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低碳城市建设”相关结果912
      上海黄浦:推进重点用能单位建设一批智慧能源系统

      来源:黄浦区发改委2024-05-07

      对黄浦而言,也是立足上海“中心辐射”功能定位要求,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为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黄浦新篇章奋进拼搏的关键五年。...调研走访黄浦区的新能源技术企业,召开两次低碳技术应用沟通会,推动前沿新技术、新材料示范应用。四是不断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中建环能一项关键技术荣获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来源:中建环能2024-04-24

      2023年城镇水科技奖参评项目涵盖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排水防涝、水环境整治、海绵城市建设、智慧水务等供水排水领域,通过专业评审组、专家委员会、奖励委员会3轮评审,评出获奖项目1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本项目构建了面向河湖水质目标的雨水径流控制方法与技术体系,突破了城镇雨水径流污染精准截蓄和快速净化技术,发明了智能化雨水径流精准截蓄、砂渣协同预处理和易启停宽通量磁强化雨水径流污染快速净化关键技术及装备,可有效实现城镇雨水径流的智能化精准截污和低碳

      来源: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4-18

      浙江省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湖州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湖州市目标“十四五”期间,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制度创新设计,加快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实施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来源: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2024-04-11

      3.统筹低碳技术发展与产业转型需要。立足现代产业体系绿色低碳发展和城乡绿色发展需求,既要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也要支持高碳产业的低碳化转型,防止“一刀切”,避免盲目对高碳排放行业抽贷断贷。...强化城市建设、城乡深度融合和城市运行重点项目的绿色金融运用,加强绿色金融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星级绿色建筑、零碳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建设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改造,充电桩及储能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来源: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24-04-10

      利用2—5年时间,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基础。...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印发哈尔滨市提高建筑节能质效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围绕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立足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提高建筑建设品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方式

      来源:低碳赋能美好生活2024-04-01

      中国电力介绍了近三年来的经营发展、新能源开发和战新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在换电重卡、储能本质安全、地热开发技术、全彩光伏、农村能源革命、实施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助力厦门低碳城市建设

      来源: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03-25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节能评估审查合格后的节能评估文件(节能登记表)进行施工图审查,切实落实低碳节能设计要求。...完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装机容量44兆瓦,新建公共机构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以上;完成新建装配式建筑880万平方米(其中装配式住宅建筑占比40%);新增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

      来源:人民网2024-03-25

      此外,双方还将提升电网可靠性水平,打造金凤城市中心为代表的国际领先配电网,服务重庆高新区“323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与重点片区城市建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落地,建设面向未来的低碳智慧宜居城市样板。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2024-03-21

      制定实施《杭州市绿色建筑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在全市推广应用“浙里绿建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杭州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杭州市发改委牵头起草了《杭州市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来源: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3-21

      加快能源和碳排放数据库建设,运用先进模型算法工具,打造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完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组织保障,构建“四横三纵”“双碳”智治总体构架,实现政府治碳“一站通”、企业减碳“一网清”、个人低碳“一键惠...北极星环保网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杭州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杭州市发改委牵头起草了《杭州市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河南郑州:截至2025年末全市将新建换电站20座、超级充电站300座

      来源:郑州市政府2024-03-20

      预计2035年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70万辆,充换电设施规模将达到110万个,形成绿色环保、低碳高效的交通服务体系。...全文如下: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5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根据《

      第五届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管理创新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03-13

      重庆环际低碳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荣良在全行业探索低碳绿色发展的路径时,深圳能源环保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披上了一件“黑金战袍”——光伏发电,深能南京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文瑞以东部电厂为例...北极星职教研究院院长 李广3月11日下午,论坛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祥信主持会议并围绕我国当前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技术作首个发言。

      来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2024-03-11

      与此同时,初步实现攀枝花市金融业逐步发展壮大,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加快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贡献金融力量。二、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重点领域(一)大力支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围绕“4+1”现代特色农业体系,积极支持耕地保护及污染治理、低碳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农业生态价值转化的产业融合新业态等重点领域,促进农业固碳增效

      聚焦全国两会,宇通环卫紧跟步伐绘就新蓝图

      来源:宇通环卫2024-03-08

      未来宇通环卫将继续紧跟国家步伐,以科技创新为“法宝”,致力于低碳、智慧的美好人居环境建设,为行业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两业融合智慧云平台赋能城市建设3月5日,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3年的工作成果进行了回顾。其中提到,过去一年,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中国环境2024-03-06

      因此,科学处理飞灰不仅是可以满足保护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管理的迫切需求,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经济和资源潜力。但目前,飞灰低碳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面临重大挑战。...武强指出,在各地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同时,飞灰低碳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面临重大挑战。

      来源:黄山市发改委2024-03-05

      (二)主要目标到2026年,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市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较2023年实现翻番,建成近零碳园区1个、零碳景区3个、零碳村庄7个,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机制基本健全...其中提出,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力争到2026年九龙低碳经济园规上工业企业100%开展清洁生产,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3年下降5%左右。

      来源:黄山市发改委2024-02-27

      1.强化低碳统筹布局。编制实施《黄山市低碳城市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将近零碳理念和要求融入低碳城市建设各环节和全过程,推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能源发展、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全面低碳转型。

      来源:贵州人大2024-02-26

      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利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低碳、节俭生活方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将大气污染防治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按照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原则,合理规划、调整城市建设和空间布局,加强生态建设,采取有效措施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2-23

      依托东风襄阳基地和“军转民”试点城市建设,襄阳大力发展汽车、纺织、化工、建材、电子等产业,形成了包括30多个行业17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在工信部2023年11月公布的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小米纯电动轿车将搭载由襄阳弗迪电池供应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骆驼集团新能源低碳产业园拟在此投资68亿元建设智能化绿色工厂,

      来源:人民网2024-02-01

      在绿色能源领域,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能源控制中心,未来承载能源运营、能耗服务、碳监测服务三个主要功能,将在控制中心部署城市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接入城市副中心水、电、气、热、油等多种能源数据,助力智慧城市建设...通州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康琦介绍,副中心以建设数字化低碳一流城市电网为目标,探索以“引绿、赋数、提效、汇碳”为路径,辅以科技创新与标准机制创新支撑,推动电力消费节能降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