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冷热电”相关结果1549
      四问“碳中和”智慧园区

      来源:金风科技2021-03-05

      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配置两台总容量4.8mw的风电机组和总容量超过1mw的光伏发电设备,实现清洁能源的就地采集和消纳;一台600kw和两台65kw的微燃机,使用天然气发电,使园区实现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产生的能量就地消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24

      第二是综合化,热电联产、冷热电三联产模式的能源能效大大高于单纯发电模式,能源服务正在由单一形式向综合能源服务加速演进。第三是一体化,“风光水火一体化”发力电源侧,增强电源基地送电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24

      第二是综合化,热电联产、冷热电三联产模式的能源能效大大高于单纯发电模式,能源服务正在由单一形式向综合能源服务加速演进。第三是一体化,“风光水火一体化”发力电源侧,增强电源基地送电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内蒙古“十四五”规划发布:实施灵活电网工程 推动实施蒙西电网与华北主网异步联网工程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1-02-18

      实施能源综合利用升级改造,加强煤炭分级分质利用,推进煤基多联产示范,加大煤矸石、洗中煤、煤泥综合利用,加快冷热电气一体化建设,构建工业园区能源“动力岛”。

      内蒙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电力能源目标发布:推进大型煤电、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建设智慧电厂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2-18

      第二节 加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施能源综合利用升级改造,加强煤炭分级分质利用,推进煤基多联产示范,加大煤矸石、洗中煤、煤泥综合利用,加快冷热电气一体化建设,构建工业园区能源“动力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2-08

      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建设的首个大型能源项目——华能东莞燃机热电项目2套47.252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建成投产;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及国内首个双套h级燃机项目——华电广州增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项目

      评论|综能平台乱谈

      来源:鱼眼看电改2021-02-05

      我觉得我们公司也属于这个流派图片综能平台的定位思考不同的门派,不同的管理者,不同的客户认知,造就的是五花八门的定位认识,这里只是罗列一下我听到看到的:高大上型:综合能源平台一定要先进,最好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舱,大数据,实现冷热电气水的全自动智能调度

      综能平台乱谈

      来源:鱼眼看电改2021-02-05

      我觉得我们公司也属于这个流派图片综能平台的定位思考不同的门派,不同的管理者,不同的客户认知,造就的是五花八门的定位认识,这里只是罗列一下我听到看到的:高大上型:综合能源平台一定要先进,最好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舱,大数据,实现冷热电气水的全自动智能调度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1-02-04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气为燃料、单机输出功率10mw以上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以及区域型冷热电(或热电)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中的固定式燃气轮机。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2-04

      火电项目新疆吐鲁番热电项目1号机组投运2020年12月30日,新疆华电吐鲁番2×35万千瓦冷热电多联供工程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台双压余热锅炉+1×5.3兆瓦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11.1兆瓦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76.2%”,调整为“项目新建4×15兆瓦级燃气轮机组+4台单压余热锅炉+备用燃气蒸汽锅炉,按照冷热负荷增长情况分期建设

      来源:国家电投2021-02-01

      实施最重要的增长极,率先成立智慧能源公司;推出智慧城镇、产业园区、集群楼宇、能源基地等4大类24个场景综合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并取得多个成功案例:在北科等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研发多能流能量管理系统,冷热电气多能耦合和源网荷储协同

      来源:新华网2021-01-28

      展望到2030年,浙江省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50%,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率先超过45%,单位gdp能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源网荷储四侧实现“即插即用”,冷热电气各种能源形成互联互动、高效耦合。

      来源:电网头条2021-01-27

      展望到2030年,浙江省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50%,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率先超过45%,单位gdp能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源网荷储四侧实现“即插即用”,冷热电气各种能源形成互联互动、高效耦合。

      来源:长江商报2021-01-22

      综合能源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利用形式,在不断实践落地,能源的供应和利用呈现出多样性,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储能、充电桩、冷热电多联供等日趋普遍,人们对于能源转向低碳清洁化的意识也愈加强烈,湖北公司以客户侧用能优化系统

      来源:能源杂志2021-01-21

      系统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能量需求灵活调整冷热电供应比例,实现经济性最优。未来的液空储能电站将是一座可实现多能互补和多能联供的智慧综合能源基站。

      来源:《中国电业》2021-01-20

      气电特别是热电联产以及冷热电三联供既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又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三是运行方式不科学且缺少相应补偿机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19

      电网加快向能源互联网迈进近年来,电源侧,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不足;电网侧,特高压“强直弱交”矛盾突出,电网抗扰动能力下降,系统稳定形态更加复杂;负荷侧,冷热电气多种能源共存、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以及数字技术加速融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18

      电网加快向能源互联网迈进近年来,电源侧,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不足;电网侧,特高压“强直弱交”矛盾突出,电网抗扰动能力下降,系统稳定形态更加复杂;负荷侧,冷热电气多种能源共存、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以及数字技术加速融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18

      电网加快向能源互联网迈进近年来,电源侧,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不足;电网侧,特高压“强直弱交”矛盾突出,电网抗扰动能力下降,系统稳定形态更加复杂;负荷侧,冷热电气多种能源共存、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以及数字技术加速融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18

      电网加快向能源互联网迈进近年来,电源侧,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不足;电网侧,特高压“强直弱交”矛盾突出,电网抗扰动能力下降,系统稳定形态更加复杂;负荷侧,冷热电气多种能源共存、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以及数字技术加速融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