色快递包装标准化。严格落实《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邮政快件绿色包装规范》,邮政管理部门要制定三年实施方案,在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和快递物流信息平台开展绿色包装试点。
来源:法制日报2021-02-02
第一步,2020年底,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第二步,到2022年,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2-01
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强化企业绿色管理责任,推行绿色供应链。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要加强入驻商户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实施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27
因此,实现绿色物流需要实现物流基础设施绿色化、物流作业绿色化、货物运输绿色化、物流包装绿色化和绿色物流管理创新。
来源:高工氢电2021-01-21
演讲最后贺峰指提及,液态氢燃料是绿色物流的核心技术,但其商业化应用及规模化推广,液态网络的构建及基础设施、能源供应还需参与的相关方统一目标,携手并进。
来源:内江新闻网2021-01-04
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普遍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在“禁塑”同时,全市还将通过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培育壮大替代产业、优化新业态模式等手段加快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
来源:金风科技2020-11-27
围绕碳中和,风电行业应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在风机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绿色运营、绿色消费以及绿色回收,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
来源:上海之声2020-10-29
2020年10月28日,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商百威在中国举办第二届“百威中国绿色物流开放日”,并在活动上宣布在中国进一步部署绿色物流,包括首批氢燃料电池车在中国正式投入使用。...在亚太地区,百威绿色物流的目标是,到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较2018年减少25%。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0-10-10
到2021年,全市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有效推广;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以可循环、易回收和再生利用为导向,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培育有利于循环使用、规范回收、再生利用和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多元参与,社会共治。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0-09-21
到2022年,全市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社会共治、强化监管。
到2022年,全省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推动形成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倡导行业企业开发绿色设计产品,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积极参评国家级绿色产品,争取更多列入绿色制造名单。引导企业按绿色设计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可降解材料产品研发。
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普遍推广;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普遍推行科学适用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