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多电源融合”相关结果1419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5-06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网正逐步由单纯接受、分配电能给用户的电力网络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电力网络,在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承载新型负荷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著。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4-30

      二是优化多市场衔接机制,畅通电力价值传导渠道。...容量价值通过容量成本回收机制体现,反映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引导各类电源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容量市场,主要通过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抽水蓄能的两部制电价机制等价格政策来保障各类电源的固定成本回收。

      培育分布式能源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4-29

      再如,近期受多省份调整分时电价政策影响,出现不少分布式能源项目收益减少、投资回报周期延长等问题,有的甚至造成原有供需合同纠纷,影响项目经济性。二是分布式能源相关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系统融合,实现多种能源互补、互联互通,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能源体系。

      新能源+产业<mark>融合</mark>发展 微电网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4-26

      他建议,应统筹考虑能源、产业和生态等关键要素,打造新能源基地、地区电源电网、重大产业布局、生态治理等多要素协同的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体系,努力做到新能源基地开发与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4-23

      “先技术后标准”的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电氢领域新兴技术交叉融合发展需求,迫切需要以新型电力系统典型应用场景为导向,推动标准化建设与技术研发协同推进。...电解制氢可作为电力系统的可调节负荷,提高源荷匹配性,同时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机也可作为灵活性电源,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新的调节手段。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4-22

      助力福建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开展电力联网研究,探索成立闽台电力融合创新联合体。...坚持规划挺在建设前,开展跨省联网通道论证分析,巩固分层分区、适应性强的省内“四纵三横”主干网架,全面建成分区互补、区内多环的220千伏受端电网。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4-19

      以配电网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南瑞集团为例,在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装备、调度控制系统、分布式电源/储能装备、微电网/微能网装备、柔性调节装备等方向的营收规模将达到近千亿元。...在数智化平台赋能方面,要建立覆盖配电网全环节、全业务、全要素的统一的配电网基础资源数据,打造基础数据底座和多维多态“智慧管控平台”,支撑多业务系统融合开放,提升配电网可观可测的数字透明水平和资源配置水平

      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mark>融合</mark>项目迈入新阶段!

      来源:电气风电2024-04-18

      精于风,不止于风多产业融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蓝色粮仓+绿色能源”新路径据测算,一个养殖周期鱼品收入可达数百万元。...此外,养殖收入可以补贴深远海风电建设成本,同时漂浮式风机将自身发的电通过电缆供给至投喂设备、洗网设备、监控设备、渔网绞车等养殖设施,不再需要额外配备电源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4-18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引起电力行业广泛关注。...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全国多省份已出现分布式光伏接网困难的情况。

      分布式<mark>电源</mark>、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建议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4-17

      、能耗双控等衔接,推进与ccer自愿碳减排市场协调,推动绿证核发与国际接轨,激发用户多途径消费分布式电源等绿色电力意愿。...融合运用基于网络拓扑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电力市场仿真技术,对电源侧风光储、电网侧独立储能两类储能市场化收益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总结规律。

      天合储能孙伟:新型储能技术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光储融合助力提升新能源渗透率

      来源:天合储能TrinaStorage2024-04-15

      光储融合 多场景实现融合助力新能源渗透率再创新高孙伟表示,未来破局的一个重要手段将是要在多场景实现产品融合,通过整体价值链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价值提升,通过统一的服务接口提升客户使用体验,在工程、售后、质保方面持续升级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15

      当前,全球“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叠加新型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加快,作为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以及调峰调频电源,储能电池在基站等领域应用或将迎来一轮超预期增长阶段。...目前,其钠盐电池不仅在国内多地被用于建设储能示范项目,还被海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基站备电、电网储能等项目采用,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

      中储科技携众多产品精彩亮相ESIE2024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来源:中能建储能科技2024-04-13

      本次展会,中储科技携多款储能产品亮相,产品涵盖“源网荷”多种储能应用场景,展现了中储科技多场景、全领域的一站式储能解决方案。...本次参展产品包括公司自主研发的液冷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水星 zero”、船用集装箱式电源“海王星power”、工商业储能柜“中子星 explorer”、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最新一代5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科创2.0全浸没液冷储能系统亮相ESIE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来源:珠海科创储能2024-04-12

      备受关注的,还有科创全新的“储能+”解决方案系列,覆盖集中式共享储能、工商业储能、风光储充一体化储能、台区保供电源、家用储能、零碳矿区、应急救援保电七大应用场景,实现全场景灵活应用。...此次隆重发布的“科创2.0全浸没液冷储能系统,采用领先业界的全液冷控温技术,全浸没pack,4s融合,交直流一体,推出10mwh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150kw/261kwh及150kw/522kwh浸没式工商业一体机等新产品

      来源:电网头条2024-04-12

      针对文旅热门景区,洛阳供电公司将网架理念向供电最末端电网延伸,在用电报装环节提级制订套餐方案,采取线路双环网、配电变压器双接入、周边电源等方式,从规划源头提升供电可靠性。...对于城市核心区,洛阳供电公司制订了融合一次网架、保护及配电自动化配置、通信方式、客户接入的配电网全方位套餐方案。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4-11

      随着分布式电源与新型负荷的快速发展,配电网逐步向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电力网络演进。...,创新投资方式;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多部门协调,各种市政建设工程协同;在调度运行机制上,要充分利用用户侧资源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利用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实现电力供需互动、源荷储联动,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4-10

      中能传媒:电力和算力的融合,通常在储能、数据中心更被重视。您认为,电力数据与算力的融合,应如何更好落地?孙艺新:我们在电网做过一些尝试,但更多是在资源要素的共享、复用的层面。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4-03

      莱芜供电公司以小增家庄村为试点建成村级自治微电网,构建了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有机融合、源网荷储充多元主体协调互动的配网形态,让该村形成多台区柔性互联、灵活互济的网架结构。...该系统深度融合数字孪生、边缘计算、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等技术,使数字空间内的村级微电网孪生体具备与现实情况相匹配的运行机理,以全覆盖、多纬度、无限仿真的方式将微电网物理实体投射至虚拟环境。

      来源:新华网2024-04-01

      在刘永东看来,发展储能技术和产业,不仅是破解新能源并网、新能源与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难题的钥匙,也是促进多能互补、强化电力系统安全的核心要素,有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应用。...此外,鉴于新型储能与抽蓄在功能与价值的统一性,建议开展新型储能容量核定研究,科学合理确定新型储能容量核定规则,理顺各类灵活性电源电价机制,出台新型储能的容量电价或者容量补偿政策,推动各类灵活性资源合理竞争

      许昌智能: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67%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3-27

      智能楼宇、智慧园区、微电网等新型用能组织将大量涌现并接入配电网,与之形成双向互动并实现“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的融合。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储能的快速发展,终端用电量明显上升,用电场景更丰富。...未来,随着行业监管体系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的智能化、节能环保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行业内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技术不成熟的企业将面临一定的生存压力,而公司可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充足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储备

      相关搜索