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需求侧响应”相关结果3784

      来源:能源观察微信2014-12-24

      需求侧响应包括基于价格的需求侧响应和基于协议的需求侧响应,前者是指用户根据电力市场电价的变化调整用电需求,如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和尖峰电价,后者是指电网企业按照事先确定的原则控制用户负荷。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12-15

      所以,在规避双侧随机性、混合能源时代,智能电网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技术平台,智能电网能够高度协调支撑可再生能源并网,特别在用电,如需求侧响应,对用户信息的掌握要十分及时、充分,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高效运行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12-08

      事实上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前提是要形成一个真正市场化的电力市场体系,包括价格实时变动及需求侧响应等机制。...我们更多需要考虑供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尽最大可能满足终端的用能需求。由于终端用能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也就随之产生了以电力调度为中心的优化机制。

      来源:“能源与环保”微信2014-12-08

      电源建设周期长,仅依赖短期市场价格信号难以快速实现供需平衡(即使考虑引入需求侧响应),因此还需要配套建设容量市场,引导电源建设投资,保障长期电力供应充裕。...,赋予用户自由购电选择权;2)发电全面放开,售电同步部分放开,也就是发电全面竞争上网的同时放开部分大用户参与批发市场,再逐步过渡到全面放开;3)发电和售电先同步部分放开,也就是只放开部分发电商和部分大用户参与批发市场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12-05

      电源建设周期长,仅依赖短期市场价格信号难以快速实现供需平衡(即使考虑引入需求侧响应),因此还需要配套建设容量市场,引导电源建设投资,保障长期电力供应充裕。...,赋予用户自由购电选择权;2)发电全面放开,售电同步部分放开,也就是发电全面竞争上网的同时放开部分大用户参与批发市场,再逐步过渡到全面放开;3)发电和售电先同步部分放开,也就是只放开部分发电商和部分大用户参与批发市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12-05

      事实上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前提是要形成一个真正市场化的电力市场体系,包括价格实时变动及需求侧响应等机制。...我们更多需要考虑供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尽最大可能满足终端的用能需求。由于终端用能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也就随之产生了以电力调度为中心的优化机制。

      来源:能源评论2014-11-27

      工业4.0的智能探索在未来的智能电网和智能电力市场中,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技术是应对大量分布式发电并网、协调和优化需求端用电、发电模式和能效的重要手段。

      来源:微电网论坛2014-11-04

      技术节能:通过电力需求侧响应(dr)、智能交互用电,以及电价政策研究(实时、阶梯)及推广,引导用户经济、有序、合理用电。绿色出行:通过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示范,引领市民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

      来源:能源评论2014-09-28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分布式能源与随之而来的需求侧响应对配电网的不断冲击,使得传统电网的使用逻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一概念下的能源互联网前景,呈现的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激情和各行各业的融合诚意,电力作为一种24小时不断变化价格的新型商品成为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及互联网应用等多个行业的交叉点,引领着需求侧管理、主动配电网这些纯能源系概念不断与互联网及移动终端产生结合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08-11

      对此,需求侧管理能起什么作用?雷德威:我建议采用需求侧响应这个策略来解决峰值问题,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使用很久的,并且也是中国刚开始尝试的策略。...需求侧响应是指鼓励人们避开峰值用电,减少用电量,从而减轻电网负荷。例如,假如你有一个制造工厂,那就取代白天时间工作,而选择在夜间才开始运转机器。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07-23

      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将大大提高,需求侧响应(demandsideresponse,dsr)能够主动地、短期地降低用电量,同时用户或者多个用户组合体可以保证在特定时间段内降低其用电负荷。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07-21

      除此之外,需求侧响应资源、储能资源等的引入能够明显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水平,降低系统对于总发电容量需求。...市场型容量机制可以将需求侧响应资源纳入到容量市场构建中来,需求响应的一方通过投标表明它们可以降低(或者在时间上转移)一部分用电负荷,并且以此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07-18

      除此之外,需求侧响应资源、储能资源等的引入能够明显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水平,降低系统对于总发电容量需求。...市场型容量机制可以将需求侧响应资源纳入到容量市场构建中来,需求响应的一方通过投标表明它们可以降低(或者在时间上转移)一部分用电负荷,并且以此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2014-07-10

      依托湄洲岛储能电站,莆田供电公司和福建电科院将引入国际新能源技术的新标准,在储能电站的基础上研发建设海岛微电网,目标将湄洲岛建成以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为特征的智能电网综合集成示范工程,构建以风光储充、智能需求侧响应以及覆盖多电压等级为特征的多功能互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来源:中新网2014-06-26

      研究领域: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与运营,电力综合资源规划,电力市场交易决策理论,需求侧响应需求侧管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与并网管理等。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4-06-24

      依托湄洲岛储能电站,国网福建电科院技术人员下一步将构建以风光储充、智能需求侧响应以及覆盖多电压等级为特征的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海岛微电网。...工程投运后,将有效解决湄洲岛受海岛供电条件限制而导致的低电压问题,并可在供电海缆受外力损坏导致全岛停电的情况下,满足岛上居民和电网抢修应急电力需求,有效缩短非正常停电恢复时间,显著提升全岛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6-11

      输电系统广域监视控制系统、储能系统用蓄电池、配电自动化、需求侧响应需求侧用蓄电池、电动汽车、高级量测体系等2 国际标准组织与工业联盟活动2.1 国际标准化组织-iec智能用电标准化工作iec 智能用电的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独家)2014-04-22

      另外还有一点,需求响应是中国国家电网自己成立了一个在智能电网首次发起的国际标准化,关于智能电网里面一个是需求响应,一个是电网和用户的测量,理查德是pc118的主席,看出来需求侧响应是实现未来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4-08

      易变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目前的系统中实现并网水平是有可能的,灵活性电厂、电网基础设施和需求侧响应等资源已可应用。...变革的挑战取决于电力系统是稳定的,这意味着短期内不需要大量投资来满足需求;或是动态的,即短期内需要大量投资来满足增长的电力需求或替代老旧资产。

      来源:南方电网报2014-02-11

      需求侧响应需求侧管理更能延伸价值链需求侧响应需求侧管理更能延伸价值链,要利用好客户的大数据分析,创新服务内容和运作模式以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