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际核聚变”相关结果435

      来源:中核集团2023-12-15

      今年8月,“中国环流三号”成功实现了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运行模式,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运行水平迈入国际前列。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则是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

      来源:电联新媒2023-11-27

      国际上,我国是最早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设计的国家之一,全面参与了iter的建设,实施了一系列聚变堆制造技术的攻关,工程技术和核聚变研究能力不断提升。...国内,我国从1970年代开始,先后建成并运行了ct—6、kt—5、ht—6b、hl—1、ht—6b、east、hl-2m等核聚变装置,工程技术研发不断提升,在聚变理论与物理实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被誉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是多国合作的重要核聚变科研项目。...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专家表示,2008年至今,我国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共部署220个项目,总计安排经费约60亿元,取得多项国际和国内第一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核聚变领域处于与国际同等甚至某些方面领先的地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我国核聚变研究主要以实现受控热核聚变能为主要目标。自上世纪中期以来,我国研究实施了一系列聚变技术攻关,先后建成多个核聚变装置。...2003年,我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探索利用聚变能发电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可行性,是最早参与设计iter的国家之一。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3-11-15

      这是英国自6.5亿英镑的聚变未来计划启动以来的首次正式国际聚变合作,该计划确保英国保持在创新的前沿,为核聚变公司提供培训机会和专项资金。...两国新建立的伙伴关系更进一步,将包括以下内容:——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研发商业上可行的聚变能的技术——允许共享设施,并探讨新的研发机会——促使国际监管框架和行为准则标准化——开发有韧性的聚变材料供应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19

      中国能源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大陆地区运行核电机组55台、在建核电机组24台(另有8座已核准未发建造许可证)、18座在役民用研究堆、19座运行核燃料循环设施保持良好安全记录,未发生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表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3-09-13

      英国政府宣布计划实施一项雄心勃勃、尖端的新研发计划,以支持英国蓬勃发展的核聚变行业。...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首席执行官伊恩·查普曼爵士对英国政府宣布的核聚变计划表示欢迎。ukaea欢迎英国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研发计划未来关系的明确性,该计划为该行业提供了所需的确定性。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3-09-01

      中方将继续在包括民用核能在内的各领域同沙方开展互利合作,同时严格遵守防扩散国际义务。...,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

      来源:中核集团2023-08-28

      磁约束核聚变中的高约束模式(h模)是一种典型的先进运行模式,被选为正在建造的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的标准运行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等离子体整体约束性能,提升未来聚变堆的经济性,相较于普通的运行模式,

      【超级干货】报考华科大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必备!速看→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6-20

      本世纪初以来,学院实施了“电气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战略,拓展了超导电力、脉冲功率、强磁场、核聚变、等离子体医学、加速器、先进电工材料与器件、电力系统储能等新兴方向。...2019年,完成电气工程学科国际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学院的电气工程学科位于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06-19

      课题三:核聚变国内外最新研发进展及推进策略研究,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分别牵头承担。...课题五:核电厂消防救援体系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和通用技术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分别牵头承担。

      《上海市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发布

      来源:上海市发改委2023-04-27

      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搭建产业链贸易平台,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顶尖影响力的标杆性碳中和主题展会。...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节能低碳、零碳、负碳前沿科技项目,加强可控核聚变等颠覆性技术研究;积极培育一批节能低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上海:推进既有建筑规模化节能改造不少于400万平方米

      来源:上海市发改委2023-04-25

      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搭建产业链贸易平台,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顶尖影响力的标杆性碳中和主题展会。...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节能低碳、零碳、负碳前沿科技项目,加强可控核聚变等颠覆性技术研究;积极培育一批节能低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上海市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正式印发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4-25

      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搭建产业链贸易平台,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顶尖影响力的标杆性碳中和主题展会。...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节能低碳、零碳、负碳前沿科技项目,加强可控核聚变等颠覆性技术研究;积极培育一批节能低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上海市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4-25

      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搭建产业链贸易平台,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顶尖影响力的标杆性碳中和主题展会。...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节能低碳、零碳、负碳前沿科技项目,加强可控核聚变等颠覆性技术研究;积极培育一批节能低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上海市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力争年内建成南通-崇明500千伏联网工程

      来源: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2023-04-24

      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搭建产业链贸易平台,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顶尖影响力的标杆性碳中和主题展会。...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节能低碳、零碳、负碳前沿科技项目,加强可控核聚变等颠覆性技术研究;积极培育一批节能低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21

      加快向核心组部件、关键原材料、高端制造工艺的研发设计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上游环节延伸,并力争通过关键技术和标准主导,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超前研判技术演化趋势和产业变革趋势,围绕浮动式海上风电、深远海域海上风电等风电技术,钙钛矿电池、叠层电池等光伏技术,可再生能源制储氢(氨)等新能源利用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第四代反应堆、核聚变反应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09

      未来可控核聚变的实现,更加有望成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卢铁忠:2021年以来,多重因素“共振”导致全球范围内出现能源供需结构性失衡,国际能源价格涨势迅猛,世界多地出现能源供应短缺和限电等现象。

      来源:中核集团2023-03-08

      该标准不仅是我国首项核聚变领域的国际标准,也是iso发布的首项核聚变领域国际标准。该标准的发布有力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核聚变领域的影响力,填补了iso核聚变领域的标准空白,开创了聚变国际标准化工作新局面。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07

      尤其自参加iter计划以来,我国核聚变相关科研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启动后,全球聚变界集中力量攻克聚变堆相关的工程技术难题,目前该计划已进入主机工程装配阶段,预计在几年后投入运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