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减排事业”相关结果601

      来源:上能电气2023-09-19

      上能电气将一以贯之地保障项目高效交付、运行安全、运维省心,同时还将持续加大巴西市场资源投入,完善本地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更多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动南美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赋能全球零碳事业。”...这一光伏项目占地面积超过106公顷,是巴西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建成并网后预计每年可生产150,000mwh绿电,能满足当地5万居民的用电需求,同时每年将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3.9万吨,有效地方缓解电力供应紧张问题

      中国2022年可再生能源主要发展成就

      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2023-09-18

      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排全国二氧化碳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可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二氧化碳减排量的41%。

      “她”力量闪耀秀水泱泱 | 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黄海燕获GREENPV“光伏贡献奖”

      来源:正泰新能2023-08-18

      正泰新能推行的制造基地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风光氢储充+燃气三联供微电网项目等举措年度减排二氧化碳可达3.5万吨。...旨在奖励为中国光伏绿色供应链技术创新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鼓励广大光伏科技和产业工作者以及集体在太阳电池、光伏组件、光伏辅材及装备、平衡部件与系统、光电建材、光伏应用新场景等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光伏绿色供应链事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3-08-14

      国际事业公司近年来深度参与欧洲生物燃料市场以及欧洲碳排放交易,2022年与bp签订自愿碳减排量(ver)交易协议,加快推进国际贸易业务绿色低碳转型。...奇姆肯特炼厂2022年有效提升硫黄转化率,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硫4000吨。西部钻探公司2021年以来在哈国市场积极推行“油改电”,用网电代替柴油机,生产区域碳排放显著降低。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07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社会事业处处长张贤指出:“目前各行业的ccus技术路线主要由企业自身排放特点、ccus相关技术成熟度、能耗成本等因素决定。建议高碳...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中国区总经理杨晓亮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行业覆盖面扩大,包括水泥、钢铁、化工等主要难减排行业均已开展相关示范,不同行业的捕集成本也随着试点示范的开展逐年下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31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社会事业处处长张贤指出:“目前各行业的ccus技术路线主要由企业自身排放特点、ccus相关技术成...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中国区总经理杨晓亮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行业覆盖面扩大,包括水泥、钢铁、化工等主要难减排行业均已开展相关示范,不同行业的捕集成本也随着试点示范的开展逐年下降

      碳市场扩容恰逢CCER重启 石化行业悄然布局负碳技术

      来源:环球零碳2023-07-25

      02 企业减排可通过碳市场“变现”在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上,很多石化企业转型初期还常常遇到算不过来帐的问题——我为可持续事业做出贡献了,可是我的财务营收的表现却变得不可持续了。...7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学习时报2023-07-13

      (五)加速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必由之路。数字电网广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广西防城港启动智能港口岸电建设以来,防城港供电局迅速实现高压船舶岸电供电,2021年北部湾港各港区集装箱泊位岸电覆盖率达87.5%,船舶一次靠港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减排达90%以上。

      来源:新华发电2023-07-11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副局长顾洪波,阿勒泰地区行署、阿勒泰地区发改委、布尔津县委县政府领导,中核集团(新疆)市场开发部、新华发电相关负责人,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代表出席上述活动。...布尔津河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首期风电项目设计装机规模1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为3.253亿度,平均满负荷利用3253小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为9.92万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为58.22万吨、烟尘约为10.41

      12吨/天!荣程建元氢能“制储加运”一体化站项目奠基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7-10

      据了解,内蒙古荣程建元公司由荣程集团与建元集团共同出资成立,旨在深度参与“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构建及其它新能源事业。公司拟在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10个商用氢电一体化站点。...2座500公斤/日加氢撬站投用,在建1座2000公斤/日面向社会的商用油氢站,正在筹划建设两座1000公斤/日自用加氢撬站,已投运氢能重卡截至6月底累计运输量达到623万吨、行驶里程587.5万公里、减排二氧化碳

      运达股份:向海图强 争做标杆 勇当先锋!

      来源:运达股份2023-05-19

      “走出去”,争做中国风电出海引领者随着中国风电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风电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国风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开始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大放异彩。...这个风电场是目前哈萨克斯坦境内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也是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场,每年可为当地提供6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节约标准煤1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

      全面践行可持续发展 亨通ESG报告重磅发布!

      来源:亨通集团2023-05-05

      在环境方面,亨通持续加强对排放、能源和水资源的管理和控制,通过优化工艺和管理,升级设备和设施等多种措施多点发力,实现了有效的节能和减排,并始终致力于使用环保型技术和工艺,不断增加环保投入,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要求

      来源:中核集团2023-04-28

      中核集团是我国核能事业的主力军,核能作为安全、稳定、零碳的清洁能源,成为了石化企业解决控煤、减排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项。

      振森电能:光启、菜鸟、敏实共10.08MW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来源:​振森电能2023-04-27

      目前敏实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塑件、金属车身系统、电池盒、新事业4大产品线,5大研发中心,逾60家生产工厂,覆盖中国、美国、墨西哥、德国、英国、法国、塞尔维亚、捷克、波兰、日本、泰国等国家,集团员工近20000...菜鸟网络2.7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2.75兆瓦;年发电量约300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900吨;为企业年节省电费近三百万元人民币。

      探索水务行业创新范式 未来新水务研究中心成立!

      来源:北控水务2023-04-25

      一系列丰硕成果宣告备受瞩目的创新事业——“未来新水务”正式启航。...随后,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胡洪营、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郝晓地(由刘然彬副教授代表)、北控水务集团副总裁刘伟岩分别围绕“城镇污水资源化与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研究”、“水务系统碳排放核算及减排策略”、“云链端系统构建和运行模式研究

      来源:河钢集团2023-03-28

      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是目前实现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首要选择,是钢铁、水泥等难减排行业低碳转型的必要技术。...构建以全球技术研发平台、全球营销服务平台、全球钢铁制造平台为支撑的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成为钢铁材料、新兴产业、海外事业与金融服务协同发展的跨国工业集团。

      《金华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制定15项具体任务!

      来源:金华市建设局2023-03-23

      树立绿色、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眼前和未来、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建立全社会绿色低碳共识, 吸引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支持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事业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2023-03-22

      当然不是,即使学者们得出节能会导致总能耗增加这个结论后,仍然有无数人前赴后继地投入到节能事业中去。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节能是非常正确的事情。...前两天与某位政府领导聊天时,他提出了一个困扰了他很久的问题: “我们都说开电动车减排,那到底是开得越多减得越多,还是完全不开减排更多?”相信不少人有过类似的疑惑。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3-07

      全面升级电力辅助服务体系,先后启动南方调频、华东备用、华北调峰容量、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等区域辅助服务市场,辅助服务市场调峰潜力超9000万千瓦,促进清洁能源发电量超5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5500...国家能源局把办理建议提案作为改进工作、推进决策和依法施政的重要方式,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吸纳代表委员所提建议,采取一系列举措、出台一系列文件,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3-03-03

      这些都为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双碳目标下,我国核能发展迎来了新的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是助力我国能源低碳转型加速,核能生产过程中不排放温室气体,碳减排效益显著,可以较大规模的替代燃煤发电以及开展供暖、供汽、制冷等综合利用,并具有可再生清洁能源类似属性,与燃煤发电相比,每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每年可等效减排二氧化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