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重点领域”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3-13

      积极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实施,推动能源领域“两重”建设和“两新”行动,部署194个能源电力设施设备更新项目,为稳增长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25年重点任务内容中,现将有关今年光伏等新能源的新提法、新思路、新要求,摘录如下:2025年重点任务落实摘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建设集团2025-03-13

      与此相对应,在消费端则要推进重点耗能行业领域能源梯级利用和耦合利用,实施绿色能源替代(包括绿电、绿色氢氨醇油)、绿色原料替代行动。宋海良关注到,空间布局需要优化。...宋海良委员建议,推动能源密集型产业向西部新能源富集地区转移,扩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本地自用规模,促进电、热、氢等多品种系统化耦合利用,推进重点耗能行业领域实施绿色能源替代、绿色原料替代行动,推广低(零

      湖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能源局局长汤吉鸿调研兴蓝风电及海风全重实验室

      来源: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2025-03-13

      汤吉鸿对海风全重室在大功率风电装备设计制造、风电场集群优化控制、风能高效利用等领域的突破表示认可,并强调需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为湖南省乃至全国新能源技术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汤吉鸿详细了解了兴蓝风电生产经营情况、产品及科研情况以及资源开发项目建设情况,并重点关注了海风全重室在风电基础理论、核心技术研究的进展。

      浙江嘉兴:2025年积极推进跨区域绿证绿电交易

      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2025-03-13

      全面落实交通强市、智造创新强市、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高水平城乡融合等重大战略,科学编制嘉兴“十五五”规划纲要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谋深谋实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平台。...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围绕重大平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大项目,形成项目储备库,滚动接续,压茬推进。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2025-03-13

      对符合条件的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加快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支持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建设光伏设施。推进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加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与实施省级消费券政策,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种类,省财政支持发放餐饮、百货、文旅等重点领域消费券,鼓励企业配套开展让利促销活动。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来源:国家电投 等2025-03-13

      希望中央企业一如既往支持新疆工作,着眼为国家发展全局作出更大贡献,围绕油气、煤炭、矿产、新能源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快推动合作协议转化落地,继续谋划实施一批质量高、潜力大、带动强、可落地的重大项目...3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18家中央企业共同在北京举行产业兴疆重点项目2025年投资推进会,巩固提升产业兴疆成果,共商进一步深化央地互利合作、共赢发展大计。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3-13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18家中央企业共同在北京举行产业兴疆重点项目2025年投资推进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兵团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签署项目合作意向书,涉及项目54个,预计在疆完成产业投资超1300亿元,涵盖能源、新型储能、智算中心、装备制造等领域

      来源:湖南能监办2025-03-13

      ,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电网风险管控,全力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三是聚焦重点领域专项监管,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四是深化应急能力建设,做好重要时段电力保障;五是始终保持严的基调,抓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5-03-13

      重点发展每年不低于2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且新能源电量消纳占比不低于整体用电量50%的项目。...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和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2025-03-13

      对符合条件的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加快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支持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建设光伏设施。推进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加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与实施省级消费券政策,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种类,省财政支持发放餐饮、百货、文旅等重点领域消费券,鼓励企业配套开展让利促销活动。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来源:贵州省能源局2025-03-13

      围绕主责深化重点改革。出台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2个重大调研课题及27项重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围绕煤炭开采、智能电网建设和煤矿安全生产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3个、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1个、区域联合基金课题2个、首台(套)项目认定1个,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5-03-13

      一是积极推进陇电外送,加快“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深化“十五五”电力规划研究。二是加强甘肃电网建设,优化完善主网架结构,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统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打造以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新能源消费转型引领区、能源产业融合集聚区、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区

      电工时代与德国客户签订储能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山东电工时代能源2025-03-12

      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能源技术领域的深度携手,旨在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储能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欧标5mwh储能舱、工商业充储一体化方案及户储售后等领域展开合作。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03-12

      推进环保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聚焦环保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堵点”“卡点”,强化重点产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推动环保装备向高效...推动龙头企业从提供单一领域环保技术装备,向多领域“产品+服务”供给转变,提供一体化综合治理解决方案,满足差异化治理需求。加强行业规范引导,推动建立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来源:新华网2025-03-12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进”的步伐坚实有力。...有力实施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支出规模,加强重点领域财力保障,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围绕扩大

      总投资78亿元!深圳将向民间资本推介5个水务项目

      来源:深圳市发展改革委2025-03-12

      优质项目诚邀民企来"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举办能源交通水务领域面向民间资本重点项目路演推介会的通告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深圳再次向民营企业发出“深”情邀约,3月19日-21

      来源:电池中国2025-03-12

      中/高镍正极材料市场空间巨大市场方面,虽然兼具高安全、高性价比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近年来发展“势如破竹”,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并未放弃中高镍电池的升级迭代,且依然作为其布局的重点之一。...因此,中/高镍以及超高镍材料的研发及应用,仍是全球电池企业及下游客户关注的重点之一。韩国电池企业加注中/高镍路线韩国电池企业在锁定中/高镍材料方面表现积极,与相关贸易政策下的市场态势密切相关。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5-03-12

      重点发展每年不低于2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且新能源电量消纳占比不低于整体用电量50%的项目。...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和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来源:白犀牛通信2025-03-12

      近日,移动云与上海浦东外高桥第二发电厂就智慧电力领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deepseek在智慧电力平台的深度应用。...从电力行业的深度实践到通信领域的创新突破,移动云正通过“技术+场景”的精准适配,推动垂直行业的实质性变革。

      重庆巴南区发布空气质量改善方案  氢能替代与绿氢示范并进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3-1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节能减排、减污降碳、超低排放、生产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重点,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绿色低碳技术优势和产业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动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源头防控,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