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兼并购”相关结果186
      2019锂电资本<mark>兼并购</mark>“退烧”

      来源:高工锂电2019-12-03

      2019年兼并购事件20起,金额累计277亿元,很明显,行业相关的兼并购热情已经浇灭了大半。...、2019年锂电产业链的兼并购/资本热度已经明显下降。

      正极材料企业“搬运工”角色越发突出 越来越难挣钱

      来源:高工锂电2019-10-29

      “未来纯正极材料企业可能会“消亡”,或将被上游原料供应商或下游电池厂、主机厂兼并购。”这位正极材料企业高层判断是,在原料供应和客户结构方面不占优势的企业将被行业整合,只留下少数几家企业生存竞争。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10-08

      国内还有一家布局sofc的知名企业是潍柴动力,通过兼并购国际知名sofc公司展开深度布局。国内外sofc产业发展差距在哪?国内sofc产业链发展情况如何,市场前景又如何?

      来源:高工锂电2019-09-25

      另一方面,大多数是通过兼并购锂电产业链企业切入,自身建厂研发的较少。由于两三年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火热,各种锂电标的估值较高,还存在溢价收购的现象。...而随着标的估值暴增、兼并购难度增大、标的企业竞争力下滑、对赌失败概率高等风险的出现,跨界企业资本退潮之后徒留一地鸡毛,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锂电行业终止收购案例已经发生超15起,比如兆新股份

      来源:高工锂电2019-09-16

      行业间的兼并购提速,无疑会进一步减少参与者,加速弱者淘汰。行业资源的整合也将重塑细分市场的排名格局,二三线隔膜企业岌岌可危。...在此背景下,锂电池隔膜行业的横向“并购大戏”也开始上演。7月以来,中材科技拟与合作方向湖南中锂共同增资11.37亿元(其中公司出资9.97亿元),公司将持湖南中锂60%控股权。

      63家锂电上市公司H1业绩公布 超5成净利下滑

      来源:高工锂电2019-09-02

      隔膜环节,星源材质与恩捷股份龙头效应凸显,营收及净利润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隔膜领域的横向兼并购大戏已经拉开,未来市场集中度以及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加强,而弱势企业将面临市场转向或淘汰的局面

      23家布局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上市公司盘点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8-27

      布局电堆及系统的上市公司分为四类:一是布局全产业链,燃料电池是其中重要一环,目前这类上市公司在行业内知名度比较高,包括美锦能源、雄韬股份、大洋电机、雪人股份、潍柴动力、中国动力等;二是通过设立子公司、兼并购等方式

      来源:国际能源参考2019-08-26

      rory mccarthy坦言,“事实上,住宅储能领域的兼并购活动也在欧洲地区加速升温,公用事业公司、油气公司、能储技术公司、互联网公司等都在该领域寻求收购机会。”

      来源:高工锂电2019-08-19

      除了估价下跌这一方面,2019年华友钴业进行了多起兼并购事件,同时构成了资金链紧张。

      来源:高工锂电2019-08-15

      毫无疑问,行业间的兼并购和资源整合以及企业自建石墨化加工产业延伸无疑会减少市场参与者,加速淘汰弱者,逐渐瓦解负极材料此前形成的“三大多小”的竞争格局,从而重塑负极市场的竞争排名。

      湿法隔膜“大变局”

      来源:高工锂电2019-08-07

      从“抢手货”到“大甩卖”复盘2015年以来隔膜市场的兼并购案例,从“高估值”、“高溢价”到如今“亏本甩卖”,隔膜标的估值犹如坐了过山车。...此番收购被戏称为湿法隔膜领域“老大”对“老二”的收购,本次兼并购的完成也将意味着恩捷股份与后续排名湿法隔膜企业在市场份额及产能规模上的距离会进一步拉开。

      从99家上市公司布局动向看燃料电池产业生态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8-02

      二、 电堆及系统布局电堆及系统的上市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设立子公司、兼并购等方式,占据燃料电池企业较大股权的企业,有东方 电气、上海电气、首航节能、德威新材、长城电工、宗申动力、st尤夫、汉缆股份、

      煤炭“大鳄”们的氢能布局图谱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7-30

      美锦能源主要通过设立子公司、兼并购氢能公司的方式,先后入局飞驰汽车、鸿基创能、国鸿氢能,并成立子公司美锦氢源、合资设立锦鸿投资,基于“一点(整车制造)、一线(燃料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一网(加氢站网络)”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7-26

      今年1-6月,上市公司投资设立子公司、兼并购氢能公司的事件约25例左右,其中10例与氢能相关,11例与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相关,4例与膜电极及双极板相关。

      锂电企业上半年IPO观察

      来源:高工锂电2019-07-25

      但由于市场风险提升,上市公司或资本兼并购锂电企业的热潮快速降温,锂电企业向银行贷款又受阻,因此ipo成为了锂电企业募集资金最重要的途径,从而出现锂电企业密集ipo的现象。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7-22

      今年1-6月,上市公司投资设立子公司、兼并购氢能公司的事件约25例左右,其中10例与氢能相关,11例与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相关,4例与膜电极及双极板相关。...本文是下篇,主要梳理今年上半年燃料电池领域的15例投资兼并购事件: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1、燃料电池企业德威新材“易主”5月27日,德威新材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德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周建明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

      负极和碳酸锂并重 科达洁能锂电材料营收3.22亿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4-12

      随后,以该新材料子公司为根据地,科达洁能迅速展开这一细分领域的兼并购。当年12月,科达洁能新材料以2280万元将漳州巨铭石墨有限公司纳入麾下。

      来源:高工锂电2019-03-13

      锂电行业的异常火爆,吸引着大量热钱投入,其中不乏一些上市公司投资收购完全与其主业不相关的资产,或者披露的资金来源、未来经营变现方案让人“看不懂”,导致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投资/兼并购事件,其中许多到最后都不了了之

      1月BMS配套top20:比亚迪领衔10家车企占比60% 上海捷能位居第三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2-22

      凭借较强的资金实力,国内整车企业一般通过兼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进入;当然也不排除如长安、北汽等设立专门研发团队进行bms研发的企业。在1月的bms装机量中,比亚迪以28811辆的绝对优势位居第一。

      来源:高工锂电2019-02-22

      这种困境也直接导致了标的企业估值变动、竞争力下滑、兼并购难度增大等投资风险和压力,最后导致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无法达到一致。此外,在合作方向、资本估值、业绩对赌上无法达成一致也是资本兼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