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网能源院2025-03-21
一是大电网的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持续提升,以稳定安全的特高压输变电为载体、以坚强可靠的主网为枢纽平台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稳步建设。...公司2024年十大战略课题之二《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形态协调发展研究》,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保供和转型,聚焦低碳转型要求下新型电网多层级形态协调发展,研究了电网形态演变特征、主配微协调模式、多元主体友好交互机制
来源: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3-2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依托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探索实施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碳排放单位预算管理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3-21
分布式光伏在用户侧开发、在配电网接入、原则上在配电网系统就近平衡调节。...到2030年,绿证市场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社会自主消费绿色电力需求显著提升,绿证市场高效有序运行,绿证国际应用有效实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合理体现,有力支撑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5-03-21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20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张节潭一行到省气象局调研电力气象服务工作。...张节潭指出,气象行业和电力部门进行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气象保障服务。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21
为进一步健全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标准体系,引导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健康发展,国网山东电力协同产业链上下游,积极配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能源局等政府部门,历时两年完成标准编制。...国网山东电力将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检测-认证-监管”一体化管理体系,推动《规范》在新增锂离子电池类储能项目中100%应用,同时持续开展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标准研究,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3-21
6.完善大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深入开展运行方式分析,排查电网结构性问题,从源头化解“十五五”电网安全重大风险。...组织开展地方电网涉网安全管理专项核查。8.完善电力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体系。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5-03-21
这是云南电网公司构建“星空地人”智能立体监测体系防范山火的日常一幕。当春耕烧荒、祭祀、大风天气导致的高火险期遇上智能电网,山火防控正在发生质的改变。...王国芳表示,截至3月14日,云南电网公司今年通过构建智能立体山火防控体系,发现并及时处置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山火970处。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5-03-21
目前,围场正着力打造“储能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钒锂电池、氢储能、抽水蓄能”的“1+n”储能产业体系,培育发展百亿储能产业。...据了解,调相机是以吸收一点有功为代价换取动态无功储备的大幅提升,进而提升总体的有功输送能力,在电网侧已大规模应用,且技术成熟。由于具有电压支撑性能好、过载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该技术在围场得到推广。
完善大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深入开展运行方式分析,排查电网结构性问题,从源头化解“十五五”电网安全重大风险。...6.完善大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深入开展运行方式分析,排查电网结构性问题,从源头化解“十五五”电网安全重大风险。
来源:中国电力2025-03-21
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经济-低碳供应、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方面对能源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预计2030年、206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13.3万亿、21.8万亿千瓦时,2045-2050年进入饱和阶段;2020-2030年为关键起步期,装机增量以非化石能源发电为主,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大幅提升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21
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车网互动规模化已具备一定条件,但在现实层面仍然存在各种困难,仍需突破技术标准体系、电力市场机制、商业模式、电网支撑能力、用户参与度以及法律保障等多重门槛。技术标准体系缺乏。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3-21
7.支持高比例新能源参与的电力市场机制思考8.智能配电网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构建9.配电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故障防御10.老旧配电设备智能化改造的技术路径与经济性分析(二)ai技术融合创新与配电系统升级1.
来源: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5-03-21
完善新型负荷管理体系,形成常态化的负荷管理中心指挥体系,支撑保障电力供需平衡。组织市场主体参与需求响应,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全力搭建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优化提升电网运行方式及网架结构,进一步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能力和供电能力,确保供电能力满足多元化负荷接带要求。引导市场主体深度参与调节,探索并促进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电网供需调节机制,增强“荷随源动”能力。
来源:高工储能2025-03-21
云南、贵州的“善后”经验表明,储能市场化进程中,构建政策与市场协同共进的体系尤为关键,这将助力行业平稳跨越转型的“阵痛期”。...而对于延期项目,较高的储能配置成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其并网滞后对电网调节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电网在复杂工况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来源:三峡小微2025-03-21
为更好服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全面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三峡集团有序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落地。...松阳抽蓄电站建成后,将承担浙江电网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可与三峡集团所属长龙山抽蓄电站、天台抽蓄电站一起参与华东电网调度,进一步提升华东电网灵活调度能力,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乌兰察布国资2025-03-21
市能投公司作为该项目的代建单位,将充分发挥国企作用,通过合理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有效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凉城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力。...该项目分为5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配套新建一座10kv开关站及输电线路等附属设施,确保电力高效接入当地电网,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光伏发电的最大化利用,更好的提升了项目整体运行效率。
来源:中国能建2025-03-21
05能源融合 创新方案 综合交通与能源融合关键技术首次提出综合交通与能源融合关键技术体系,解决了高速公路全域光伏安全环境保障、微电网构建等问题,建成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山东枣菏项目,入选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案例和交通强国试点工程
来源:川投能源2025-03-21
项目投运后年放电量预计达4500万kwh,并通过虚拟电厂平台实现约6万千瓦柔性调节能力,显著提升区域电网稳定性,为“零碳工厂”的高效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同时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高弹性电力支撑。...各方表示,此次合作将深化新能源产业链协同,加速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为四川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零碳园区建设提供实践样本,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来源:硕电汇2025-03-21
同时鼓励居民消费绿色电力,推动电网企业、绿证交易平台等机构为居民购买绿证提供更便利服务,将绿色电力消费纳入绿色家庭、绿色出行等评价指标。...激发消费需求形成绿证强制消费、绿证自愿消费双轨并行的市场机制,将绿色电力消费信息纳入上市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体系。
来源:配售电研究中心2025-03-20
唯有以系统思维推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才能真正构建起适应 "双碳" 目标的现代能源体系。...从能源体系变革视角看,这些矛盾的破解需要构建 "三维协同" 的推进机制:政策维度需建立动态调整的制度工具箱,既要保持政策稳定性,又要为技术创新预留空间;市场维度应完善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配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