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聚变反应”相关结果280

      来源:新华网2009-06-15

      欧洲物理学会主席瓦格纳等国际著名聚变专家闻讯后纷纷向中国科学家表示祝贺。 磁约束核聚变是利用强磁场约束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从而产生可以控制的核聚变反应。...高约束模式是实现聚变能源开发的关键一步,一直是核聚变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难题。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将采用高约束模式运行。

      来源:网易2009-06-12

      欧洲物理学会主席瓦格纳等国际著名聚变专家闻讯后纷纷向中国科学家表示祝贺。   磁约束核聚变是利用强磁场约束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从而产生可以控制的核聚变反应。...高约束模式是实现聚变能源开发的关键一步,一直是核聚变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难题。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将采用高约束模式运行。

      来源:国际电力网2008-12-29

      聚变反应堆又称为%26ldquo;人造小太阳%26rdquo;,因为太阳和其他恒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堆,它们内部有大量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在太阳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这些氘原子和氚原子不停地撞击而进行聚变反应,因此产生了照亮整个太阳系的巨大热量。

      来源:新华网  2008-12-22

      它是iter及未来核聚变反应堆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之一,其加工、制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将来iter的主机磁体能否正常运行。...iter计划,即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两年前在法国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签订联合实施协议。参加这个计划的国家包括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

      来源:中电投2008-11-14

      他还说,如果利用国家在核聚变反应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和他的发明接轨放大试验,那么人类商业应用清洁的核聚变能的时代已近在眼前。  ...王鸿庆工程师对记者说,人类利用裂变反应能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由于裂变释放的能量巨大、温度高,因技术限制,这一时无法用完的巨大能量只好采用降温和慢化反应等方法,最终废弃掉了99%的裂变能,而只用其1%发电。

      来源:中电联2008-10-15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因为氘和氚可从海水中提取,且核聚 变反应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因此核聚变能源被视为未来人类新能源的希望所在。   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iter)于1985年提出。

      来源:新华网 2008-03-24

      据介绍,高参数稳态运行是未来核聚变反应堆运行最重要的科学技术难题之一,国际核聚变研究同行们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稳态运行的核聚变反应堆产生能量的方式和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相同,都是由原子核聚变放出巨大能量,因此它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

      2006-10-19

      这次大会的召开正巧是iter(聚变反应堆)的建设开始之际,这也预示着光明的未来。这次大会是一个实现成功控制核聚变梦想的机会。”...根据初步预算,打造这个“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前期投资将达46亿美元,要用8至10年的时间完成,预计最终总投资将超过100亿美元。“这是继国际空间站之后,国际间最庞大的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2005-12-19

      这位知名应用核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认为,基于核聚变反应堆的聚变电站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一个希望,虽然乐观的估计要五十年以后甚至更长时间,受控聚变核能才能开始对清洁能源做出实际贡献,但这对能源的长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5-07-07

      在此情况下,受控核聚变反应成了科学家们最看好的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途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的目的就是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其规模与未来实用型的聚变反应堆相仿,用以解决建设聚变电站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2-08-28

      据专家计算,如果采用d—3he(氘和3he进行核聚变反应产生电能)核聚变发电,美国年发电总量仅需消耗25吨3he;中国1992年的年发电总量只需8吨3he,全世界一年有100吨3he就够了。

      2002-10-29

      近几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热功率为1万千瓦的高温气冷实验堆、热功率为6.5万千瓦的快中子实验研究堆、核聚变反应堆和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都取得了相当快的进展。   

      2002-10-25

      为了实现中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核电研究人员正积极展开新一代压水堆的研发工作,自主研发的热功率为1万千瓦的高温气冷实验堆已于前年底达到临界,热功率为6.5万千瓦的快中子实验研究堆预计在2005年临界,中国核聚变反应堆和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研发工作也取得了相当进展

      2006-12-19

      iter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氘、氚可以从浩瀚的海水中提取,几乎是取之不尽的,因此国际公认为它是未来能源的希望所在。...加强前瞻性技术研究   记者还注意到,这次参加能源部长会议的五个国家都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计划)的成员国。   

      来源:新华网2007-11-29

      iter计划是一个为验证全尺寸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可行性而设计的国际托卡马克实验,目的是采用类似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使氘、氚在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从而为人类提供可持久发展的洁净能源。

      来源:新华网2007-11-28

      其次,聚变反应的产生物氦是没有放射性的惰性气体,也即反应本身不产生任何放射性废料,实验堆所使用材料等技术废料,由于所选用材料的低活性,其放射性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但核裂变需要的铀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上含量稀少,常规裂变反应堆还会产生放射性较强的核废料,这些因素均大大制约了裂变能的发展。与此同时,自然界中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余地有限,并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0-29

      资料:热核实验反应堆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氘用于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韩国科学和技术部称,他们希望韩国超导受控核聚变反应装置(kstar)成为拟议中法国国际热核试验反应堆(iter)的先行者。

      来源:新华网2007-10-24

      万元熙说,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核聚变能具有清洁和易采集的特点。每一升水中约含有30毫克氘,通过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的热能。...据万元熙代表介绍,核聚变能是模仿太阳的原理,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能量。1952年世界第一颗氢弹爆炸之后,人类制造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但那只是不可控制的瞬间爆炸。

      来源:新华网2007-10-22

      1952年世界第一颗氢弹爆炸之后,人类制造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但那只是不可控制的瞬间爆炸。“人造太阳”试验装置实际上就是在磁容器中对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所发生的核聚变反应进行控制。   ...万元熙说,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核聚变能具有清洁和易采集的特点。每一升水中约含有30毫克氘,通过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的热能。

      来源:新华社2007-09-14

      韩国科学技术部称,韩国希望能够在2040年左右建成商用聚变反应堆,以摆脱因能源紧缺而从海外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局面,实现“能源独立”。(作者 干玉兰)...核聚变所需原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尽,反应堆基本不会污染环境和产生放射性核废料,因此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解决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