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07-09-25
目前,河南省永锦能源公司基本以煤炭为主,建材、机械、餐饮、医院等多业并举,该公司煤炭企业主要有台沟煤矿、云煤一矿、云煤二矿等主力矿井,现年生产能力达160万吨。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09-05
分行业看,石油石化和煤炭行业出口交货值明显下降,分别下降28.3%和15%;冶金、汽车、机械、化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较快,增速均在30%以上。...在国资委监测的28个行业中,冶金、煤炭、化工、汽车、建筑、交通、电力和机械等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增速在20.6%~34%。 在国家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政策的制约下,出口交货值增速同比明显回落。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2007-08-31
浙江在线08月31日讯 煤炭是热电厂发电的动力源泉,然而,杭钢下属热电企业发电、供热量每年以2位数的增幅上升,年煤炭消耗总量却每年以两位数的减幅下降。这一升一降背后会是什么呢?
来源:发改委2007-08-03
上半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316元/吨,上升4.6%。前五个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309亿元,增长43.1%。 全国发电量148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增速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
来源:发改委网站2007-07-27
上半年,工程机械、重型矿山机械、石化通用设备等出口增幅均在40%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同比回落近8个百分点,出口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升6.6%。煤炭、未锻轧铝出口量分别下降27.9%和56.2%。
来源:中国网2007-07-25
来源:金融界网站2007-07-06
所以,在国家执行行业政策时,一般对电力、煤炭和机械等传统性行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长江电力、华能国际和华电国际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行上市融资,就是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最好佐证。
来源:华夏时报2007-06-04
中国将深入推进浙江、青岛等地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试点,继续推进汽车零部件和机械设备再制造试点,并推动重点矿山和矿业城市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同时,要组织编制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制糖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方案》指出,中国将加快实施重点行业节水改造及矿井水利用重点项目。
来源:上海《青年报》2007-05-29
今年,中国取消了以往的“煤炭订货会”制度,把电煤供应推向市场。年初,大部分企业签订了电煤供应合同,签订价格每吨平均比去年上涨30元左右。由于年初时煤炭价格的上涨,电力企业就不断呼吁开始第三次煤电联动。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07-05-22
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电监会、科技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领导,上海、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和江苏等8省(市)发改委负责人、中国工程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代表出席了奠基仪式
来源:金融界网站2007-05-22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已形成以电力、煤炭、油品、天然气等综合能源业务为核心的产业架构。 公司核心产业群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地理中心──南沙,地理辐射区域广泛。... 广州控股(600098)(行情,资讯)公司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电力生产企业,背景和实力雄厚,主业盈利能力较强,目前公司电力业务的权益装机容量将由2005年底的99.66万千瓦增加至204.06万千瓦。
2007-04-16
据了解,该调查采取专题问卷形式,调查对象是各省市包括电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纺织、煤炭、机械等在内的重点行业的大型企业。... 日前,国家标准委发出通知,开始开展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现状调查,并将在调查基础上研究制定《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国家标准。
来源:发改委2007-04-04
前两个月,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生产快速增长;钢铁、建材、有色行业生产加快增长,钢材价格稳步回升,水泥、平板玻璃价格有所下滑,有色金属价格保持高位;机械、纺织行业生产出口加快增长,电子、轻工行业生产出口增幅有所回落
来源:山西新闻网2007-03-05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在采煤工艺方面更加机械化、现代化,煤炭资源的回采率也提高到60%。 同时,王守祯代表还提出必须努力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发展。在这一方面,他对煤层气的开发特别关心。
2007-02-14
来自国资委的最新数据表明,2006年军工、电力、机械、建筑、商贸行业领衔中央企业利润增长,这五大行业实现利润增幅均在20%以上,通信、冶金、矿业、石油石化则平稳增长。 ...根据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国有经济将在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等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
2007-02-08
2006年产业格局蕴含变化:产能过剩竞争激化,弱势企业加速出局;企业改制继续深化;在国内市场主导权的争夺和国际产业分工的定位中,自主化与外资收购、加工基地与制造强国之争将继续进行;从技术层面看,信息化、
2007-01-04
不可否认,电煤价格需要相对稳定,一旦电煤上涨幅度过大,电力企业可能会采取上调电价的方式转移成本,那么,相应的下游行业用电大户,如钢铁、机械、化工等就可能成为最终的煤炭涨价的买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