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冷热电联供技术”相关结果335

      来源:北极星电务网2012-05-30

      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的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技术集成,该技术集成余热设备、测控技术对多种形式的余热资源开发利用,为用能单位提供冷热电三联供实现区域供暖、区域供冷、区域供电。

      来源:科学时报2012-04-12

      而在新区发展天然气冷热电联,则被华贲认为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在新区发展天然气冷热电联,既提高能效,又可以保证新区的能源供应及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网2012-03-31

      分布式冷热电联系统相对于冷热电分供的传统供能系统而言,只有增量投资在35年内回收才能有吸引力,经济上才可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价和燃气价格的比例。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2012-02-24

      座谈中,华电集团新能源公司领导及技术专家结合通州新城规划成果和滨水特点,建议在运河核心区建设分布式能源中心,推广利用冷热电厂三联供及河水源热泵技术

      来源:21世纪新能源网2011-12-30

      主要任务包括:多能源互补的固定式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冷热电联技术及示范,微型移动式燃气轮机冷热电联技术及示范等。(八)节能与储能技术领域。

      来源:搜狐网2011-12-08

      老发电厂作为西村唯一热电联企业,承担着广州西部地区的商用民用供电责任,并为西村热网内的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火车站、东方宾馆等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和空调制冷。...,利用发电后的余热,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电力负荷中心就地供电,减少了输电过程中的损耗;与之同时,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电机均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排放指标均能达到相关的环保标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4-27

      美国已有6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站,占总装机容量7.8%,以天然气热电联冷热电联为主。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目前刚刚起步,提升空间巨大。

      来源:上海证劵报2011-04-21

      尽管《办法》规定了多种分布式能源发电方式,但是,从投资价值看,燃气冷热电联、垃圾焚烧发电、余热余压发电等分布式能源设备商将最为受益。...燃气冷热电三连供系统技术成熟,投资回收期短,约在4年左右,余热锅炉是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中的关键设备。

      来源:南方电网新闻中心2010-07-05

      公司将加强以南网研究中心智能电网研究所为主的自主研究力量,建立国家级“智能电网试验中心”,下设新能源和微网实验室等,开展光伏、风电、电充、微燃机(冷热电联)、储能、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和微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来源:互联网2010-03-19

      同时积极推进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分布式冷热电联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九龙电力远达环保承担的国内首个万吨级燃煤电厂碳捕集装置在合川双槐电厂建成投运,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碳捕集装置。  

      来源:互联网2010-02-26

      中电投积极推进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分布式冷热电联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华能集团全资的长春生物质热电厂2009年9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   太阳能发电领域,五大发电集团的绝大多数项目还处于前期或建设阶段。

      来源:互联网2009-06-26

        日前,由南方电网公司承担的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兆瓦级燃气轮机分布式冷电联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课题与“兆瓦级冷热电联分布式能源微网系统并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课题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中期检查

      来源:中电投2009-04-27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李克强来到神华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深入车间考察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详细了解冷热电联、烟气脱硫、石膏制板等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情况。...要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选择关系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组织开展研发攻关,实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重大技术推广工程,广泛推广成熟适用技术

      来源:中国石油报2008-01-28

      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有可能把每个大型lng接收站都规划为包括冷能利用产业链、天然气冷热电联的工业能源循环经济链,以及轻烃分离用作化工原料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园区。...同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ng冷能综合优化利用技术,使lng冷能得到科学和充分的集成优化利用。   

      2005-11-07

      2003年10月,上海电力发行2.4亿a股,募集资金投向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区热电联项目和华东望亭发电厂燃机工程三大电力项目。...首先,优化发展煤电,仍然是公司近阶段发展的重点,公司力争在安徽等成本优势地区有所发展,在浙江、福建等市场优势地区有所突破;其次,大力发展气电,适时建设一定规模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同时特别关注小型冷热电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