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排放总量”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山西省工信厅2022-03-22

      绿色低碳: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吨钢综合能耗、水耗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水平、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双下降。固废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五)实现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对2户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按照有组织、无组织和清洁运输等方面超低排放要求,完成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和备案工作。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22

      绿色低碳: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吨钢综合能耗、水耗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水平、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双下降。固废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五)实现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对2户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按照有组织、无组织和清洁运输等方面超低排放要求,完成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和备案工作。

      来源:浙江省商务厅2022-03-22

      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是指每功能单位的建筑产品在从规划设计到拆除废弃整个生命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称为建筑碳足迹,用二氧化碳当量(co2e)表示,主要包括建材生产、材料运输、建造施工、运行维护、拆除回收五个阶段的碳排放

      来源:人民日报2022-03-22

      海碳中心将为各类碳金融产品提供有力的资本市场基础支撑平台,碳金融市场的资金汇集作用将为企业转型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碳排放总量和能耗增量的双降,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服务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03-22

      不难看出,在我国碳排放总量中,几乎所有的碳排放都与能源有关,都产生于能源的生产、储运和使用环节。因此可以认为,碳中和问题本质上就是能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减少能源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排放

      来源:能源杂志2022-03-21

      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88%左右,因此需要对化石能源进行清洁替代,包括在供应侧采取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措施,以及在消费侧采取电能、氢能、太阳能直接利用、地热能直接利用、生物质能直接利用等多种手段

      来源:能源杂志2022-03-21

      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88%左右,因此需要对化石能源进行清洁替代,包括在供应侧采取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措施,以及在消费侧采取电能、氢能、太阳能直接利用、地热能直接利用、生物质能直接利用等多种手段

      海南国际碳<mark>排放</mark>权交易中心在三亚获批设立!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3-21

      此外,海碳中心将为各类碳金融产品提供有力的资本市场基础支撑平台,碳金融市场的资金汇集作用将为企业转型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促进碳排放总量和能耗增量的双降,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服务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浙江发布2022年前期项目研究服务采购公告:搭建双碳数智平台深化研究 绿色低碳准入标准体系研究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3-21

      ④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分析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企业低碳发展的需求分析和实施路径,通过分析当前我省企业低碳发展现状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企业带来的挑战,总结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对我省企业转型发展的经验

      2050实现碳中和!河钢公布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3-21

      路线图中,河钢集团按照"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双控’"原则,划分河钢集团低碳发展三个阶段:碳达峰平台期(2022~2025)、稳步下降期(2026~2030)、深度脱碳期(2031~2050)。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2-03-18

      园区排放限值明确后,接下来就是差别化确定企业废水许可排放总量。...按照排污许可制度设计,企业应依照排污许可证许可的排放浓度和总量排放污染物,超浓度、超总量排放就应受到处罚;而事实上,目前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排污浓度控制,几乎没有企业因为排污超量被处罚。

      国家发改委:2022年“碳达峰中和”、能源相关重点工作

      来源:新华社2022-03-18

      优化完善能耗双控政策,合理增加能耗总量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22-03-18

      为推动东莞市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企业末端治理设施提升改造的积极性,进一步普及先进高效处理技术,有效压减vocs排放总量的同时减轻企业资金负担,东莞市环境局正积极争取中央、省等上级资金支持,拟用于对涉

      港华智慧能源2021营业额增长34% 加速转型综合智慧能源方向

      来源:港华智慧能源2022-03-18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国家正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1330家!北京市重点碳<mark>排放</mark>单位及一般报告单位名单公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18

      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应向社会公开;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等有关文件规定,市生态环境局要会同市统计局发布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年度重点碳排放单位及一般报告单位名单

      重庆市发改委解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

      来源:重庆市发改委2022-03-17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成渝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推动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

      《潍坊市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征求意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17

      到2023年,全市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效走在全省前列,新旧动能实现接续转换,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绿色转型发展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17

      相关数据显示,石化化工行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约13%,占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的比重约17%。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化工行业将如何通过“大考”,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17

      清洁转型离不开科技支撑近年来,我国煤电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迅猛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煤电二氧化碳排放仍占能源行业排放总量的40%以上。煤电如何从高碳走向低碳、零碳?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3-17

      一是分类管理,完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主要是完善全口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重金属污染物减排分类管理,推行企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探索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管理豁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