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微网控制方法”相关结果408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03-29

      具有无需通信特性的下垂控制方法在微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下垂控制方法存在功率耦合、无功功率无法精确分配以及系统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通过在dg的下垂控制中引入虚拟阻抗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来源: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6-03-24

      本发明基于rtds的微电网集成测试仿真平台实现了对微网协调控制策略和能量管理算法有效性的验证,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微网控制算法和运行策略的有效方法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03-23

      智能电网的概念与特征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

      来源:能源互联网2016-03-15

      它采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除了在投资阶段理性地规划设计,还在生产阶段控制损失电量,在运营阶段基于投资来评估和优化策略以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最终达到高发电量、低运维成本的目的,从而提高发电资产的投资回报率

      来源:知乎2016-03-01

      二、配电网诊断分析推荐的分析方法如下图所示。传统分析方法(红框)作为配电网分析的基本手段,但不作为问题诊断的主要手段。给出配电网现状基本情况表,给出高损配变、残旧线路、残旧开关和复杂接线列表。

      来源:电力专家联盟2016-02-25

      下垂控制,则比较重要且复杂些,即选择与传统发电机相似的频率一次下垂特性曲线(droopcharacter)作为控制方式,即分别通过p/f下垂控制和q/v下垂控制来获取稳定的频率和电压,这种控制方法微网中的微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进行控制

      来源:证券日报2016-02-25

      、存储与消费全过程运行与控制理论;能源互联网的市场机制设计理论与模型;多能源系统的仿真模型。...具体包括多能源系统汇聚、融合、互通、互联的协同规划模型、理论和方法;能源互联网能量信息耦合建模分析理论和方法,以及海量、多种能源终端接入的建模、信息安全及用户行为模型;能源互联网中多种能源生产、传输、转换

      来源:证券日报2016-02-25

      、存储与消费全过程运行与控制理论;能源互联网的市场机制设计理论与模型;多能源系统的仿真模型。...具体包括多能源系统汇聚、融合、互通、互联的协同规划模型、理论和方法;能源互联网能量信息耦合建模分析理论和方法,以及海量、多种能源终端接入的建模、信息安全及用户行为模型;能源互联网中多种能源生产、传输、转换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16-02-20

      具体包括:大容量储能系统及其相关技术、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风光储多种能源汇集外送的柔性直流和交直流混联送出技术;可再生能源高精度功率预测技术、多能源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技术;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与微网系统及其相关技术

      来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2016-02-19

      文献建立了多微网环境中的能量协调调度方法,提出了分层调度方案,在负荷变化时以可调发电单元作为主要调控手段。...该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印证了分布式控制是未来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模式的趋势,但对分布式电源出力预测的准确度依赖很大,且并未考虑主动配电网中储能系统实时变化的能量约束及柔性负荷参与协调控制

      来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2016-02-18

      文献建立了多微网环境中的能量协调调度方法,提出了分层调度方案,在负荷变化时以可调发电单元作为主要调控手段。...该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印证了分布式控制是未来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模式的趋势,但对分布式电源出力预测的准确度依赖很大,且并未考虑主动配电网中储能系统实时变化的能量约束及柔性负荷参与协调控制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6-02-17

      在主动配电系统中,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响应负荷、储能装置等分布式资源及其主动式协调控制与管理的引入,使得传统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理论与方法无法适应,主动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6-02-17

      在主动配电系统中,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响应负荷、储能装置等分布式资源及其主动式协调控制与管理的引入,使得传统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理论与方法无法适应,主动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02-16

      3) 低压配电网络中微型发电集成技术的实现方法。2.3孤岛运行模式本部分共计4篇论文, 重点研究了孤岛运行模式检测方法, 孤岛运行模式下微网控制方法和孤岛运行模式下故障影响分析。

      来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2016-02-02

      本文主要针对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中对微网运行模式切换时电网负荷与微电源输出功率之间的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微电网并转孤模式切换时功率平衡计算方法,主要解决微网切换时电网负荷与微电源输出功率间适平衡最优化的计算与评估

      来源:低压电器杂志社2016-01-30

      武汉大学林涛教授等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的电力系统谐波潮流概率计算方法...、配电网区域能源互联的通信机制研究、不平衡负荷的优化治理与责任判定技术研究、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系统中应用与发展展望、储能接入后配电网可靠性分析与研究、微电源控制策略及微电网分层管理、多目标蜂群算法求解微电网调度

      来源:智能电网产业观察2016-01-28

      从优化并规范配电网架构入手,加强分布式电源、微网与主干网协调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关键设备;加强需求响应技术、储能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采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ict),遵循开放性体系架构、融合模型、技术标准

      来源:创维互联2016-01-28

      包括光伏和风力发电站建设,储能、微网、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实现能源和信息的双向流动等。c)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其中数值天气预报采用wrf数值气象模式,利用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水陆分布等数据,结合观测资料进行数据同化,建立光伏电站局地气象预报模型;功率预测模型主要是通过建立单台逆变器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消除地形和位置所带来的微环境影响

      来源:电气技术2016-01-28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专利一种新型两级式双向储能变流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申请人为江苏大学。...本发明可以实时检测交流微网功率或电压以及储能蓄电池荷电状态来灵活控制微网系统中各发电装置与储能变流器的运行模式,在电力系统中能起到填峰削谷、风光互补微电网系统中功率平滑等作用,并且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

      来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2016-01-25

      目前,对电力电力变压器的控制方法研究仅在于其基本控制,没有涉及和微网的协调运行,微网下垂控制方法也只考虑交流或直流一侧的电压信号,没有同时考虑到两侧信号对交直流微网工作状况的影响,文献提出了两种近似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双向下垂控制方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