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5
此后多年,这都被认为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坊间传言,凭借这一成果,中国人甚至有机会问鼎诺贝尔奖。...这一成果是在国内多肽化学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各种氨基酸和特种试剂不能生产的情况下取得的,姑且不论其开创价值是否足以获得诺贝尔奖。就研发管理而言,它其实蕴含诸多的共同之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9-14
诺贝尔奖获得者、原联合国主管科技助理秘书长春大地:我们应该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由生物能源生产、消费、贸易环节所组成的完整产业链条。生物能源因其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而日渐受到世人的青睐。...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诺贝尔和平奖共同获得者、原联合国主管科技助理秘书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成员sergio c. trindade博士(下称音译词春大地)。
2011-09-07
报道称,大江健三郎曾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指出,日本地震导致发生核泄漏后的6个月以来,不少日本人觉得政府应该减少对核电的依赖。...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力劝该国新上任首相野田佳彦放弃重启核电站的计划,他认为日本应该放弃使用核能。据美联社6日报道,野田曾表示,一旦核电站的安全情况得到确保,他将重启日本核电站。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9-07
诺贝尔奖共同获得者、联合国原主管科技助理秘书长春大地,则更看重第二代生物燃料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作用。基于纤维素材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在供应上将具有连续性。春大地对本报记者表示。
来源:中国网2011-08-12
该小区名为蔚来城,是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尼斯布劳克参与设计打造,采用了太阳能光电照明、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空调、太阳能3g热水、太阳能游泳池等37项科技成果130种高科技产品,
来源:科技部2011-07-22
普京指出:俄罗斯已具备一切必要条件,可以建造世界级科研设施,其中包括建立与著名的强子对撞机相同级别的设施,以及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级别成果的设施。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2011-01-26
扎耶德未来能源奖每年举行一次,设立该奖项是为表彰和激励那些在可再生能源及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具有创新力、领导力和长期愿景的个人、企业或组织机构。该奖项通常被誉为“世界能源诺贝尔奖”。
来源:互联网2010-03-04
于平荣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工作过5年,该团队2009年5月份获得了eni奖(被誉为能源研究领域的诺贝尔奖)。
2009-08-10
1904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为出版了相关的理论著作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
来源:国际电力网2009-05-14
疏忽错过诺贝尔奖 %26ldquo;盖亚假设%26rdquo;的提出与洛夫洛克在nasa的工作有关。上世纪60年代,他在nasa参与火星生命探测任务。...他们最终在1995年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 当然,洛夫洛克对科学最大的贡献还是%26ldquo;盖亚理论%26rdquo;的提出。
来源:国际能源网2009-03-27
作为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的重头戏之一,此次论坛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部分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等
来源:中电投2009-03-20
“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高层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主办,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部分世界500强企业总裁等1000
来源:电力英才网2008-12-24
据介绍,姚期智原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施一公教授来自普林斯顿,曾是该校生物系最年轻、科研经费最多的教授。
2005-07-05
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他说:“我知道我发明的集成电路对于电子产业非常重要,但我从来没有想到它的应用会像今天这样广泛。” ...肖克利因此被誉为“晶体管之父”,并因此获得了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电子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杰克·基尔比当时24岁,刚刚获得伊利诺斯大学的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2004-11-01
诺贝尔奖设立至今,众多获奖者都是借助于先进仪器的诞生才获得重要的科学发现; 甚至许多科学家直接因为发明科学仪器而获奖。据统计,近80年来或诺贝尔奖同科学仪器有关的达到38人。
2004-09-21
诺贝尔奖设立至今,众多获奖者都是借助于先进仪器的诞生才获得重要的科学发现;甚至许多科学家直接因为发明科学仪器而获奖。据统计,近80年来或诺贝尔奖同科学仪器有关的达到38人。
2003-07-31
诺贝尔奖设立至今,有众多科学家得奖都借助于先进仪器的诞生才获得重大的科学发现。199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r.emst表示: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
2003-07-14
诺贝尔奖设立至今,有众多科学家得奖都借助于先进仪器的诞生才获得重大的科学发现。199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r.emst说过: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
2006-12-18
有数据显示,在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在内的自然科学领域,有接近60%的诺贝尔奖与仪器仪表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比如发明了显微镜后,人们知道世界是由很小的微观粒子组成的。
来源:新华网2007-09-12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11日在“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表示,北京正在考虑建立能源安全和应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