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相关结果6572

      来源:科力远2024-12-20

      作为河北省新能源领域的重点项目之一,井陉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对提升当地电网调节能力、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倒送电”是指从电网系统向储能电站送电,既能检验电站相关高压输变电设备在全电压下的可靠运行状态,也能为电站发电送出前的调试、试运行等工作提供阶段性能源保障。

      来源:乌兰察布市发改委发布2024-12-20

      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不仅有助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节能减排目标实现;而且有助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有效解决风电、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运行效率。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12-20

      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增加42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调节能力,进一步优化电源装机结构,使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8%。...贵州将推进煤电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风光新能源,持续优化电力装机结构;优化完善电网主网架和配电网建设,加强电网运行调度能力建设;支持电力系统技术创新,大力实施数据赋能建设,提升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水平。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12-20

      聚焦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这个发力重点,破解系统调节能力和配网承载能力不足这个瓶颈制约,深化数字化智能化这个关键路径。三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要把破解实效固化到“十五五”规划中,规划的新型电力系统要能支撑全国电力流向最优布局,谋划的新型能源体系要能实现电碳算价的多流最优布局。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12-19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电化学储能系统能够在能源产出高峰期储存过剩能量,并在能源产出低或需求高的时段释放这些能量,以有效维护能源生产与消费间的平衡,促进可再生能源集成。

      来源:电网头条2024-12-19

      04.2023年6月,全国首个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建成,实现500千伏大供区间的柔性互济,全面提升杭州新型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检修现场。...10.2024年11月,配合杭州市政府出台《加快杭州市虚拟电厂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全市光、储、充等资源规模化接入并参与电网平衡调节,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河南试点开展负荷聚合商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注册

      来源:河南电力交易中心2024-12-18

      专业人员应掌握电力系统基本技术、经济专业知识,具备风险管理、电能管理、节能管理、需求侧管理等能力,有电力、能源、经济、金融等行业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12-18

      三是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组织编制并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三阶段发展路径和七方面重点任务,着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协同发展,构建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体系。

      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2024-12-18

      持续提升系统调节消纳能力。提升常规机组调节能力。推广京津唐电网火电20%深调改造经验,重点推进特高压配套火电深调改造。积极推动热网热惯量应用在供热机组实施。强化抽蓄储能调度运行管理。

      来源:苏州吴中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12-18

      提升电力系统感知和控制能力,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和综合利用效率。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2-1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改革部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亟须加快构建适应新型经营主体特性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新型经营主体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的重要作用

      来源:电联新媒2024-12-16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记者近年来走访多地调研有关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状况,而“配电网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战场’”这句话频繁被提及。...“控不住”体现在配电网调节能力不够。“随着大量分散、间歇性、随机性的分布式电源及充电桩接入配电网,配网运行特征极其复杂,供需平衡、故障恢复、经济运行等面临巨大挑战。”宁徐波说。

      来源:中电联2024-12-16

      建立电力系统充裕度评估机制,加快支撑性调节电源与新能源大基地配套建设,引导合理布局支撑性、调节性电源项目;推进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的一体化项目,增强电力系统的综合调节能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2-16

      “提升四项关键能力建设”,分别是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源网荷储调控协同能力、市场适应能力、政策参与能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典型示范区”,即形成宁夏、南疆两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来源: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2024-12-16

      3.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天河区网架结构完善,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积极接纳区外清洁能源输入,保障本地新能源全额消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充分挖掘全区新能源发展潜力,稳步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支持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2-16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配电网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从单一供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但由于建设布局缺乏科学引导,市场及价格机制不健全,增加了网源协同规划难度

      来源:电力法律观察2024-12-16

      新型经营主体应当持续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和调节能力,更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需要。鼓励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可调节负荷等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

      来源:云南省国资委2024-12-16

      一个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为云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对电力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参与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能推动更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能源转型,无疑是改革“棋局”中的关键一步。

      来源:中国能建2024-12-16

      项目在建设期间可创造超600人就业机会,商业运营后可为乌兹电网提供每年43.8亿度电力调节能力。...作为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中国能建在乌兹的投资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升乌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效促进乌兹别克斯坦绿色能源转型,更好地惠及乌兹别克斯坦人民。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2-16

      这一年,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出台行动方案,实施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等九大专项行动,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调度运用持续增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