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技术”相关结果8404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5

      中国华能积极打造新能源、水电、核电三大支撑,形成了“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碳固碳、多能互补友好、数字智能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住建部发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

      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2024-03-15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节地与空间利用、5节能与能源利用、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8室外环境与污染控制、9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10运行管理、11降碳与碳资源管理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4

      为了消弭因消纳新能源带来的风险,不但需要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来升级系统,而且还要配备足够规模的灵活性调节资源。承受其出力不稳定冲击的是电力行业,享受其环境价值的是全社会。...新能源的低(零)碳优势和环境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一是在电力市场难体现低(零)碳优势。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03-14

      进一步优化本市分领域、分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技术方法,提升清单编制的科学性。9.积极开展各类试点建设工作。鼓励各区积极申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各项试点示范。持续深化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推动碳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碳回购业务并实现上线交易,完成中证上海环交所转型指数方案编制并上报证监会,开发上海碳价格指数金融产品。优化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发布新纳入交易主体的准入规则。

      华夏储说14丨突破锂电池能量瓶颈,硅碳负极材料在艰难突破中应用加速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14

      (一)硅负极材料的三代技术迭代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已经历纳米硅、碳包覆、硅碳复合三代技术迭代。第一代纳米硅,纳米硅粉跟石墨复配,简单的球磨物理的混合,但仍存在体积膨胀的问题。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4

      加强技术融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安全防护等数字技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柔性直流、可再生能源友好接入等能源电力技术深度融合。提升要素配置能力。...实现对电网全环节、全链条、全要素的灵敏感知和实时洞悉、网络结构动态优化、生产运行精准控制、客户行为智能调节,实现快速响应、防灾抗灾、具有强大的自治自愈自修复能力,支撑源网荷储数碳互动、多能协同互补、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

      新品首发丨派能科技新一代储能产品重磅发布

      来源:派能科技PYLONTECH2024-03-13

      派能科技致力于在各个场景推动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派能智慧和力量,为零碳社会的能源自由而努力奋斗!...新品发布会现场,派能科技国内营销部技术总监闫志鑫向大家揭开了派能科技新一代储能产品的神秘面纱。

      合肥“高新碳云”发布会暨政企签约仪式在合肥高新区举办

      来源:合肥高新发布2024-03-12

      下一步,合肥高新区将坚持“快、准、新、好”的理念,以工业“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为方向,在绿色发展路径、技术、机制、政策等多维度不断开放创新试点,聚力“美丽高新”建设,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合肥高新篇章

      来源: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3-12

      统筹选取技术领先、市场成熟度高的团体标准,支持逐步上升转化为省级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争取纳入国家认证认可行业标准采信清单。培育一批有资质能力的产品碳足迹核算、碳标识认证机构。...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领域范围内行业协会做好相关团体标准的评审、发布和组织实施,支持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机构等参与相关标准的研制。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11

      二是支持开展基础研究、技术示范与重大工程建设。支持煤炭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组,设立高潜水位矿区低损伤安全绿色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部野外实验基地。...开发出的高端聚烯烃、白油、费托蜡、单碳正构烷烃等5大类、21种产品集群,实现了由单一油品向多元化、差异化产品的转变。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对此,温枢刚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碳固碳、多能互补友好、数字智能支撑”的技术体系,加快研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居民采暖领域,需要推广碳晶、石墨烯发热器件、发热电缆、电热膜等分散电采暖替代燃煤采暖;生产制造领域,需要推广电窑炉、电驱动皮带传输、农业节水灌溉、机井通电等新装备、新设施;交通运输领域,需要推广普及电动汽车...《指导意见》在提高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方面,提出要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加强配电网层面源网荷储协同调控;挖掘电力数据价值,促进电网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第十一届中国(江苏)国际新型光伏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成功召开

      来源: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2024-03-10

      会议以“融合创新 引领变革 碳索未来”为主题,共探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商行业前景与未来,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驻华机构、行业协会、高校、产业园区、能源开发、光伏制造产业链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epc、科研院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王青,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太阳能建筑技术研究所所长鞠晓磊,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张锋先生,南京亚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晓琴副总经理

      来源: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2024-03-08

      5.碳标准建设及应用试点。...鼓励企业制定长三角互认的碳标准。6.碳金融创新试点。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07

      在科技方面,温枢刚认为,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碳固碳、多能互补友好、数字智能支撑”的技术体系,加快研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高温气冷堆商业化推广

      “新质生产力”,邹磊、刘国跃、江毅、温枢刚都已经跟你讲明白、布局好了→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07

      研究制定适应电碳市场、绿电制氢、微电网等新业态的数智化坚强电网相关政策机制和技术标准,支撑源网荷储数碳互动,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电力双碳中心持续推进由“电”向“碳”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降碳服务,打造一流的“双碳”综合应用与服务中心,为绿色经济赋能。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07

      这些电池将采用方形设计,使用硅碳纳米复合材料,即镍含量超过91%的高镍正极和含有超过10%硅的负极。...电池中国注意到,近年来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恩捷股份、科达利、震裕科技等厂商纷纷到匈牙利建厂,投资金额达数百亿元,显示出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强大的技术和产品输出实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7

      依托电力双碳中心持续推进由“电”向“碳”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降碳服务,打造一流的“双碳”综合应用与服务中心,为绿色经济赋能。...利用先进数字化技术,可实现对新能源发电和负荷侧管理的全息感知、精准预测,显著提高电网快速响应、自治自愈自修复能力,保障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高水平消纳。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7

      研究制定适应电碳市场、绿电制氢、微电网等新业态的数智化坚强电网相关政策机制和技术标准,支撑源网荷储数碳互动,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电联新媒2024-03-06

      近年来,欧盟利用低碳发展先行优势,出台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新电池法案”等,提出进口产品碳足迹检测认证要求,但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体系不够成熟,如产品碳足迹中电力间接排放占比较高,核算需要详细的电网排放因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