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具体来看,上半年IPO锂电企业共有14家,过会企业8家。其中设备企业7家、正极材料企业3家、负极材料企业2家、碳纳米管企业1家、铜箔企业1家。设备企业是当前锂电企业IPO团队的主力。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带动动力电池产销量大幅增长,进而助推上游材料和设备企业营收净利大幅增长。上述企业连续多年呈现营收净利增长的发展态势为其登陆二级资本市场提供了条件。
由于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锂电企业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扩充产能、加强研发投入以及提升制造工艺等。但由于市场风险提升,上市公司或资本兼并购锂电企业的热潮快速降温,锂电企业向银行贷款又受阻,因此IPO成为了锂电企业募集资金最重要的途径,从而出现锂电企业密集IPO的现象。
从上述企业拟登陆的板块来看,科创板成为了最受锂电企业欢迎的新兴资本市场,当前共有8家企业冲刺科创板,已有4家企业过会,并创造了一批明星企业。
其中,容百科技2019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0.96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9.43%—13.21%,当前总市值196.64亿元;杭可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6.30亿元,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31%,当前总市值202.22亿元;嘉元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6-1.9亿元,同比增长219.17%-288.99%,当前总市值128.27亿元。
预计后期将会有更多锂电企业闯关科创板,尤其是将吸引大批已挂牌新三板的锂电企业转投科创板。
事实上,与大批企业积极申报科创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三板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摘牌潮”。
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至今,已有超过30家锂电企业从新三板摘牌,同时还有多家企业正在申请终止挂牌,以企业主动摘牌居多。而今年上半年仅有一家3C数码锂电池企业挂牌新三板,表明新三板对锂电企业在融资方面的作用非常小,锂电企业正在寻找更广阔的融资平台。
从融资情况来看,14家锂电企业合计募资近120亿元,主要用于企业主营业务的产能扩充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这表明上述企业都在进一步扩充产能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现金流较为紧缺的经营压力。
事实上,由于补贴退坡且下发缓慢,主机厂资金极度紧张从而长期拖欠动力电池企业货款,传导至上游材料和设备领域,导致整个锂电产业链回款困难,锂电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紧缺的困难。
此外,尽管锂电企业都将IPO作为企业融资的可行性通道,但一系列的IPO接连折戟表明,企业打铁还需自身硬。
从上半年IPO的锂电企业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来看,普遍存在着大客户依赖、毛利率逐年走低、回款困难、现金流紧缺等通病,这都将成为锂电企业IPO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OBBB)以微弱优势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其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EntityofConcern,简称FEOC)的限制。这种政策的快速更迭,不仅正在重塑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格局,也将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上市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市场越来越热闹。近期有包括高特电子、麦田能源、亿纬锂能等多家储能企业申请IPO,又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欣旺达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
2025年“赛程”过半,各大企业的固态电池项目也开始加速“冲刺”。6月下旬以来,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等头部企业先后官宣。而且,这次不只是半固态电池的“先锋”,而是全固态电池的预期量产。市场也再次陷入兴奋,并且不断开始向纵深挖掘“话题”。然而,整个产业链真的准备好了吗
退役锂电池,特别是退役动力锂电池,正在从“环境负担”蜕变为战略资源。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退役锂电池这座“城市金矿”,正引发各国在回收网络、技术标准和资源循环利用上的激烈博弈。不过,近日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一个普遍困境:合规企业守规矩却难赚钱,不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6日,*ST同洲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股票自6月17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同洲”变更为“同洲电子”。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后,*ST同洲股票交易价格日涨跌幅限制变更为10%。*ST同洲股票将于6月16日开市起停牌一天,于6月17日开市起复牌。
中国锂电企业的全球化进程虽早已开始,但自2025年以来,这一进程已步入一个以“产能落地”为核心特征的全新阶段。其关键区别在于,此前的战略多为宣告、框架协议或开工建设,而当前则转变为海外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并由此带动了从材料到设备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海外布局。自2025年起,这一“落地”趋势在
四年过去了,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专利纠纷仍未平息。就在不久前,宁德时代一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落锤,矛头再次指向中创新航。6月10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了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等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的判决书。公告显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27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
6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锂电池资源回收公司Li-CycleHoldingsCorp.宣布,已根据《加拿大公司债权人安排法》向安大略省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保护其自身及其北美子公司。三个月前还在吹捧新融资的“北美电池回收之王”,转眼就躺进资本ICU。资料显示,Li-Cycle是2016年由两名前Hatch公司工程师在加拿大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2025年5月15-17日,CIBF2025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2024年以来,锂电企业IPO进展速度对比去年进一步放缓,除了极少数完成上市外,更多的企业因为各类原因终止。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截至到今年上述终止的企业涵盖了锂电原材料、BMS、设备、电池、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多个环节。其中有被叫停的,也有不少是因等待期过长、经营环境变动等原因主动撤销上市申请
绿研院注意到,近期,多家锂电企业取消了IPO上市进程:6月4日晚间,国有特大型企业江西铜业发布公告,拟终止分拆控股子公司江铜铜箔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早在2022年2月22日,江西铜业就官宣筹划控股子公司江铜铜箔分拆上市事宜。同年4月和5月,公告计划分拆江铜铜箔至A
近几年锂电产业发展迅猛,相关企业成长速度较快,产能扩张加快。近日,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全球供应商紫京科技与华泰联合证券在紫京科技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拟在IPO上市辅导、投融资顾问咨询、财务顾问咨询等业务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据了解,在此次紫京科技与华泰联合证券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北交所公告显示,在3月13日召开的北交所2023年第12次审议会议上,武汉蓝电过会。武汉蓝电主营电池测试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招股说明书显示,武汉蓝电拟IPO募资约3.27亿元,其中,1.13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5757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000万用于
2020年动力电池产业此起彼伏,充满机遇和挑战,全球化竞争进一步升级。产品、技术、产能、资本、供应链等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竞逐未来市场的关键。对全球动力电池产业而言,2020年发生了很多变化。(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魏文柱)从国际市场来看,2020年欧洲电动化浪潮加
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企业IPO群成员正在不断增多。自2019年7月科创板开闸以来,国内锂电产业链IPO赛道略显拥挤。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今,冲刺科创板、创业板IPO的锂电企业已超过40家。其中,成功过会和上市的企业合计26家,占比过半,这表明优质锂电企业较多。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规模的锂电
对全球动力电池产业而言,2020年发生了很多变化。从国际市场来看,2020年欧洲电动化浪潮加速到来开启欧洲动力电池产能扩充竞赛,欧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建设的新基地,欧洲市场竞争快速升温。欧洲动力电池新基建也吸引了一批中国锂电材料和设备企业落子欧洲,为其欧洲客户提供就近配套服务,中国锂电
开闸一年,科创板上的锂电企业身影越来越多。高工锂电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经登录科创板的锂电企业有5家,而计划申报和已受理的企业有15家左右,毫无疑问,科创板将会成长出一批锂电产业链明星企业。已经上市的5家企业,容百科技、嘉元科技、杭可科技、天奈科技、瀚川智能总市值达571亿元。目前已经
近两年,在市场升温的大背景之下,锂电企业亟需加大研发投入、扩建产能抢占市场,如果资金跟不上,或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于是越来越多的锂电企业选择奔赴IPO。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今有近20家锂电企业冲刺IPO,新三板企业转战IPO的现象尤为明显。除业绩下降以外,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继续获利能力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作者:刘佳辉卞伟翔李大伟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引用本文:刘佳辉,卞伟翔,李大伟.锂电池石墨复合电极力-电耦合性能原位测量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240-224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149本文亮点:1.使用石墨电极来进行原位测量实验设计与分析,开发原位测量手段对复合石墨电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提到,积极推动光伏与储能、动力电池等产业协同发展,成功签约四川中孚源网荷储一体化+AI虚拟电厂等项目2个,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项目即将竣工。提早布局退役光伏组件回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四川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其中提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依托工业硅产能优势,多次赴通威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洽谈年产30GW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项目,积极开展HJT异质结电池项目论证,加快布局太阳能电池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近日,通用汽车与电池回收企业RedwoodMaterials达成合作,将为其提供新旧动力电池,后者则将这些电池重新用于储能系统。此前,通用汽车的动力电池已成功应用于Redwood位于内华达州斯帕克斯总部的12MW/63MWh微电网项目中,为附近拥有2000个GPU的数据中心供电。今年6月,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磷酸铁锂赛道,韩系电池三巨头“攻势渐起”!起点锂电注意到,继LG新能源、三星SDI后,SKOn也公布了其在磷酸铁锂电池端的最新布局,剑指北美储能系统市场。01、下订磷酸铁锂,是蹭热度还是布局提速?眼看LG新能源、三星SDI频频发力磷酸铁锂,SKOn终于按耐不住,一纸合作下定磷酸铁锂材料。7月15日消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华自科技披露,今年锂电业务增速明显,自去年12月以来,锂电新增订单近十亿元,主要客户包括宁德、赣锋、欣旺达、鹏辉等头部锂电厂商。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的固态产线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有固态电池量产线落地。公司子公司精实机电一直在推进固态电池技术更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征求《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的意见。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制定《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构建全域覆盖、技术多元、标准统一、服务可靠的路侧基础设施体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冠盛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合作伙伴吉林东驰核心技术团队是以谢海明教授带领的锂电研发团队为依托,拥有教育部“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和国家发改委“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资源。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是唯一由政府主导的固态电池创新联合体,率先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