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10-04-26
四年前,华能新源公司被国家发改委的一纸文件“硬推”到了辽宁阜新——昔日“煤电之城”——发展风电,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的转型新道路。
来源:互联网2010-02-04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阜新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困境。2001年,国务院将阜新确定为全国首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这个“煤电之城”开始踏上了转型振兴之路。
2009-07-10
随着城市的发展,巩固和提升威海“绿色环保”城市品牌特有的优势,显得极为重要。 “威海太阳能资源丰富,又是一座环保城市,从威海的光照强度和城市发展来看,适宜发展太阳能应用。
来源:国际煤炭网2009-05-12
今年3月,淮北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推进城市转型是摆在该市面前的紧迫任务。有关人士称,本次论坛召开必将促进淮北城市转型和生态城市建设。
来源:国际煤炭网2009-04-28
煤炭产量曾占全国1/29 辽源幅员面积5139平方公里,人口130万,是我省地域最小、人口最少的地区,也是因煤而立的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
来源:国际电力网2009-03-20
省核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核电具有安全、清洁、稳定、高效的优点,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消耗,保护环境,有利于黄石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向两型社会转型。
省核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核电具有安全、清洁、稳定、高效的优点,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消耗,保护环境,有利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向%26ldquo;两型%26rdquo;社会转型。
来源:国际煤炭网2009-03-09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近日,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
来源:资源网 2009-01-13
从新公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中可见,地勘重点已从过去的“主攻北方砂岩型铀矿,兼顾南方硬岩型铀矿”,变革到现在的“对共、伴生铀矿进行综合勘查和评价,北方主攻重要盆地砂岩型铀矿,南方主攻硬岩型铀矿
来源:中国网2008-11-14
随着世界原油价格高涨且资源日益枯竭,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早已在各国步入实践。...%26rdquo;一位大型二甲醚公司的人士称。目前新能(张家港)、新能(蚌埠)也已将二甲醚纳入新奥燃气的燃料分销体系,因此新奥的销售渠道已然自成一体。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9-09
然而,在2008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中,西部地区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共有3个,石嘴山市占据其中一席。
来源:山西晚报2008-08-07
山西省政府8月1日下发实施意见,2010年前,要在资源枯竭城市初步建立接续替代产业,以促进资源型城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山西省,多数城市是以煤炭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4-10
中国已成为资源弱国,50年后中国除了煤炭外,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将出现严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资源面临枯竭。...这是因为,如果说我们赖以生存的煤炭、石油、土地、水等等最基本的资源都枯竭了,何以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资源一旦紧缺,人们就要起来为争夺资源而发起战争,如此这般,世界岂能安宁?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2008-04-02
无论是处于哪个时期的资源型城市都有一个结构转型、调整、优化、升级的问题,特别是资源枯竭或将要枯竭的城市,企业经济困难,下岗职工人数较多,居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结构转型、
来源:电监会2008-02-29
过多的倚重煤电,一方面加快了煤炭资源的枯竭,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和长远利益;另一方面,煤的燃烧造成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目前我国二氧化硫的年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占到了世界的15.1,造成我国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11-29
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重视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来源:南方电网公司2007-07-17
我们高度重视广东的电力供应工作,始终把广东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全网一盘棋,调动全网资源支持广东,加强需求侧管理,并优先保障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重点城市的电力供应,千方百计减少缺电对广东经济社会的影响
来源:新华网2007-06-04
28岁的潘普洛纳市人迈克尔·拉恩比说,"石油资源面临枯竭,而且还会带来污染。所以我希望那些想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地区都能向纳瓦拉学习。"...屋顶装有"v"型太阳能光电板,所产生的电能可经蓄电池系统存储起来。同时,屋外还装备了雨水收集系统。
来源:《扬州日报》2007-03-14
王武在建议中提到:光伏发电具有绿色、环保、零污染和永不枯竭等优点,不仅可解决无电地区的照明、生活用电问题,在发达地区和城市推广还能补充传统电力,缓解电力峰值压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节约能源法》修订工作,就是为发展节能型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